闫春娥
培养大学生“三个自信”的有效途径浅探
闫春娥
加强大学生“三个自信”教育,无论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还是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都至关重要。但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高校工作和学生自身等因素导致大学生“三个自信”教育工作不力、成效欠佳。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三个自信”教育工作要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行动上形成合力,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激励和推动大学生树立“三个自信”。
大学生;“三个自信”;制约因素;有效途径
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建立“三个自信”,使其满怀信心地投身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既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否具有坚定的信心和信念,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能否顺利实现,增强大学生“三个自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主导地位的需要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马克思曾说,“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苏联和东欧国家在短时间内像多米诺骨牌那样迅速崩塌,其中最主要的外部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长期对其实施和平演变策略、攻破其意识形态防线,这也再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便成为美国遏制的主要对象。1999年美国智囊库兰德公司向政府提出的建议报告称,美国未来20年的对华政策分三步走,其中第一步就是西化、分化中国,使中国的意识形态西方化,从而失去与美国对抗的能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2010年起,中国已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多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极不愿意看到一个实力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舞台与之抗衡,所以加紧了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步伐。它们通过灭偶像、毁信仰、传播政治鸦片、唱衰中国等各种形式丑化中国,企图架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并利用其强大的经济文化。科技网络等优势,竭力美化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渗透所谓“人权”“民主”“自由”“多党轮流执政”“议会制”“多元化”“普世价值”等,企图从意识形态打开缺口,实施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图谋。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开放,但缺乏理性,缺少思辨能力,面对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势进攻,势必产生思想上的迷茫和困惑。如果我们不及时加以引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就会使大学生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生命力的怀疑,以及对于当下流行的西方强势价值观和话语体系的屈从”。如果我们国家未来的主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缺乏高度自觉和自信,现代化建设就会后继无人,甚至重蹈东欧苏联国家的覆辙。高校作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增强大学生“三个自信”教育,构筑思想防火墙和行动主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地位责无旁贷。
(二)引导大学生凝心聚力共筑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青年学生是推动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5月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从五四运动点燃反帝反封建的烈火,到一二九运动举起抗日救亡的大旗,每次社会变革中都不会缺少青年学生的身影。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和新知识的创造,所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放在“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学生掌握着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最赋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思想决定行为,观念引领方向,当代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普遍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充满信心,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由于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部分大学生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社会复杂现象的影响,对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渐渐失去了抵抗力。金钱和享乐正吞噬着一些学生的社会良知,扭曲着他们的主流价值观和信仰。盲目崇拜西方的发展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将信将疑,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信心不足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旗帜鲜明地以“三个自信”武装大学生头脑,引领大学生思想方向,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褪色、不变质。
(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
大学生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群体,他们激情四射、富有活力,思想敏锐、勇于挑战,承载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学习、就业、人际交往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压力面前,他们往往心力交瘁,倍感困惑和焦虑。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近三成以上大学生因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已对其人生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他杀事件连年上升,究其原因,其中心理问题是产生校园恶性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让大学生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也已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三个自信”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思维模式,使其以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乐观理性地直面困难和问题,积极有效地调节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抗挫能力,减少心理困惑,促进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三个自信”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提高精神境界,有效激发他们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以高昂的斗志和崭新的精神面貌积极投身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一)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社会实践的人。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知识水平、行为习惯、思想品德乃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极其复杂,并对大学生“三个自信”教育造成不利影响。
一是网络媒体的误导。信息时代,网络和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据调查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都有通过网络学习购物交友的经历,都认同网络是获取知识、休闲娱乐和人际沟通的重要场所。可见网络已经被绝大部分青年学生所接受,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也给大学生带来严重困扰,比如网络信息鱼目混杂、真假难辨,色情暴力信息泛滥。由于缺乏足够的思辨能力,面对良莠杂陈的各种信息,特别是裹挟其中又被大肆渲染的各种消极负面的社会现象缺乏足够的理性分析,致使部分大学生产生偏激思想和极端情绪,沦为愤青;或心灰意冷、悲观失望,对不良社会现象不怒不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失去信心。
二是多元文化的消极影响。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文化思潮蜂拥而至,竞相涌入大学校园。受其影响,部分大学生放弃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常常抱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胸无大志,不思进取,不愿拼搏,如一些女大学生为了贪图享乐,甘愿被包养、当二奶,不惜牺牲青春和名誉,严重践踏社会道德规范,败坏社会风气;利欲熏心,爱慕虚荣,不顾个人条件盲目攀比,甚至为了满足个人物质需求不择手段、铤而走险,置党纪国法于不顾。
三是社会转型带来的消极影响。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诸如贫富差距扩大,道德水平下滑,极端事件频发,诚信缺失严重,毒奶粉、瘦肉精、催熟剂等现象屡禁不止。十八大以后,几乎每天都有被查处的贪官,他们或是位居高官,地位显赫,或是小官巨腐,令人发指。这一方面反映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加大了“打虎拍蝇”反腐倡廉的力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今社会正处于腐败高发期,党的建设面临严峻挑战。这些负面社会现象的存在,难免会对大学生造成心灵的震撼,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产生怀疑。
