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诗若
新常态下辽宁经济发展路径
◎张诗若
面临全省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数据负增长态势,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本文就目前经济形势对辽宁发展存在的隐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经济增长动力、市场化程度、科技成果转化及转变思想等方面提出了新常态下辽宁经济发展路径的可行性建议。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进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形势下,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辽宁自2014年进入新常态以后,经济遭遇到“三期叠加”的困难,经济增长出现大幅度的实质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新常态对辽宁经济的挑战,寻找一条使辽宁经济涅槃重生的道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辽宁能否实现新一轮全面振兴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自2014年以来,辽宁主要经济指标呈现下滑态势。2014年GDP增长率降至5.8%,2015年GDP增长率进一步下滑降至3%,2016年上半年GDP增长率出现负增长为-1.0%,分别在全国 31 个省区市中位居倒数第三位、倒数第一位和倒数第一位。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4年下降4.8%,固定资产投资比2014年下降27.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2014年下降33.4%,税收下降幅度明显,地方政府到期债务数额巨大,偿债压力陡然加大。以上数据可以得出,辽宁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发展的压力巨大。
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矛盾突出。过去一段时间,辽宁经济得以保持高速的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如土地、资源、劳动力等。但要素驱动对于经济增长是一种相对简单的驱动方式,当支撑要素驱动的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时,经济增长必然会受到影响。近年来,辽宁面临老龄化严重,劳动年龄人口总数不断下降,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问题,单靠要素投入已不足以拉动经济的增长。而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创新驱动在辽宁还未能发展充分,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还很有限。所以,辽宁现在正处在一方面经济增长旧动力减弱,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新动力还不够的矛盾之中。
市场化程度不高。辽宁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社会资源配置,都还有计划经济色彩,市场化程度偏低。具体表现为:①部分领域准入门槛高。民营企业没有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电力、石油和交通等垄断领域没有真正放开,银行、保险、电信等行业对民间资本的介入依然存在严格限制。②政府定价依然具有市场。目前,辽宁实行政府定价的部门主要是在公用事业的医疗、垄断行业、电信、教育、电力、交通行业。③体制机制问题突出。长期以来,政府对市场管得多、管得严、放得少,使得经济发展环境不宽松。
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不够。实践证明,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革命史,而且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新一轮经济增长。但是辽宁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欠缺,导致科技成果不能有效地在辽宁本地转化为现实产品。有记者在辽宁调研时发现辽宁中央级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大部分流向省外,高校科技成果闲置严重,存在“守着金饭碗要饭吃”现象。以大连化物所为例,近5年,大连化物所在全国共实现技术转移转化合同数为872项,合同额达到9.1亿元,在辽宁转移转化数为94项,金额3663万元,仅占10.78%和4%。
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作为“共和国长子”,辽宁进入计划经济较早,退出较晚。因此,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旧有观念,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一些人仍然没有走出“计划经济”时代的知行怪圈,存在重国有、轻民营,重大工业、轻服务业,重大项目、轻小项目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有的政府部门习惯于旧章法、老做法,对某些领域不敢闯、不敢试,缺乏创新的意识。这些思想观念让辽宁背上沉重的包袱,在这些观念作用下辽宁的经济发展步履维艰。
为了解决东北地区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困难,今年4月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已拉开帷幕,因此辽宁要充分利用此轮振兴契机,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深化结构性改革。一是要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升级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等新的增长点。二是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要使产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改变许多地区“一起独大、一业独大”状况,形成多点多业支撑的格局。发展辽宁有优势的新兴产业,如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装备、生物医药等。三是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以营口港、锦州港、大连港为海上起点打开三条海上通道,实现辽宁企业率先走出去。四是,调整金融抑制现状。鼓励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实现合法引入民间资本,健全中小企业融资体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市场化程度。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着力解决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管得过多过细以及职能错位、越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实践证明,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而政府配置资源,往往效率不高,还有可能带来权力寻租。除此之外,要优化营商环境,要尽可能降低各类市场准入门槛,使民资能够自由进入,并且继续推动简政放权,凡能取消的一律取消,凡能下方的一律下放,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生产力。经济的实质其实就是生产力,而生产力来自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从旧石器时代的石头、木头到18世纪的蒸汽机再到现如今的电子信息时代,都是通过劳动不断的积累经验,通过创新实现着科技的飞跃发展。所以说,经济发展需要两个动力,一个是改革,另一个则是科技进步。对于辽宁而言,缺乏的并不是科技成果,而是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和思想。一是要积极拓宽产学研合作,鼓励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之间打开大门,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体制和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是要加快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根据行业、产业特色形成多层次或更精细化的职称评聘标准,由科研人员选择参评,改变片面追求论文论著数量的单一职称评定办法,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三是要在科研机构和高校职务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收益权等方面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兴办领办科技型中小
微企业和科技成果入股。
进一步树立创新经济的思想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需求在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逃不掉的,人们主观意识是改变不了的。任何一个企业,不管有强大的根基,若守着一成不变的观念,终将被社会所淘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新常态下引领辽宁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旧思维和计划经济思维。要摒弃重国企、轻民企的观念,树立支持普通民众创业创新的观念;要摒弃“不找市场找市长”的做法,树立市场才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观念;要摒弃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树立政府要用好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观念。
(作者单位:辽宁省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