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SANAA建筑设计作品的形体学特征

2016-12-29 22:50谭凌飞
建筑建材装饰 2016年8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形式

谭凌飞

摘要:SANAA及建筑设计事务所由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领衔,其建筑作品在形式上呈现出几何、洁净、透明、暧昧、轻薄的特点,散发着东方含蓄和极致美的气质。通过对SANAA建筑作品的形体构思特质、形体手法特点进行分析,从建筑形体学角度指出了SANAA建筑设计作品的形式特征和空灵静谧的精神气质是如何实现的。

关键词:SANAA;建筑设计;形式;形体学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8-116-01

1SANAA建筑设计作品的形式特征

SANAA即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于1995年于东京成立的建筑设计事务所,SANAA呈现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善于运用透明的物质构成交错的空间,把人们从对建筑空间的惯有体验和透视观感中解放出来。SANAA的作品在形式上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几何特征、洁净、透明、暧昧、轻薄。

SANAA的许多作品都呈现简单的几何特征,并且构成其建筑形体的基本元素是最简单的方形、圆形;洁净,SANAA的作品在色彩上大多呈现出洁净白色形体的塑造,空间上的“洁净”还创造出一种冥想式的空间,这种空间是静态的、非指向性的、让人驻留的:透明,SANAA很多作品的透明特征主要体现在垂直界面的处理上。

2 SANAA建筑设计作品的形体构思特质

2.1环境思维特质

SANAA的许多建筑设计作品,体现出对环境的“反呼应”。金泽21世纪美术馆将空间单元置于一个封闭而完整的界面之内。这个界面呈圆形,成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森山住宅、十和田美术馆。则是在一块矩形地块内。以方形体的“随意”布置进行组合,有意避开直接的与场地轮廓的直接几何关系,但创造了建筑外部环境和场地周围环境的多变融合:卢浮宫朗斯分馆处在三角形场地中,建筑在形体上与场地没有直接关联,却反映场地的“势”,以体块微妙的角度,组合,使建筑与环境之间产生空间的张力,以此体现场地气质,

SANAA的建筑作品中,鲜见像许多现代主义建筑师或者当代西方建筑师那样,运用物理环境给予的界面特征、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几何设计”,而是通过简练的外部形态或是奇特的布局,体现建筑与环境的别样融合,妹岛和世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解释她在设计时候的环境思维:“……建筑并不在那里,他们其实是和活动相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建筑以多种方式被重新发现,在每次活动中得到更新。”在与环境“反呼应”的做法中,柔化了建筑体量与环境的关系,创造了建筑与环境融合的更多可能,营造空灵的建筑环境。

2.2形象思维特质

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新馆,其设计的思路就是几个大小不一的方体错叠,一目了然,细细品味,却又无法理清楚这些方体的几何关系,含混暧昧;卢米埃公园咖啡厅,明显是运用了两个环形嵌套的思路,仔细观察,却又可以发现两层嵌套圆环建立起来的非中心的关系,形成了空间的势差。同样的做法还有森林住宅。SANAA的建筑作品外部形象,能一目了然又耐人寻味。他们极少运用具象和半具象的形象思维方式,而是将抽象的形象表现到极致,运用简单的抽象几何体进行构思,并以一种“不稳定”“暧昧”“非中心式”的方式进行组合,简约精炼,又“剪不断,理还乱”,体现一种东方式的抽象美、含蓄美。

2.3结构思维特质

建筑设计的结构思维通常充分体现建筑本身的结构特征,展示建筑的结构魅力。SANAA的作品展示建筑结构魅力的方式,是“弱化”而非“强化”,弱化梁、楼板、墙面、柱子这些建筑结构元素尺度,使得建筑脱离典型的“框架结构式”现代建筑的特征,呈现出超现实的特点。另外SANAA在许多时候还表现混凝土结构的雕塑特性,体现混凝土结构魅力。

古河公园咖啡厅采用典型的结构思维,使得“板”和“柱”成为建筑的主题。与众不同的是,这里运用极致尺度柱子和顶部,体现了极度轻、极度薄的结构特点;东京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内部空间大量运用极细的柱子、极薄的垂直界面、极洁净的屋顶面,营造了典型的SANAA风格。

3SANAA建筑设计作品的形体手法特点

SANAA的建筑设计形体手法中,大量运用了母题法、网格法以及雕塑感建筑的创作手法,在运用这些形体创作手法的时候,SANAA还有自己独到的特点,为其创造出独特的形式打下基础。

3.1母题法的升华——形似与神似

可以看出,SANAA作品中的“纯净”“几何特征”,都通过母题法的运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正是由于对简单几何母题的并置组合,使得建筑形体看似松散,实际上统一而简练。SANAA作品中的“母题”并不拘泥于尺度、形状等“形似”,而是始终秉持“洁净”“几何”等抽象的“神似”特点。这种母题法的运用体现了东方人“形散神聚”的艺术创作价值取向。

3.2网格法的发展——从均质网格到均质空间

SANAA设计的阿尔梅勒城市剧院、船桥公寓、托莱多艺术博物馆玻璃亭,均运用了网格法的形体创作手法。以托莱多艺术博物馆玻璃亭为例,这座建筑有着独特的形体生成方式:首先方形体由网格划分,并进行功能置入、界面倒圆角,最终形成“双重界面”——对内划分各个“功能泡”,剩余空间形成另外一层界面,各个空间含混地连接在一起。

3.3雕塑感的运用——极致规矩形体与界面柔化

前面说到了SANAA在建筑创作形象思维方式中,有着“抽象的几何体组合、暧昧的形体关系”的倾向,这实际上从侧面表明了其对“雕塑感建筑”的创作手法——运用极致规矩的简单几何特征,形成富有体积感的建筑形体,矿业同盟区管理与设计学院、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新馆、丰田会堂、森山住宅等建筑体现的就是这种特征。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形式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曲线运动考点的梳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