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论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安全生产面临的法律风险;其次对企业防范安全生产法律风险进行法律经济分析;再次,提出防范企业安全生产法律风险的措施;最后,提出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2.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5-0105-02
作者简介:王兆熊(1973-),女,广西河池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教师,从事劳动法学研究。
一、企业安全生产面临的法律风险
河池市的化工、建筑、运输、矿产企业在该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企业存在曾经发生过一些比较严重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其中以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工矿企业事故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最为严重。这些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主要包括:第一,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第二,企业主要负责人没有做好安全生产的保障工作;第三,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资金投入不足;第四,企业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不符合要求;第五,企业安全生产的教育与培训管理不符合法律规定;第六,企业违反安全设施建设的“三同时”制度;第七,企业对特殊建设项目没有进行安全论证和安全评价。
二、企业防范安全生产法律风险的法律经济分析
按照传统法学理论的观点,补偿受害人受到的损失应该是侵权责任法的主要目标。但是,法律经济学所持的观点并不相同。法律经济学的观点认为,法律应该给予侵权人威慑,以便激励他对尚未发生的侵权事故采取预防措施,这样就可以将可能由于侵权所造成的实际损失降到最低。就企业而言,如果将来发生重大的安生生产事故,不但企业自身要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将因此而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法律所规定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责任对于企业构成一种威慑。为了防止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将企业由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企业必须对所面临的安全生产法律风险采取防范措施,企业为此将付出一定的事故预防成本。
三、防范企业安全生产法律风险的措施
(一)企业防范安全生产法律风险的总要求
企业必须努力做到:
1.明确企业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所有行业和企业必须加以贯彻和落实的指导方针。如果行业和企业所建立的安全生产方针与本行业或本企业不相符,企业职工就无法了解安全工作的具体努力方向,安全工作就会失去方向,员工就无法发挥在安全工作中的积极性。
2.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该包括组织学习和安全生产教育两个方面。就组织学习来说,企业应该为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留出足够的学习时间,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企业的外部资源,采取多种考试和考核形式,来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在就安全宣传教育来说,企业应该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素质。
3.明确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
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应该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律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对于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推广企业的安全生产理念
为了让企业职工真正地理解企业的安全生产理念,企业必须努力推广企业的安全生产理念。为此,企业必须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各种活动,所有的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这个主题,以便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理念深深地植入企业全体员工的心中。
5.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
企业可以通过健全并执行系统的目标责任、监督考核和落实系统的目标责任、监督考核和落实兑现保障体系,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干部的走动式管理,充分发挥动态管理机制,促进员工在遵守各种安全制度措施和岗位标准上达到行为自觉养成、行动规范标准,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力。
(二)企业必须采取的具体安全生产保障防范措施
企业就应当严格按照我国《安全生产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企业生产安全保障措施和条件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1.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应当符合要求
《企业安全生产法》第16条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明确指出只有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才有资格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明确禁止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履行其安全生产保障职责
《企业安全生产法》第17条明确规定了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履行的安全生产保障的具体职责。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规定,非常清楚自己应当承担的安全生产保障的职责,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具体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3.企业应当投入足够的安全生产保障资金
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工作需要获得足够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的用途包括:企业员工的在本单位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聘请有关的专家到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指导和培训方面的费用;企业相关人员出去学习优秀企业的安全生产经验以及接受相关的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企业购买安全生产资料、安全生产设备和材料等等方面。
4.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的组织管理机构
企业应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法律要求的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并配备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所配备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并且应该具有比较强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5.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分为一般的培训和专门的培训。一般的培训针对企业所有的员工,专门的培训则针对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对从业人员。这两种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的从业人员掌握与本企业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6.遵守“三同时”原则
法律规定企业必须遵守“三同时”原则,目的就是为了让企业提前做好安生生产的防范工作,因此,企业不能出于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或者出于侥幸的心理,故意违反此项法律规定。实际上,违反此项法律规定,就等于给自己埋下了安全隐患。
7.加强对危险品的管理
需要使用和保存危险品的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危险品管理的相关规定。否则,危险品就会变成放置在企业里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安全生产的隐患。
四、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防范措施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法律风险包括安全事故防范的法律风险和安全事故处理法律风险。
(一)企业安全事故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月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规定,企业防范安全事故防法律风险的措施有:
1.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立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法律规定了企业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设施,企业设置的安全警示标志应该符合相关的规定。
2.安全生产设备的管理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
法律对企业安全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测作出了规定,企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的员工必须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规定,并应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做好安全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测工作。对于应该淘汰的设备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必须依法淘汰和拒绝使用。
3.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来管理危险品
法律对危险品的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和处置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企业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企业安全生产需要的危险品管理制度,并严格加以执行。
4.按照法律规定管理重大的危险源
法律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企业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企业需要的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并严格加以执行。
5.员工宿舍和生产场所的管理应符合法律的规定
法律不仅对员工宿舍和生产场所在企业内的布局、具体的位置和彼此之间的距离作出了规定,而且还对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的具体建筑设计作出的要求,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整个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员工的生活安全,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
6.依法对危险作业进行现场管理
法律对企业进行危险作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企业如果需要进行危险作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做好相关的安全保障工作。
7.交叉作业的管理应该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法律对交叉作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当相关的企业需要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交叉作业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障交叉作业的顺利进行。
8.项目发包、出租的管理应该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法律对企业的项目发包和出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企业的相关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规定,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项目发包、出租,不得故意违反相关的法律规定。
9.按照法律的规定提供劳动安全保护
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规定了企业的劳动安全保护职责,企业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为企业员工提供的安全保护措施要全面、到位。
10.按照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对企业员工的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和社会保险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企业不得故意规避相关的法律规定,逃避企业应该履行的义务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企业安全事故处理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企业安全事故处理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有:
1.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组织救援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企业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抢救,而不能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2.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安全事故的报告
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后,为了防止事故扩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及时报告事故的具体情况,而不能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能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3.接受有关机关的调查处理
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后,国家有关机关应马上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发生事故的企业必须配合相关机关的调查。
[ 参 考 文 献 ]
[1]戴文良.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管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2]路政.企业安全生产法律风险与防范:案例应用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3]郭斌.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4]魏建,周林彬.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