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笔,笔中有诗

2016-12-28 12:49李思敏
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诗文书法

摘 要:“诗中有笔,笔中有诗”的命题首见于北宋的《宣和书谱》,这一命题实际上是北宋人对书法的抒情特征与诗歌相互滋生发展关系做出的理论概括。苏轼是一位追求诗文与书法互为表里的文人,崇尚无拘无束的创作状态。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到黄州,他的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充分体现了其心境、性情与书法的结合。

关键词:书法 诗文 寒食帖

一、书法与文学

书法是以汉字作为表现对象的,这就不可避免它与“文”之间的联系。中国书法的历史,不只是书写汉文学和汉字的历史,同时也是书写者通过笔墨记录当下和表达自我性情的历史。在历史的推进过程中,人们从自然、社会、历史与书者内在心灵中寻找和发现书法美感创作的源泉,从而赋予中国书法多重多样的美感特质,尤其是当书法与文学的相结合,更是增强了书法作品的表现力。

二、诗中有笔,笔中有诗

“诗中有笔,笔中有诗”提出的社会背景是北宋出现的诗文书画一体论,此命题首见于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的《宣和书谱》,实际上是北宋人对书法的抒情特征与诗歌相互滋生发展关系做出的理论概括。苏轼曾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①,代表了北宋的理论高度。

1.诗中有笔、笔中有诗的理念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初字仲和,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为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诗歌题材广阔,清新雄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风豪放,以诗入词,开豪放派词。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②

在苏轼看来,书画的表意传达功能不如诗,诗书画的次序是不可颠倒的。宋代出现“画中有诗”和“笔中有诗”的理论倾向,诗文和书法都具有抒发怀抱的功能,二者的和谐统一,标志着书画最终与诗的相结合。“笔中有诗”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书卷气”。

宋代词人墨客进行书法创作时,强调要有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诗词的内容有时候即兴而发,当性情的抒发处于一种巅峰状态,就会充满自然生动的气息。

此外,“笔中有诗,诗中有笔”只能在一种理想的状态下才能达到,在多数情况下,是需要具备前提条件的。如何把“诗”转化为自己笔下的情感抒发,对于胸中有“诗”的书写者来说,还需要具备相应的书写技术和心理状态。首先,书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书写能力;其次,要达到“心不知手,手不知笔”的精神境界。两者的完美结合才可以实现“笔中有诗”的内在创作机制。正如苏轼云:“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

2.《黄州寒食诗帖》的诗书一体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寒食节的产生可追溯到西汉,寒食节的习俗主要是禁火冷食和祭祀先人。

苏轼遭遇人生的一大转折就是在“乌台诗案”后,他出狱后没几天,就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黄州寒食诗帖》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寒食节,即他在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作的两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在愁云惨淡之间,作者将内心化作一道悲伤的抑郁之笔一气呵成完成了此帖,给后人留下了千古巨著,此帖一方面表现出了苏轼精湛的诗文水平;另一方面彰显他在书法上的高深造诣。

苏轼是在被贬谪的压抑心情以及凄苦的周遭环境气氛下写出了这两首寒食诗,诗书一体在此帖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诗文内容描述的是苏轼仕途不畅和贬官之后的心境,所以诗中多抑郁,书写行笔时也注入了悲愤的感情。“君门深九重”在被贬黄州度过了困苦的三年后,其心可见,无法报答君恩是古来忠荩之士的悲哀。“坟墓在万里”却是私门的不幸之一。诗的结尾“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这里有两个典故:一是魏晋时的阮籍才高志远,但身处政治黑暗的时代,只好以醉酒放纵自保,这实际上是对平时压抑心情的一种宣泄;另一个典故是说汉代韩安国因犯法而下狱,狱吏田甲百般侮辱他,但韩安国复出后并没有报复他,反而与人为善了。苏轼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郁闷,暗示了他的内心已存在放弃之意。在苏轼的诗作中极少见低沉凄凉的笔调,这两首寒食诗也是他对自己内心世界最真切的告白,卸下了平日强装的洒脱和乐观,将心中的矛盾、抑郁、苦涩、悲愤全部倾吐于笔下。黄庭坚在《黄州寒食诗帖》后面题跋“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这两首寒食诗表面平铺直叙,但情感真挚,使读者对诗人的遭遇感同身受,乃是上乘之作。

