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稳成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历史教学也应随之转变,这是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作为学生历史文化输入的主要途径,在新课改中得到了充分重视。但是具体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历史教学方式如何改,改到什么程度,还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指导。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难题,也阻碍了高中历史课改的发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和教育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在面对新教材的时候,一定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认识、深化教学改革,要摆脱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和教材观。如果教师只是注重考试的结果,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不重视,这就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现今,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更多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联系实际生活和当今政治、经济的能力,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教师则采取满堂灌的形式,学生习惯了教师给出现成的答案,而不愿意去开动脑筋思考,更不会质疑教师给出的答案,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采取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开口,使其参与到整个课题教学当中来。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把评价作为全面考查学生、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知识学习的情况,还应该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了解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到底学到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历史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促进他们全方位的发展。
三、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其学习历史的热情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样东西感兴趣,才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认为,历史的学习是一个死记硬背的过程,觉得历史较为枯燥,对历史学习提不起兴趣。在这个时候,历史教师就应该采用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精心设计相应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具备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再继续开展教学工作就显得轻松多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特别是在讲解到课文重难点的时候,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课堂情绪,带动他们共同参与到整个课文的学习当中,以此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教材随着高考的改革时有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教学无所适从。但我们以为不管高考怎样改革,考查基础知识,能力仍然是重点;无论教材如何编写,编写体例和知识结构却不会改变。从近年来的高考教材,试卷看就可得出此结论。这是否说研究高考,教材就没有必要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日常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够遵循一些基本教学原则,灵活把握其尺度,我们就可轻松驾驭教材,应对自如地备战高考。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历史教材的特点,认为在日常历史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点到位。向学生传授主干知识和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第二,抓牢主线。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繁多,时间跨度大。只有抓住历史的主要线索,才能做到主次分明,掌握重点。第三,理解全面。所以要尽量让学生在教学中了解每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这样,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联系,那么单调的历史便会显得丰富多彩。这样的“点,线,面“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皆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为先导。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勤于思考。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起示范带头作用,这样就可给学生树立榜样。例如教师要勇于表达自己的历史观,不要人云亦云;处理教材要将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理解有机结合;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要多样化等等。其次,不要将课堂变成“一言堂“,应使教学在民主,平等氛围下进行。在课堂上,时常可目睹这样的情景:当老师正对某问题侃侃而谈时,某位同学忽然站起来发表不同意见,这时老师通常会说:“这个问题课后再讨论“。这样做就很可能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中,由于其思维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只有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才能促进其进一步思考,且会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他们的创造潜能才能被更好地挖掘。再次,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观点,向权威,传统观点挑战。历史学科的探究性很强,一些过时,陈旧的历史观点在探究过程中必然会被我们发现。只要学生能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就应多鼓励,褒扬,允许其“与众不同“并加以适当引导,绝对不能全盘否定。
六、利用电子资源和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老师应脱离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加以感情宣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与学生一同参与到历史事件中,营造真实的历史参与感,在参与中学习。历史只能记录而不能重演,那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过去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感知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其学习思维。同时,学校还应引进相应的电子资源,扩大学习资料来源和知识流入,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
想要做好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首先应该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与兴趣,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将知识整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来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春艳.新课程改革与高中历史教学[J].吉林教育,2006(Z2).
[2]包秀侠.如何适应新课改理念下的历史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