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记者 王旭波
根力多的“生物梦”
——访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淑平
□《中国农资》记者 王旭波
“一年一大步、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变样”,这是2011年12月22日,根力多公司在西柏坡的年会上喊出的口号。5年过去了,根力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变样”让根力多变成了什么样?
“咱们之前都一起卖人家的货,你现在上个设备搞生产,大家起点都一样,我怎么会卖你的货?”从流通到生产转型曾受到质疑。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淑平不服气,“我不但要搞生产,还要超过他们!”2011年的根力多,销售实现2.6亿元,完成了从流通到生产转型的使命。
下一步的发展怎么规划?“1年一大步、3年上台阶、5年大变样”,“一五规划”应运而生。在外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口号,在王淑平心里,使命必达。
这5年根力多变成了什么样?三好物流园、乡村365、新三板挂牌、三轮融资,根力多一步步实现了跨越,威县新基地、新疆基地、张家口基地、吉林基地、黑龙江基地、辽宁基地、内蒙古基地,根力多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同时,根力多还夯实了生产基地布局和销售网络。
这5年是农资产业发生巨变的5年,寒冬来临,农资生意愈加难做,一部分老朋友已黯然退场,却也涌现了一批新面孔。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是亘古不变的规律。根力多在过去5年中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农资行业的瞩目,大家为王淑平伸出了大拇指。资本市场则通过三轮融资,对根力多进行了“投票”。
“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实现了5年前的梦想,而且是超额完成!”王淑平的语气中透露着一份自豪,她为根力多团队感到骄傲和自豪。
2016年8月,根力多开始筹划“二五规划”。未来5年的时间里,行业该往哪个方向发展?什么产品更具潜力?根力多能够发展到什么规模?可以完成多大的目标和销量?实现目标的路子应该怎么走?
在借鉴外脑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内部讨论,根力多分析肥料产业面临的新形势、新局面,集思广益、深入探讨,凝聚了经验和智慧的新战略诞生——“1年上规模、3年大跨越、5年创一流”。
根力多的新战略可以用“横并纵深”来形容。在纵的层面分为,技术纵深和渠道纵深。一方面要深入生物肥料行业,取得绝对领先;另一方面,要在渠道上精耕细作。在横的层面,做大规模,在自己建设基地的同时,充分发挥资本的力量,通过兼并重组迅速做大规模。
新战略基于新的行业环境。近年来,随着大量化学农资产品的过量施用,对土壤及农副产品,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伤害。许多地方的耕地已出现了严重的土壤板结、酸化、盐碱化等现象,作物减产、农产品质量堪忧、耕地质量连年下降。农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产品创新、兼顾环保,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自2005年摸索肥料生产以来,根力多就立足于微生物肥料产品的研究,致力于无机肥、有机肥、微生物肥三者结合的推广。微生物肥料到底有多大的容量?到底能不能成大气候?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如何结合才能提高菌的存活量?氮磷钾应该如何与生物有机肥进行结合?国内的生物肥到底谁的技术是最领先的?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技术最先进?
