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标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呢?在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心理上无准备,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还谈何创新?相反,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二、改进方法,把创新渗透其中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教师教一篇课文往往是五大快: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一点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了。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教师说的头头是道,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1.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鼓励学生创新。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与学生的学,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改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要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使课堂气氛变的和谐、活跃,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
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疑难要设计的科学,严密但也要兴趣盎然,避免呆板枯燥。最后,还要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就是教师要设疑给学生解,让学生逾越。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有疑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群情激昂地进行讨论,或者全神贯注地探索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课堂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3.搞好知识传授,为创新打好基础。
首先,一个没有知识或者知识贫乏的人是很难进行创新活动的,放眼历史所有的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因此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提。其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只有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时候,才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勇气和耐心越好,更容易形成创新。最后,创新能力的体现离开的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的,知识的运用为创新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知识的运用过程,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
以上三个方面的知识传授,最终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打好基础。
三、诱发多项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的源头是奇思异想,思别人所未思,想别人所不敢想的,因此,求异、发散思维是创新的核心。
1.引导求异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摆脱思维的僵化,呆滞,打破思维的定势、惰性、变换思维的角度,指向、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蹊径去探索新问题,发现新结果。
2.引导发散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要只满足一个答案,要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探求多向目标,要找多种结果。例如教学《邓稼先》一课时,学生学完课文后,老师让学生概括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各抒己见,不断发表自己的见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如:教学《伤仲永》一课时,“仲永由一个天资聪明的人变为一个平庸的人。但这时仲永已认识到自己失聪的原因,那他还有办法再挽救吗?”问题一提出,一下子就激活了学生创造的热情。这样拓宽了思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拓展活动空间,提供创新环境
创新思维只要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和充分放松的思维状态下都能孕育诞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创设优良的创新氛围。
1.插上想象的翅膀。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想象,激励学生大胆想象。如教学《最后一课》中,如韩麦尔先生来到你的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想学习他的精神吗?为什么?从想象帮助学生体会到优秀化合物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顽强的革命意志。
2.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
在学习上给予学生自己选择方式、方法的权力。例如作文训练形式上的自由,主要特征为开放、随机、沟通、合作,给予学生习作时间自由,习作形式自由,习作内容自由、心灵自由。让学生写出别人想不到、不敢想的,写出别人没有说,不敢说的;写出个性和保险单。这样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出创新的火花。
3.开辟活动的空间。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首先是观念上要开放,要树立大语文观,要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