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小

2016-12-29 05:01杨恒金
参花(上) 2017年1期
关键词:婶娘外孙女邻居们

母亲,外孙女,这一老一小是我们夫妇的幸福之本、快乐之源,也是我们最放心不下的。

年已八十六岁的母亲,十多年来一直独居在农村老家。俗话说,故土难离。我和妻子也曾设法将母亲接到城里来住,好有个照应,让她安度晚年。可不知母亲信仰什么,就是不肯离开那老旧的祖屋。她说:“我现在看得见,听得到,能做饭,能洗衣,哪里也不去。你们不要管我,照顾好你们自己和孙女们就行。我要有个头痛脑热的,就请村医看看,生了大病就给你们打电话。再说,我这么大年纪了,有个好歹也属正常。人总有那么一天,不需要大惊小怪。”母亲胸襟开阔,淡然面对生老病死。无奈,我们只能靠三天两头电话问候、十天半月回家探望来给母亲尽孝。为了稳妥,我们还恳请叔叔婶娘帮助照应母亲。

母亲和邻居们相处甚好,邻居们对我母亲也很尊重,争相照顾。只要母亲有需要帮助的事儿,邻居们都能随叫随到,甚至主动跑来我家,问母亲有何需求。一年到头,几乎每天都有邻居陪伴着母亲,或搓搓麻将,或聊聊家常,老旧的屋子活像个小型俱乐部。母亲在这充满温馨快乐的氛围中生活,怎能不延年益寿呢!我们从心底里感谢这些好邻居和我的叔叔婶娘,他们实际上替代我们陪伴着母亲,大恩大德,我们今生今世也忘不了。

从叔叔婶娘和邻居口中得知,母亲好多次重感冒都没告诉我们,只是麻烦叔叔带她到村医疗室打针拿药。一次,母亲不知吃了什么引起过敏,脸肿得像馒头,眼睛都睁不开,竟然也不让别人告诉我们。她说:“哪个人吃了五谷不生病?小毛小病要什么紧,不告诉他们反而好,省得他们提心吊胆,来回折腾。”我跟母亲说:“生了病一定要告诉我们,我们会赶回来的。”母亲口头上答应我们,过后还是照她的老黄历过日子。

可自2014年9月以后,母亲的处事风格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和过去判若两人。

9月初,我和妻子回家看望母亲,发现她的左耳听力较差,打算尽快给她配上助听器。人们常说,上了年纪的人像个老小孩,性情急躁,说三不四,得顺着依着。母亲就是这样的“老小孩”,刚说了要给她配助听器,等几天就不行,隔一两天就让叔叔给我们打电话,也不管我们手中忙闲。没过几天,我们将母亲接到城里,给她配上了一只耳背式助听器。母亲的听力增强了,非常开心。

10月中旬,我们在台湾旅游,先后接到母亲的两次电话。她火急火燎地说最近眼睛有些模糊,稍远一点就看不清爽,要我们快点回家给她找医生看看。旅游途中,隔山望水,哪能说回就回。我们宽慰母亲,从台湾回来就陪她去医院。母亲向来通情达理,但这次却有点不同。我们旅游回来第二天,即陪母亲去了医院。母亲眼睛患的是白内障,我们找了技术高超的医生为她做了手术,让她的视力有所上升。

听力和视力得到改善的母亲,生活如常。她开心,我们也放心。叔叔婶娘和邻居们见我母亲整天快活的样子,时不时地拿她开心:“现在高兴了,看你以前急得那样子,就像儿子儿媳不给你看医生似的。”母亲说:“你们不知道,我的孙女快要生宝宝了。把我的耳朵、眼睛治好了,我能正常过日子,儿子儿媳就不要一心挂两头,可一心一意去帮助孙女带宝宝了。”母亲善解人意,未雨绸缪,让我们对她的敬重又多了几分。

女婿是西班牙人,外孙女是个混血儿。女儿女婿均在上海工作。由于女婿的亲人远在万里之外,请保姆又不太放心,带外孙女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我们老两口的肩上。

带孩子是个苦差事。人们常说“宁种三亩地,不带一孩童”。外孙女出生快两周岁了,我们陪她一路走来,感触颇深。客观地讲,带孩子既苦又累,既要细心又要耐心,责任也大,不能有丝毫马虎和一点闪失。辩证地看,带孩子也是件有意义的事,忙中有趣,累中有乐,苦中有甜,还能焕发童心,让自己活得更年轻一些。

