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简朴的屋子,几排整齐而略显陈旧的书架上摆放着各类的书籍,这就是我暑假最爱去的地方——陪我度过许多快乐时光的农家书屋。
书屋里的书可真多啊,有关于农业知识、科技知识、音乐美术、妇幼保健等方面的书籍,有中外名著,还有我们小学生喜欢的少儿读物,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真是应有尽有。
书屋就像一个巨大的磁石,吸引着许许多多的男女老少来到这里。在这里,大家尽情享受书中的乐趣。勤劳朴实的农民伯伯手捧关于农业知识的书籍,目不转睛地看着;志向高远的年轻人如饥似渴地读着一本本中外名著;刻苦学习的学生手拿着笔,记录着书中优美的词句;可爱的小孩子也手捧着书,微眯着眼,像古代的教书先生一样,晃着脑袋似懂非懂地读着。
书屋是静谧的,没有汽车喇叭刺耳的尖叫,没有商人小贩的吆喝,在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喧嚣的书屋里,连脚步声都是轻轻的,唯有书页翻动和小声交流的声音。人们都置身于书的海洋里,心与情都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着,忘了世界,忘了自己。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书里,我们获得了许多信息,明白了许多道理,结交了许多朋友,穿越到许多不同的场景里,体会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在书里,我们还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为了能让自己强大,为了能让国家强大,我们多么需要这样的书屋啊!我爱我的农家书屋,更爱书屋里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感谢你,农家书屋,你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你给予我慰藉,见证我的成长。感谢你,我的书屋,我梦开始的地方。
小时候,随妈妈上街,总会情不自禁地走进“三味书屋”。看着陈列在书柜中的琳琅满目的书,我就像小孩子看到心爱的玩具那样,爱不释手。摸摸这本,摸摸那本,摸着摸着,心就开始痒痒了,小小的脑袋瓜儿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想法。我牵着妈妈的手,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些书,始终不肯离开。
就这样,每次软磨硬泡后,我都会如愿以偿,得到一两本心爱的书。有时,妈妈会破例说:“儿子,挑几本书吧!妈今天什么也不买了。”我逮住机会,一定要多买几本。书太多了,小孩嘛,很难选择。回想当年,我就像军师在军帐中做一个军事决定那样艰难。妈妈乐呵呵地看着我,售货员也微笑地看着我。
因为书越来越多,我开始想要一个书柜。但当时我家的生活比较拮据,买书已是负担,要买个像样的书柜简直是非分之想。于是,我央求爷爷用自家的木料做个书柜。经过我和爷爷的一番努力,我的简易书柜做好了,放到屋里,还挺像样。我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书屋。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频繁地前往“三味书屋”。我将书屋书架上的书一本又一本地“搬”回家。我的书柜被塞得满满的,我如饥似渴地读着书。
我看书的姿势多样,经常趴在农村的火炕上,或蹲踞在角落里。妈妈担心我会近视,常将我的书藏起来。可我总能逃脱妈妈的火眼金睛,待妈妈熟睡后,偷偷地趴在被窝里,读起书来常常忘记了时间。偶尔运气不好时,会被妈妈当场抓获,她会毫不留情地抢走我的书。当时,我就像儿时妈妈夺走我正在吮吸得起劲的棒棒糖一样失落。渐渐地,书俨然成了我离不开的好朋友,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农家的孩子不及城市里的孩子,能常随父母到各地旅游。一是没有旅游的资本,二是父母也没有那么多闲暇时间。可我们不能封闭自己,那就只能靠阅读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虽身在农村,却神游世界。什么东西能有阅读这种神通广大的本领呢?即便网络走进农家后,我仍然没有改变阅读纸质书的习惯。
阅读,让我积累了丰富的词句,使我写作文时能信手拈来。我的习作常常得到老师的夸奖,偶尔还会被当作范文朗读。阅读,让我的思想碰撞、情感开花。
我们这些小孩子常常因书中的人物,争论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大人们也常感叹:“孩子,书不白读啊!”听到这些,我的心都像抹了蜜一样甜。
现在,正值初三,我的学习很紧张,但我依然会利用空闲时间,在我的书屋里开始精神之旅,走进阅读世界,享受阅读盛宴。夜深人静时,我伴着淡淡的墨香,悠然入梦。这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啊!
阅读,开启我的智慧;阅读,充盈我的心灵;阅读,丰富我的生活。走进阅读的美好天地,我的梦想之帆,即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