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象山县农村工作办公室(315700)朱定良 叶继红
创新农村“多权一房”抵押贷款的探索
浙江省象山县农村工作办公室(315700)朱定良 叶继红
深化农村金融创新,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是今后一段时期支持“三农”发展的重头戏,急需加强思路研究、路径摸索和举措探索。本文结合浙江省象山县近几年金融支农特别是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实践,就激活农村“沉睡”资产资源、创新农村“多权一房”抵押贷款进行探索,以期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大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金融支持力度。
象山县2009年开始推行金融支农服务创新,先后推出渔船、海域使用权、农村住房、大型农机具、林权、钢质大棚等抵押贷款和农村党员、青年、妇女“三大”创业贷款,以及丰收小额贷款卡、金穗惠农卡和村集团授信等品种,推行“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银行+新农村示范村+农户”贷款模式,探索“文明诚信家庭”信用贷款和“农户小额家庭信用贷款”产品,极大地推动了农村金融增量扩面,至2015年10月底全县农业贷款余额达147.3亿元,较2009年底增加近4倍。特别是渔船等“多权一房”抵押贷款的实施,开启了农村多元化抵押贷款模式,丰富了贷款融资手段,增加了金融资金供给。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推出品种较多,开展参差不一。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多权一房”抵押贷款,覆盖广泛、品种繁多,较好地解决了部分经营者资金不足难题,极大地支持了生产发展。但在这些推出的贷款品种中,开展的不均衡、参差不一现象明显,有的贷款品种余额很大,如渔船抵押贷款,全县贷款余额达10.9亿元;有的只是象征性地实施,如大型农机具贷款,品种推出后只办过一笔业务。
二是主导银行突出,互动推进不力。多年来,坚持以培育主导银行、引导广泛参与来推动“多权一房”抵押贷款增量扩面,确立农村信用联社作为主导银行,开展渔船、海域使用权、农村住房、大型农机具、林权等多个品种抵押贷款,“多权一房”抵押贷款余额达5.2亿元,并着手研究逐步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养殖水面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经济股权、农业类知识产权等抵押贷款。但其他银行参与积极性还不是很高,除了渔船抵押贷款有8家金融机构互动开展,另外一些品种贷款基本上各自为营、零星实施。
三是覆盖范围趋广,贷款额度偏小。从两个开展较好的渔船、农村住房抵押贷款来看,总的趋势是覆盖面越来越广、受益对象越来越多。以2015年为例,全县10月底渔船抵押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9485万元,新增贷款户数395户;农村住房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5412万元,新增贷款户数213户,覆盖范围占全县18个镇乡(街道)的61.1%。但是单笔贷款额度偏小,渔船平均贷款50万元左右,农村住房15万元左右,与抵押产品的实际价格差距较大。
(1)金融机构动力不足一是观念转变滞后。大多数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银行对农村市场潜力认识不足,没有转变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观念,经营思路依旧放在城市居民、二三产业,对农民的信任感不强,不愿把资金投向“三农”领域。二是经营体制不活。县域金融机构缺乏应有的创新自主权,现有21家除县信用联社和国民村镇银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外,其余均无法人资格,贷款新产品的开发和新领域的拓展受制。在经营机制上,普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层层考核,农村特别是农户贷款小而散,经营成本较高,涉农新产品存在一定的风险,从而不愿经营开发。三是服务网点不足。除农村信用社联社布点到镇乡(街道)、村,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区域性布点外,其他金融机构在农村服务网点基本上空白,大规模开展农村业务心有余而力不足。
(2)抵押产品先天缺陷一方面是产权不明晰,农民普遍拥有的住房绝大多数没有进行房产登记,办证率不到5%;其他土地、林地、集体养殖水面流转经营权的登记颁证刚刚起步。另一方面是产权不完全,农民对住房、集体经济股权虽然拥有所有权,但宅基地的集体所有特性、股权的集体经济属性使得不能自由处置,范围极其狭窄;土地、林地、集体养殖水面的经营与流转也受用途限制。
(3)配套保障相对滞后一是缺乏农村资产中介评估机构。由于缺少资产中介评估,使得贷款抵押物价值无以参照,而金融机构往往从规避风险出发,予以低价抵押、低额度贷款。物值得不到认可,因此损伤农户抵押贷款积极性。二是缺乏抵押物处置平台。农村抵押物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处置方式与其他抵押物不同,必须要有专门平台进行实施。目前缺少这样的平台,给予农村抵押物处置渠道不畅,有的受让对象有限制,金融机构有顾虑,影响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开展。
(1)健全工作体制机制一要健全领导组织。根据农村金融工作新要求,调整现有的金融支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县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镇乡(街道)建立相应领导组织,村级明确分管干部。二要建立工作班子。按照归口管理原则,由县金融工作办公室牵头,农办、农林、海洋、国土、住建、人行、金融机构等部门配合,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镇乡(街道)相应成立工作班子,村级落实金融工作联络员具体负责。三要完善考核机制。将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工作列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镇乡(街道)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深化金融机构创新评优活动,发挥考核、评优的杠杆作用,调动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
(2)加快明晰农村产权一要加快推进确权登记颁证。以建立不动产登记机构为契机,结合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相关规定,综合开展农村宅基地、农民住房、承包土地、集体建设用地、林地等确权颁证,土地、林地、养殖水域等流转经营权利登记,明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使用权)。深化完善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和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资源更多权能。二要坚持需求导向。以农村产权权能显现为落脚点,根据不同产权特性,区别开展经营性与非经营性产权确权,土地、林地、集体养殖水面在完善承包权的同时,重点抓好流转经营权的确权颁证,通过流转经营权抵押取代承包权抵押,解决小面积土地、林地、集体养殖水面抵押贷款实用性不足问题,实现规模化融资。
(3)深化规范流转市场一要加快交易平台建设。在成立县统一监管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县、镇乡(街道)、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界定不同平台办理权限,分工负责开展农村产权交易的综合管理、指导协调、组织实施和查询公示服务,做到上下协同、有序推进,实现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全部进入平台交易,引导个人产权逐步纳入平台交易。二要建立健全交易制度。根据不同交易品种,分别制定流转交易细则和合同文本,做到交易实施有章可循、规范开展。三要积极培育农村资产评估机构。农村资源资产种类较多,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快对农村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的培育,完善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形成服务完善、实施规范的农村产权流转市场。
(4)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要充分运用各种可利用载体和渠道,开展全方位、立体式、持续性宣传,使之家喻户晓。要进行系统化宣传,协同开展与之密切相关的农村产权确权登记、流转交易政策、细则、程序等解读,使群众对相关内容了然于胸。要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开展镇村干部层面培训,同时着眼于农民群体,采取易懂易接受的事例剖析、典型引导等办法,营造农村积极利用“多权一房”融资的良好氛围,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动创业创新,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