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张雨绮
摘 要:由于两种语言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区别,文化背景、用词习惯等方面的诸多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口译前对其做好充分的本准备、环境准备和心理准备。本文旨在对影响口译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译前准备方案,以此达到成功完成口译的目的。
关键词:译前准备;表达说者之意;信息要点
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口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工作中。成功口译在能否完成双方共同的既定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语的学习也应该越来越重视对这方面的培养,以符合时代社会的需求。除了我们日常对外语言语、文化的日常积累外,在口译之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
众所周知,翻译就是把已说出或写出的文字、文章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以此来达到交际的目的。我们在进行口译时不是单纯地把一种语言的词汇用另一种语言的词汇来套用,文化背景的不同,许多言语的不对等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所出现的新词、新意会使得我们的翻译出现偏差,甚至错误,有些时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译前准备指的就是口译任务开始之前,译员为顺利完成任务所进行的准备。译前准备会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表达说者之意,感情倾向,使得翻译表达清晰,准确。
一、充分了解掌握口译时的主题和背景
口译涉及的范围和主题很广,既会有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还会有医疗、环境方面的,它会涉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在口译之前应该确定主题,对涉及的领域进行了解,除了在词汇方面做好十足的准备外,还应了解翻译的要求,例如是连续翻译还是同声传译,毕竟二者的要求,程序是不一样的。除了主题之外,翻译所需的背景也是要了解的。背景不同,所需词汇不同,翻译人的着装不同,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是属于洽谈性的还是属于记者招待会,是属于签订文件还是属于发布公告之类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精心准备词汇表
学习外语,我们不能够什么领域的词汇都掌握,特别是一些专业性极强领域的专业词汇和特殊词汇,所以在准备过程中要掌握好所能涉及的所有词汇。同时还要掌握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领域意义完全不同。例如“绿色”一词,在高尔夫运动中表示“果岭”。词汇的积累当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日常的积累很重要,但是在翻译之前有针对性地进行术语的搜集和了解对听辨和理解还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如果准备不充分,实际的翻译中也许会出现卡壳的状况,不仅会延误翻译时间,而且对翻译人员的心理会造成影响,听众的理解上也会出现困难。
三、多方了解讲话者
我们翻译时主要就是翻译说话者的话语。不同的人说话的用词,造句,情感表达是不一样的,所以想要准确无误地翻译,必须在翻译之前对讲话者做好充分的了解。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得知讲话者的具体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从事的工作,习惯,讲话的特点,办事的风格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翻译现场把握主动。
四、翻译者的心理和身体准备
口译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在比较重要的口译之前,译者都会处于很紧张的状态中,心理和生理上都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很好的调整和调理。在身体准备方面,首先要注意充分休息,尤其是睡眠,因为充足的睡眠能够使译者精力充沛,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其次要注重饮食,保质保量,以保证有旺盛的精力应付工作,再次译者还要注意保护嗓子,不要大声喊叫,不要过食辣的或刺激性的食物,注意身体健康,预防感冒之类的身体疾病。
心理方面的准备和训练非常重要。在译前的各种准备中,最难的就应该是心理,尤其对心理上的超预期的应对办法。译者要在日常中培养自己“旁若无人”的自我意识,应该多多寻求锻炼和学习的机会,以适应各种场合,树立自己的信心,使得自己原有的水平在任何场合的翻译现场中都可以正常发挥。日常扎实的言语积累和广博的知识是翻译成功的基础,也是自信心的来源。
现场准备实际上是技术性准备工作,也是口译前准备的最后环节。除了注意服饰、环境对人的影响外,还应了解口译设备的位置、性能,学会使用话筒、频道转换器等设备,以免因操作不当延误翻译进程。记笔记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很重要,要学会记笔记,因为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过于关注句子词汇,而忽视讲话者的信息要点。
口译是一项考验译者知识、体能、心理、临场发挥能力、交际能力的工作,作为一个成功的译者,除了要有日常的积累和训练外,译前的语言、交流、心理、体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口译这项要求水平极高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肖安法.论译前准备[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006):82-84.
[2]刘和平.译前准备与口译质量—口译实验课的启示[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7(4):73-76.
[3]刘学慧.口译教学的前期准备和规划[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88-91.
作者简介:
王庆(1970-),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口译教学
张雨绮,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