外孙女皮肤白皙,脸蛋圆圆,卷发飘逸,活泼可爱,是住宅小区里的小明星。每天清晨和傍晚,我们都要带外孙女到小区的体育公园和林荫大道上玩耍,荡秋千、滑滑梯、看猫狗、观小鸟、赏花草,在小木桥上喂鱼,在临水平台上跳舞,有时还要捡几片彩色的树叶带回家。外孙女还会用西班牙语“你好”跟健身休闲的人们打招呼,有时还会唱《小白兔乖乖》《两只老虎》《卖报歌》和《读书郎》等儿歌,或摆出几个歌舞戏曲造型,赢得人们的啧啧赞美。

外孙女聪明伶俐,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看书、认字、画画、拼图、搭积木、夹豆豆、视听中外儿歌……每天都要重复几次,每次都有长进。最让我们佩服的是,来到世上才二十几个月的小不点儿,竟然会讲西班牙语、普通话和扬州方言等三种语言,且清晰流利。有时还会用上“不是……应该是……”“然后、但是”等语法呢!

外孙女喜欢踢足球,动作有模有样。她一人踢还不行,要拉着外公外婆一起踢。还有跑步、跳舞等,都要我们陪着她一起跑、一起跳……外孙女玩得开心,笑声连连,我们也活动了筋骨,感到轻松愉快。吃果酱面包,外孙女拿一块放进自己的小嘴,也拿一块往外公嘴里送,你如果谦虚,她就会摇头跺脚不高兴。吃苹果,她吃一片,也非得外婆吃一片,你若不从,她的小嘴就会噘得老高。现在说外孙女知恩图报为时尚早,但她懂得与人分享,幼小的心灵却是纯真的。玩到开心时,外孙女还会捧着你的嘴巴,左亲一口,右亲一口,亲得你心里甜滋滋的。

生儿育女隔代亲,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每次回家探望母亲,母亲都要看看我们手机里面外孙女的照片和视频,看后喜笑颜开,眼睛眯成一条缝。连声说:“我们家的宝宝长得好,雪白粉嫩,胖乎乎,眼睛大,有灵气,就像孙女小时候的样子,惹人爱。你们什么时候能把她带回来让我们这些太公太婆和左右邻居瞧瞧就更好了。”为了缓释母亲的思念之情,我们特地到照相馆放大了几张外孙女的照片给了母亲。她老人家经常把宝宝的照片晒给邻居们看。人家一番赞赏,母亲不知要高兴多少天。

老家屋前有一小块田地,母亲在上面种着四季瓜果蔬菜,自给有余。母亲种蔬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可谓有机环保。每次回家,母亲都让我们带上一大包时鲜蔬菜到上海。还特别关照我们:“这些蔬菜没受公害,既健康又有营养,要让宝宝多吃点,吃了长得高养得胖,又聪明又健壮。”你别说,从家里带来的青菜、萝卜、黄瓜、西红柿、南瓜、扁豆……外孙女还都喜欢吃。可能她知道这些菜菜里面饱含着太婆婆对她的一片宠爱之心呢!

母亲身体无恙,生活自理,给了我们最大最实际的支持,我们感到非常幸福。外孙女是个开心果,整天和她在一起,我们活得好像忘记了年龄。

家中有这一老一小,有时我们也很纠结。每次回家探母,临别时,尽管母亲唠叨着“你们不要管我,把宝宝带好就行”,但望着一天比一天苍老的母亲,我们心里还是有点酸酸的。只恨分身无术,不能长时间陪伴在她的身边。平时,我们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母亲。但家里叔叔来电话,我们却怕接,生怕母亲有个三长两短。天天和外孙女在一起无所谓,一旦离开她几天,那种难舍难分的感觉又袭上我们的心头,夜里觉也睡不实,甚至还要发微信,提醒女儿注意这注意那的。

我们愿母亲健健康康,平安永驻。也巴望外孙女快快长大,让我们早日“下岗”,回老家与母亲一起慢慢变老。

作者简介:杨恒金,退休检察官,江苏省检察官文联会员,江苏省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在国家级和省市级报刊发表散文、小小说两百余篇,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文学奖项。endprint

猜你喜欢
婶娘外孙女邻居们
恐龙的“邻居们”
一脸青春甜美 活得潇洒强悍 摩纳哥最美王妃的外孙女也很亮眼
孙国华教授与外孙女孙珠珠在一起
婶娘,也是娘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和它的邻居们
春天里
蹭饭
婶娘
The Blind 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