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与土质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2016-12-28 04:47:16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4期
关键词:土质工程地质含水率

马 桦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针对高职教学的新形势新任务,高职教师要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由片面强调针对性转为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和适应能力的加强。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工程地质与土质课程的特点是:本课程涉及许多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比如矿物、岩石、地质构造、风化作用等;本课程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在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同时,还必须掌握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工程地质与土质课程组教师们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我们总结了以下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1 启发互动式教学

启发互动式教学过程是教师经过精心地设计,将要讲授的内容融入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师生相互促动共同来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结合讲解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内容,介绍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我们设计本节课的能力目标是测定土的现场干密度,为评价路基压实质量提供依据。讲授过程中首先介绍基本物理量,比如密度、含水率和土的比重定义式,在学生了解基本概念之后,请同学们分析在土的二相组成条件下,如何表达干密度和饱和密度的定义式;并进一步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为什么用干密度控制土质填方路基的压实质量;拟定某路段压实标准和最大干密度,再结合室内试验掌握现场干密度的测定过程,为评价路基压实质量提供依据。在讲授过程中通过引导将问题摆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明白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让学生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判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应用相关知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本内容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六步教学法

六步教学法包括资讯阶段、计划阶段、决策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评价阶段,下面以土的工程性质部分内容为例介绍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2.1 资讯过程

某公路填方路基施工现场,需要对某一土料场进行复查,检验该料场的土料是否为含砂的低液限黏土。你作为该公路土质填方路基施工现场试验员,请完成相应的复核工作。

2.2 计划与决策过程

根据已经做好的小组分工,大家协商实施过程并编写实施方案。

在土料场取代表性土样做筛分试验,依据土的工程分类判别是否为含砂的细粒土;取土样界限含水率试验,依据塑性图判断该土是否为低液限黏土;最后综合判断该土料是否符合要求。

2.3 实施过程

(1)在土料场取代表性土样做筛分试验,通过筛分数据计算其粒度成分和细粒土百分含量,依据土的工程分类判别是否为含粗粒的细粒土;再根据砾粒质量和砂粒质量的对比,即可判定是否为含砂的细粒土。

(2)取筛底土样进行界限含水率试验,确定该土样的液限和塑限,然后计算塑性指数,依据塑性图来判断该土的名称。若试验结果在该图的A线之上,B线的左侧,Ip=4线的上方时,判断该土为低液限黏土。

(3)最后综合判断该土料是否符合要求,以上两者同时满足者即为含砂的低液限黏土。

2.4 检查阶段

解决实施计划是否完成的问题。在完成设定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后,每组的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探讨,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

2.5 评价阶段

四个小组分别推选代表做本次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最后,由教师对每组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指出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 现场情境式教学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教学内容,建立了长春郊区(大屯采石厂、黑嘴子伊通河、净月玫瑰谷附近、长影世纪城附近等)实习基地。通过现场情境教学对课堂内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野外实践中加以巩固提高。并通过现场教学活动完成在室内不宜进行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和专业课的联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从工程技术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4 试验教学法

土工试验是工程地质与土质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根据工程需要开设了土的密度、含水率、筛分、界限含水率、击实、承载比等试验项目。我们把基本理论和生产实际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比如土质填方路基压实质量检测的学习任务,包含的基本理论有土的物理指标、土的压实性等内容,包含的试验项目有土的密度、土的含水率、土的击实试验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启迪和引导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潜能。这样的试验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案例教学法

比如讲授不良地质现象时,选择适当的地质灾害案例应用于教学,将学生引导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分别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有机结合,使课堂讲解生动清晰,引发学生思考、分析和探寻地质灾害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会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探寻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

以上介绍了工程地质与土质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摸索其他的教学方法,我们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他们互相结合,取长补短。我们课程组教师们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参与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实践,进一步探索和推进教学改革,以培养合格的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应用型的高职人才。

[1]齐丽云,杨晓艳.高职《工程地质与土质》课程教学过程设计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05).

[2]齐丽云,李晓红,高职《工程地质与土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2,(20).

猜你喜欢
土质工程地质含水率
昆明森林可燃物燃烧机理研究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河北地质(2021年2期)2021-08-21 02:43:46
基于表面能的湿煤颗粒含水率表征方法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弱膨胀土增湿变形量试验及路堤填筑分析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质河堤的稳定性分析
ABAQUS软件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原油含水率在线测量技术研究
电子制作(2016年1期)2016-11-07 08:42:56
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