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王家镇玉米单产的主要途径

2016-12-29 17:05:03彭国全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8期
关键词:王家底肥单产

◎彭国全

提高王家镇玉米单产的主要途径

◎彭国全

王家镇位于邻水县东北角,毗邻大竹县、垫江县及邻水县兴仁镇、同石乡、护林乡、三古乡。因清代王姓移民先入户占籍儿得名。距县城45公里,距沪(上海)蓉(成都)高速路出口14公里。玉米产量的高低在全镇粮食总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镇玉米的单产水平不高,近年,仅在390~450公斤的中等水平上徘徊。通过自己多年对生产实践的调查与总结,认为我镇玉米单产总产水平均不高的原因:一是品种选用不当,二是播期偏迟,常在3月中旬,抽雄吐丝期常遇初夏霉雨,结实率降低;三是栽植不规范,我镇玉米全为带植间套作,栽植的不规范,加重了前茬对玉米的影响,致使不易形成壮苗;四是密度不够,常年一般亩植株数不足2500株;五是肥料总量投入不足,底肥用量不够,没有实施配方施肥,磷钾肥更少;六是人工去雄授粉等配套生产技术的推广面不大,实际田间到位落实差;七是病虫防治不力,特别是近年的螟虫和纹枯病危害,局部面积损失较大。因此,我镇玉米生产的潜力还很大,只要针对前述问题,抓住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下面就根据这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调查,谈谈提高我镇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的几点意见:

选用高产、优质、高抗的杂交玉米品种

单位面积上玉米产量的高低选择品种是关健,通过近几年来的生产经验总结,我镇应选择生育期在125天左右的高产、优质、高抗的杂交玉米品种。如现阶段主要推广必胜6号、惠玉537、均隆718、万德1号等杂交玉米良种。

适期早播,提高育苗质量

适期早播,能适当提早抽雄吐丝期,躲过初夏霜雨。自己2014年在川心村9社调查5农户5.6亩的玉米地,其中3.1亩为3月上旬播种,2.5亩为3月下旬播种,通过调查及田间测产表明3月上旬亩产玉米461.3公斤,比3月下旬亩产406.7公斤高11.2%。根据王家镇气候条件和生产实践,王家镇玉米的播种期应在3月上旬。

肥团育苗,移栽技术在王家镇虽已普及,但存在着育苗质量差,问题主要表现在肥团不肥(未加磷钾肥、干猪粪等),肥团过小,一个肥团播两粒种子,致使苗子前期枯黄纤细而成弱苗,最终影响产量提高。改变肥团不肥,过小和一个团播两粒种子的现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规范移栽,适当增加亩植株数

实行玉米宽窄行规范化移栽,既减少带植间套作旱地前茬作物对玉米的影响,易形成壮苗,又可以改善玉米中后期通风透光,可适当增加亩植株数,提高产量。王家镇玉米应推行 “双二五”规范改制,按窄行38~45厘米,宽行155~162厘米,退窝单株20~24厘米、双株36~40厘米规范栽植,既能提高产量,又能保证玉、苕等作物轮作,用养结合。

栽植密度不够是玉米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增加亩植株数,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同等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尽管随亩植株数的增加干粒重,穗平实粒略有降低,但产量却在递增,根据目前在邻水应将半紧凑型品种亩植株数由2500株左右提高到3200株左右,产量将显著提高。

增加肥料投入,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通过自已多年来的生产调查,按照科学施肥比一般底肥不足、穗肥不够、肥料单一、穗肥施得较迟等等不科学施肥的单产要高5~30%。例如2013年老街村10社的一块盖膜玉米地,是两户农民种植,一户面积1.2亩,其中0.7亩底肥施得比较足(亩用人畜粪水3000公斤,碳铵、过钙各50公斤,锌肥2公斤,草木灰100公斤),而另一户面积0.6亩底肥不足(只亩用人畜粪水2000公斤,碳铵25公斤,过钙20公斤),但追肥相同,结果配方施肥的单产达557.9公斤,不按配方施肥的仅402.8公斤高27.8%。因此,加大肥料投入,改进施肥技术,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玉米一生中需肥量大,所需元素较多,加大肥料投入量,平衡施肥,适时施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其施肥量随栽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一般亩产500~600公斤目标产量施有机肥2000公斤,纯氮16~17公斤(相当于碳铵100~107公斤),五氧化二磷5~5.5公斤(相当于过钙42~46公斤),氧化钾4~5公斤(相当于氯化钾8~10公斤)。施肥按氮肥基肥占40%、苗肥占20%并在拔节前施用、攻苞肥占40%在大喇叭口时施用;磷肥全部作底肥施用;钾肥底肥占70%、苗期追肥占30%。地膜全覆盖种植玉米的磷钾肥全部作底肥,氮肥60%作底肥,40%作攻苞肥施用。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可按施肥环比下限水平施用,土壤肥力差的地块按施肥环比上限水平施用。

适时防治病虫草害、搞好人工去雄辅助授粉

玉米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和杂草的危害,因此防治玉米病虫草害,是保障玉米生产发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要适时加以防治。例如,2014年川心村9社一块玉米地,前期技术均到位,玉米苗架较好,茎干粗壮、叶色浓绿,但到玉米灌浆时,纹枯病猖獗危害,未加强防治,致使粒重下降,单产仅318.6公斤。

去雄可每隔一行去掉一行,也可每隔两行去掉两行或一行。去雄应注意边行不去,山地、小块地不去,阴雨天、大风天不去。去雄时不能带叶,否则会造成减产。去雄后,可以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结实率。一般每隔2~3天一次,连续进行2~3次,在上午露水干后进行。

积极推广玉米覆膜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株行间的光照、抑制杂草、躲抗高温伏旱。2011年,在老街村5、10社示范推广了玉米覆膜栽培技术,效果非常明显。据我站在两个社调查,调查面积覆膜的46.5亩,亩平单产576.8公斤,同等条件下,未覆膜的32.4亩,亩平单产464.9公斤,覆膜的比未覆膜的亩产增19.4%。可见,覆膜比未覆膜在我镇单产提高20%以上是可行的,盖膜的增产效果非常显著,积极推广覆膜玉米栽培,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作者单位:邻水县王家农业技推广站)

猜你喜欢
王家底肥单产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0-14 07:31:16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30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25 02:30:44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王家新的诗
作品(2020年9期)2020-12-09 05:43:39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王家湾
当代陕西(2019年20期)2019-11-25 09:25:00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轻松一阅
中老年保健(2017年7期)2017-05-30 12:38:17
轻松一阅
中老年保健(2017年3期)2017-05-30 08: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