四是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在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娇惯纵容致使一些人自我意识膨胀,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和学校一味强调考试成绩,忽视道德教育和情感培养,导致部分大学生只关心知识积累和技能培养,埋头进行自我设计,急功近利,甚至把入党当成就业的敲门砖和通行证,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漠不关心,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兴趣,政治素养和政治灵敏度不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其光荣使命和责任。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高校“三个自信”教育工作不力。具体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是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用人单位往往把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高低作为录用标准,忽视对学生理想信念、综合素质的要求。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影响力,也往往遵循“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思想道德、政治素养的教育和熏陶。如对系统传授科学理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安排都用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课,使教师难以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导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水平不高,严重阻碍了其认知并坚持“三个自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不足。德高为师,学高为范,“传道授业解惑”向来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新时期,教师不仅要履行传授知识、传播文明的传统职责,更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良好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但是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教师只贪图物质享受,淡漠精神追求,放松学习和研究,对科学理论不能做到真学、真信、真用;课堂上强迫灌输,教法单一,缺乏互动,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空洞乏味,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难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无法引领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三个自信”。
(三)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显示,78%的学生把理想定位于事业,也有不少学生把拥有社会地位、财富和爱情作为理想生活,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在社会和生活中崇尚积极进取、奋斗拼搏的人生,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其追求自我设计、价值功利化的一面。由于存在功利化的价值追求,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专业学习和技能锻炼上,忽视政治学习和理论素养的提高。大学生中流行“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他们必修课中的选逃课。由于缺乏对科学理论的系统学习,部分学生理论素养不高,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分析看待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中西方社会制度缺乏正确认识,盲目迷信西方的模式;对东西方价值观缺乏理性思考,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就缺乏整体认知,盲目放大社会问题,以偏概全。这都严重影响大学生对“三个自信”的认同与坚守。
高校要充分认识大学生“三个自信”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激励和推动大学生树立“三个自信”。
(一)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建设是高校思想文化建设的统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是高校“三个自信”教育的保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竭力鼓吹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实际上是企图借经济全球化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高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性,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三个自信”教育;要时刻警惕西方国家分化西化我国的图谋,坚决抵制一切腐朽、庸俗甚至敌对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腐蚀大学生的心灵,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优势话语权,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要始终不渝地把“三个自信”教育贯穿、渗透到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和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到“三个自信”教育内容进橱窗、进网络、进教室、进宿舍,实现校园空间全覆盖;要依托学生会、共青团和学生社团等组织深入开展“三个自信”教育,做到学生群体全覆盖,把低迷、庸俗、灰暗、消极的思想观念驱逐出高校校园。
(二)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思政课“三个自信”教育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三个自信”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处理好“三个自信”内容与教材的关系,将“三个自信”全面融入到教学体系。
一要密切联系中国近现代历史,史论结合,为大学生确立“三个自信”奠定思想基础。引导学生进行纵向分析,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100多年屈辱与抗争历史的阐释,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必然性,提高学生对“三个自信”的理论共识;引导学生进行横向对比,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中国速度和成就与西方国家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比,全面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优势和魅力,增强说服力、提高感染力。同时,也要正面回应现实中存在的诸如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等问题,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解释,教会学生用科学辩证的立场和观点看待现实问题,让学生对中国的发展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既不因为存在问题自暴自弃,也不因为成绩斐然盲目尊大,使其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还需要通过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社会成员的不懈努力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巩固和提高。
二要密切联系大学生生活实际,增强“三个自信”教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教师要以大学生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社团活动等为背景材料,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课堂讲授和讲述身边的感动、说说我的中国梦等课堂活动,将“三个自信”教育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增强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对国际国内的热点焦点问题作出理论回应,因势利导对大学生进行“三个自信”教育。比如通过对伊拉克、利比亚、乌克兰、叙利亚等国局势的分析,阐述西方的发展模式并不适合所有国家,在一个历史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国家盲目植入西方的制度和民主,其结果只能导致国家的分裂和动乱,一个国家用什么理论作指导,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事关其生死存亡,从而帮助学生筑牢“三个自信”。
(三)广泛开展社会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坚守“三个自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非其他方式所能替代。学校和老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厂矿、农村,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使学生增长见识、接受教育,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使学生在现实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用科学理论作指导解决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积极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到红色景区、革命老区、改革新区参观学习,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刻体会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深切感受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使其在实践中增强对“三个自信”的内在体验。
(四)家庭社会共同给力,筑牢“三个自信”教育阵地
首先,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学生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平时要注意看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要及时鼓励和褒奖,对其错误要及时制止和纠正,绝不姑息;在家要让学生承担一定的家务,适当参加体力劳动,使其体会劳动的艰辛,培养其责任意识;注意和学生平等沟通,以较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学生,鼓励学生积德行善,为大学生“三个自信”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其次,要净化社会环境。要规范社会治理,杜绝徇私不公、贪赃枉法等现象,以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对贪污腐败、违法乱纪、扰乱社会秩序的现象要坚决予以惩处和打击,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计划,缩小贫富差距,安抚困难群众,关心弱势群体,减少社会冲突和矛盾;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要遵守道德底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传谣、不信谣,弘扬主旋律。
第三,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三个自信”教育空间。充分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将“三个自信”教育内容制成精彩的课件传到网络上,用声音、动画、色彩等优势吸引学生,增加点击率,增强教育效果;聘请专家学者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突发事件和社会思潮等在网上进行正面回应和正确引导,教会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评判社会百态、是非曲直;在网上全面真实地宣传发展中的中国,使大学生看到崛起的中国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的引领下,沿着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不断破浪前行,从而自觉坚守并践行“三个自信”。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4/c_113690939. htm.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侯惠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上如何取得共识[J]红旗文稿,2012,(08):9-13.
[4]习近平.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http://www.wenming.cn/specials/zxdj/xjp/xjpjh/201405/t20140504 _1913963.shtml.
[5]张继艳.高校网络舆情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行为探究[J].高教论坛,2015,(01):12-14.
闫春娥,女,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8-4428(2016)08-130-04
2014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LSZ021)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