三、《黄州寒食诗帖》的艺术性

追溯晋唐风韵,继承五代遗风,宋代书法开创了一代“尚意”新风。苏轼是历史上少有的通才,经学造诣颇深,文章诗词书画皆有卓越成就。苏轼位于宋四家“苏、黄、米、蔡”之首,擅长楷、行、草,以行书最为出众。行书《黄州寒食诗帖》是宋朝“尚意”书风的典范,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被元朝鲜于枢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谪居黄州五年期间,留下了许多文字名篇佳作,如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把那种人事易改、江山依旧的感慨和人间如寂、豪杰安在的悲愤统统书写在他的笔下。仕途的低谷和入世的苦难成就了他文艺创作的高峰。他的书法创作也是在这个时期接近巅峰,《黄州寒食诗帖》恰恰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1.跌宕起伏,神采飞扬 《黄州寒食诗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墨迹素笺本,纵34.2厘米,横199.5厘米,17行,129字。此帖为长卷,前有乾隆皇帝亲书引首,后有黄庭坚、董其昌等人十帧题跋。③此帖随意恣性,跌宕起伏,神爽气足,撼人心魄。

统观此帖,不仅要欣赏整幅的抒情气氛,还要细看每一字的点画形质。开篇下笔时候略有犹豫,第一个字“自”收笔的三点别有情趣,空白别开生面,尤其是在笔法的处理上,一反常态,“自”第二横和收笔横连写,颇有奇趣;第二字“我”的字形处理险峻;第三字“来”,笔势加重,竖长横短,重心平稳,于是与第二个“我”字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了既和谐统一又变化多样的章法。

《黄州寒食诗帖》的一大艺术特色是跌宕起伏、神采飞扬。前一首诗的情感虽然波澜起伏,但整体基调比较平缓;而后一首则是激情奔腾、浩浩汤汤、高潮迭起。

开篇“自我来……两月秋”,字形较小,笔势瘦劲,书写得比较理性,但同时情绪慢慢被激发出来。“萧瑟卧闻海棠”字形变大,用笔加重,字势开始起伏跌宕,情感闸门已经被打开,可看作一个小小的高潮。“花泥”的游丝非悬腕则不能为之,瞬间即成永恒。“泥污燕支雪……春江夜入户”数行,字形骤然扁阔,笔势骤然厚重,激情奔涌,势不可遏,情感闸门完全打开。“破灶”二字字形变大,其势如排山倒海。横空而出的“哭途穷”三字,恰如奏响了全篇结束前的最强音。随后“死灰吹不起”五字激情渐趋平缓,余韵绕梁而三日不绝,在观赏者心中久久回荡不能平息。

2.意随文生,抒写胸襟 诗文的情感表现和书法的情感表现还是不尽相同,但两者是需要协调配合、相互作用的。跟着《寒食帖》中的笔触行进,可以感受到无法言说的意味和其中感情的奔流。这正是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之所在。此帖是“诗中之意”“心中之意”与“书中之意”高度融合为一的佳作。苏东坡重学问,强调“书卷气”,推崇“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突出“信手点画”的“天真烂漫”。

此帖“年又苦雨两月秋”中的“又”“苦”“雨”“两”这几字笔画轻重、距离疏密纵横安排得很是巧妙。“年年欲惜春”中的“年”字最后一笔以悬针竖出锋,看不出任何刻意为之的痕迹。苏轼任恣意挥洒之中能调适节奏,将理性渗进视线中,把理性融入笔触里,使得章法的布局充分达到诗与书的协调。整幅“年”“中”“苇”“纸”四个拉长笔势的悬针个个奇妙,毫不雷同,既调节情趣,又与下字均构成字组。

苏轼对自己的书法非常自信。他在卷后留下很长一段空白,说“以待五百年后人作跋”。黄庭坚在此帖后题跋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此跋评论相当精彩,书法也精妙,与此帖可谓珠联璧合,奠定了《黄州寒食诗帖》的至尊地位,饱含着对流放在琼州的东坡先生的思念之情。

四、结语

“诗中有笔,笔中有诗”除了表现书法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同时也展现了书法所具有的抒情表意功能,明确了书者身份的文人化,他们的文化修养保证了其书法作品的清雅品格。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被乾隆皇帝亲自作跋并将其刻入《三希堂帖》。虽然千余年已逝去,但是当我们面对《寒食帖》,依然可以听到那豪情跌宕的乐章。

① (宋)苏轼:《苏轼文集》,孔凡礼校点,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 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江苏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③ 张天弓:《浩然听笔之所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赏析》,《书法》2016年第4期。

作 者:李思敏,湖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书法理论与技法。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诗文书法
走遍万水千山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
雪儿
那些男孩,教会我爱与被爱
诗书画苑
千金碎琴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