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动机在阅读教育中的意义

2016-12-28 14:48刘渝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手册动机要素

刘渝

阅读不分国度,《朗读手册》这部教育经典跨越了太平洋,千里迢迢来到我们身边,打开了一扇有关阅读渴望的窗。从我们当今的教育现状来看,孩子们不爱阅读,或者说对阅读的兴趣不浓。如何引导孩子们喜欢阅读,爱上阅读,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在生活中,或许我们总是过多地强调阅读的技巧,却很少从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动机和兴趣着手。我在想,我们是否本末倒置了?我们是否忽略了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从《朗读手册》出发,从目前的阅读现状出发,我就阅读动机在阅读教育中的意义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阅读动机是什么

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一般为名词,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由此,阅读动机,可理解为涉及阅读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简单来说,阅读动机,就是阅读的兴趣、渴望和着迷程度。这种兴趣、渴望和着迷程度将在读者中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促使读者朝着阅读、阅读、再阅读的方向发展。

有关阅读方面的研究指出,阅读可以刺激大脑的发展,大声朗读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阅读更能增加个体受挫折的能力,减少由无知造成的不确定感和恐惧感;阅读还对促进心智健康、终身学习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阅读,本就是一项耗费心力脑力的活动。而阅读动机,便是影响读者在阅读和不阅读之间做选择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读者持续阅读获短暂阅读的主要因素。在阅读教育中,我们常常关注的是阅读认知方面的探讨,却鲜有关注阅读行为开始前的阅读动机的产生和变化。愿不愿意阅读,愿意花多长时间进行阅读,愿意或深或浅地阅读,能不能够胜任、控制阅读,都是阅读动机的要素。它的产生和变化,与读者的阅读行为和取得成就感息息相关。

二、为什么要培养阅读动机

阅读动机,直接与阅读过程相联系,阅读目的的明确与否,对阅读内容处理的难易,对阅读时间投入的多少,阅读方式选择的精泛,这些方面与阅读动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果在阅读中,抱有能够成功阅读的信念,有着能够吸取理解文本材料的能力,有着较愉快的阅读情绪,有着专注阅读的阅读心态,动机则为明显、强烈。其中,为了理解文本材料,要先了解知识的背景,阅读的效率较大地取决于这个方面。理解,作为整个阅读情境中的一个主要表现,是阅读中最重要的心理要素。对于读者而言,阅读动机一旦确定,那么阅读速度与准确性的问题也就随之可以把握。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在阅读动机的要素中,兴趣是主要的要素之一,明显超过了其他要素的影响。培养阅读兴趣,对阅读动机的提升应有较大作用,从而直接促进阅读行为和阅读成就的产生。如孩子喜好童话故事,他们的兴趣便是阅读行为开始的最直接、最前面的要素。他们就是因为喜欢,对童话故事感兴趣,他们就启动了阅读行为。无论童话故事是在这本书的开头还是结尾,孩子们总是很快地找到它,并投入到阅读中。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阅读动机中其他的要素便逐步增加其地位和作用。孩子们将在领会文本的意思后对其加以感受、评价,形成个人体会,在阅读中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的时间也由自己决定。

《朗读手册》一书中,便常常要说明这样一个观点:这本书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如果一个孩子很少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只遭遇到无趣,那他的自然反应就会是回避。阅读是一项积累渐进的技能,如果阅读得越多,就读得越好。阅读与背景知识互相滋养,词汇量越大,读起书来越容易理解;理解的越多,读得越多,词汇量越大。

由此,阅读动机的培养是推进阅读教育的首要步骤。阅读动机的重要性,在阅读教育过程中是不言而喻的。这个观点的产生,让我一遍又一遍地反省自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偏差。《朗读手册》中有一则简单带有两个层次的公式:你读的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这个逻辑看似简单,却环环相扣。我想,这便是阅读的意义之所在吧。

三、如何培养阅读动机

阅读动机的要素丰富,对阅读教育的意义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培养阅读动机,成为最为迫切的命题。

《朗读手册》一书提到,给孩子朗读是培养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因素,每天朗读15分钟是美国教育的秘诀。为此,辅以实例和数据作了说明,由父亲给他们朗读的男生,在阅读成绩上表现突出。父亲把阅读当作休闲活动的家庭,儿子喜欢阅读,比起那些父亲很少阅读或不把阅读当作休闲活动的男生,他们不但读的多,而且阅读分数较高。在刚开始朗读时,短短即可,以配合孩子注意力不持久的特性,然后再慢慢增加阅读内容,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孩子的发展,从家庭教育开始。我们作为教师的身份,在学校面对孩子开展阅读教育,这绝不仅仅是与孩子有关系而已。阅读教育的外延,与孩子的启蒙老师,即父母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如果父母是爱书人,为孩子读书、讲故事,为孩子阅读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阅读作了最好的榜样。那么,孩子的阅读教育便不知不觉地开始了,阅读动机的培养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生成了。如此,请家长重视孩子在家里的阅读教育,为孩子购买适合年龄段的读物、准备纸笔、装饰书架,为孩子定时讲故事、朗读,当孩子阅读或涂写东西时及时给予赞美,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分享阅读的体会和快乐。如此,家庭对孩子阅读教育便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孩子的阅读动机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老师对孩子的阅读教育,是十分关键的,因为这是相对系统、完整的阅读教育,能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应首先注重阅读动机的培养,而并非阅读认知的探讨。为孩子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分享会;为孩子建立图书种类繁多的图书角;坚持为孩子讲故事和朗读;教师自身坚持阅读,以身作则,给孩子做良好的榜样。

阅读教育过程中,首先且最应得到重视的是阅读动机。阅读动机对阅读行为的开始、持续,乃至获得许多的阅读成就,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对孩子的阅读教育,我们首先想达到的目标,首先不是阅读的内容,而是阅读的熏陶。这样的熏陶绝不是强迫性的,而是充满了自在的感觉,如鱼得水般。这需要家庭教育的重视,需要学校氛围的营造,需要老师的有效引导,需要孩子自身有意识的加强。阅读动机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培养,阅读行为的进行,阅读成就的取得,便能在此基础上得到有效的促进。

猜你喜欢
手册动机要素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兔兔自杀手册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