10余年来,根力多团队一直在摸索中成长。各个行业会议上,总能看到王淑平的身影。会议结束后,第一个冲向专家换名片交流的,总是王淑平。每次内部会上,王淑平总是给员工分享,她在行业会议上的收获。若有什么惊喜,她第一时间就与大家分享。
10余年来,根力多团队一直在实践中成长。行业会议上听到了什么新技术,不但第一时间去交流,回来后就立即把专家邀请到公司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王淑平与中国农业大学的李季教授成了非常好的朋友,他对根力多公司多个基地上马的发酵项目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年初时,在成都召开的一个行业会上,刚听了华南农业大学的张承林教授讲了液体肥料,七八月份,富有根力多生物特色的液体肥已经在新疆等地卖火,这就是“根力多速度”。
行业专家都知道有个根力多,都知道根力多是个女老板,叫王淑平。“我非常欣赏王淑平的性格,她胸怀开放,能听进去,还能扎实去做,关键是自己做好了,还不骄不躁、非常谦虚。”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专家私底下告诉记者。
根力多生物已经不是之前的“威远农资”,10余年的积累,特别是近五年的积累,为其在生物肥料领域的领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个5年,根力多的目标是:绝对领先。
技术纵深提高了根力多系列产品的技术含量。“呱呱酵”生物蛋白有机肥、“369”生物蛋白复合肥、根力多悬浮型液体复合肥、根力多生物蛋白控释肥、微生物菌剂、矿物土壤调理剂等多种明星产品已经在华北、西北、东北遍地开花。
渠道纵深。从威县农资到威远农资,20余年的终端销售积累,为渠道纵深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和经验。
“横并”将是根力多实现“二五计划”的关键一步。新三板的挂牌,以及IPO政策的绿色通道,为根力多的“横并”提供了高效的资金来源。吉林根力多的成功为“横并”提供了样板。根力多利用东北农资市场洗牌的机会,通过资本的纽带与当地老牌企业联手,实现了人才、渠道的成功合并。今年9月26日,吉林根力多在第九届东北四省区农资会上,1小时实现了9830吨的订单。
“1年上规模、3年大跨越、5年创一流”,横并纵深,新5年战略为根力多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蓝图。“三大工程”为实现战略蓝图提供了策略保障。
箭在弦上,“三大工程”成为战略落地的“三大战役”。根力多的三大工程包括精耕细作内区渠道的125工程、夯实外区渠道的521工程、横向拓展的251工程。
“125工程”指以威县基地为中心,方圆100公里内,通过与核心代理商和零售商联手,共同打造一批强势的零售终端,并围绕每一个终端门店,精耕细作村级市场。近几年以来,“乡村365”在威县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内区渠道上,如何复制“乡村365”的优势,成为“125工程”的核心。
“521工程”指客户质量提升工程。“一五计划”让根力多走出了邢台,走出了河北,实现了渠道的快速扩张。要进一步提升外区市场的销量,必须提升服务质量,帮助各地的代理商用先进的营销手段精耕细作区域市场,夯实营销渠道。
究竟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帮助核心客户提升销量,什么样的策略能够提升批发商和零售商在区域市场的影响力?“乡村365”是根力多近几年终端探索的试验田,现在也成了根力多营销武器的宝库。实现“521工程”的核心是提升团队的服务能力,按照标准化的流程扶持重点客户。
为提高团队的服务水平,把接地气、能执行的方法在内部复制,根力多还邀请了深圳百年盛世管理咨询公司的赵一沣老师,河北省蔬菜协会会长、“菜帮帮主”孙茜老师,吉林省12316专家杨大海老师,对团队进行了多次培训。这些老师均为具有农资行业多年积淀、具有实战经验的行业专家,这为夯实外区渠道提供了策略和技术支持。
横向拓展的“251工程”是根力多在新兴市场的战略部署。吉林根力多的成功,黑龙江根力多、辽宁根力多、内蒙古根力多的蓄势待发,都将成为根力多新5年战略的重要部分。新疆根力多、张家口根力多也将在区域市场上强势崛起。未来5年,根力多的分公司会在行业内形成“根力多系”。“根力多系”将以生物肥料为核心,拥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与传统复合肥抗衡。
一个新来的根力多员工对记者说,“根力多在行业内的强势崛起,代表着生物肥料品类的巨大空间,所以我们放弃了在大化肥行业的工作机会,加入根力多。‘三大工程’将指导我们做好具体的工作,服务客户。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员工和客户一起紧跟根力多的步伐,我们将占领行业的制高点。”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在肥料领域,无论我们的对手多么强大,我们坚信,我们站在行业的趋势之上,我们终将成为肥料领域的领导者。”面对新局面、新目标,王淑平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