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姚亚平
从业10年投资人的6个忠告
文 |姚亚平
相信有不少创业者会存在这样的困惑:我到底应不应该去跟风口,毕竟站在风口上更容易拿钱?创业的失败率这么高,那失败背后的第一因又是什么?创业者与投资人到底该如何相处?之所以出现资本寒冬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从业10年来的投资感悟。
有人说创业与投资像爬山,但在我看来,这两者更像是冲浪,趋势是一波接一波地更替向前的。试想,如果你在一波3米高的小浪上,你可能翻几个跟头,赢得一些掌声。而如果你能遇到一波12米高的大浪,你就有机会连翻几个花式的跟头,成就一番了不起的事业。
实际上大浪是不常见的,大部分时间里你能遇到的都是小浪。大浪没有来就只能等待,一旦大浪来了你也要能抓得住才行。浪的大小对于创业者而言是运气,对于企业就是周期。
创业者需要跳出自己所在的那个圈子视野,站在整个行业发展的周期来看。比如互联网创业,大概是每两三年一个小周期,六七年一个大周期。一家公司的发展差不多需要5到7年,那这中间一定会经历两三个波峰波谷,我们看到每一个周期都会成就几家伟大的公司。
真正考验一家公司的时候就是在低谷。市场好的时候并不体现你的优势,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需要正视经济周期对市场的调节作用。市场是很聪明的,一般阵亡的公司都是应该阵亡的。
过去这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明星公司很多,但长寿公司很少,很多公司的陨落不过转瞬间。从中你会发现一个规律,其实每个年代都有公司火过,1903年当莱克兄弟试飞成功后,很多做飞机制造的公司都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当时在纽交所上市的公司差不多有350家都是与飞机相关的,但除了波音公司,它们当中没有几家能活到今天。
我刚进投资行业的时候,请教过前辈一个问题:既然投互联网这么挣钱,那为什么还有人投其他行业?他告诉我,其实你不知道,每一个领域都曾经红过。这让我意识到,或许我现在所擅长的东西,可能很快就变成了屠龙之术;我所忽略的行业,则有可能成为下一片蓝海。
我从2006年开始做投资,一路走来有6个感悟想与大家分享:
第一,这个世界上从不缺乏机会,即使在BAT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今天,留给你的机会仍然还很多。
我最初做投资的时候,对于所接触到的创业者,都会问一个问题:如果这件事新浪跟进了,你怎么办?因为当时我们觉得新浪就是无法逾越的公司。如今还有很多投资人问创业者类似的问题,如果你做的这件事腾讯做了,你怎么办?但后来证明这就是一个伪问题,因为我们看到即使在BAT这类互联网巨头的重压之下,雷军还是做出了小米,程维也做出了滴滴。所以我说,这个世界永远不缺机会;相反,缺的是发现且高度认可这个机会并迅速执行的人。
第二,抛弃臆想出来的用户需求,创业者要解决用户真正的问题。
大多数创业者都死在什么地方?
在我看来就是死在自己所臆想出来的用户需求之中。目前有不少创业者都在追逐一些热点,但实际情况是,有些需求只是随着行业被热捧而浮现的伪需求。
那如何找到用户的真实需求呢?
创业者在研发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从用户的强需求切入。在满足用户强需求的过程中,你还需要不断地收集用户的反馈并快速迭代。
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陷入快速迭代的陷阱之中。一些创业者强调快速迭代,但这只能在你找到方向、确定目标后才能发挥作用。在未确定方向之前,快速迭代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你去做用户调查不是为了让用户告诉你他要什么,而是验证你的假设是否有偏差,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三,专注是早期创业一个很简单且非常有效的真理,但大家却经常忽视。
每当我看到有创业公司同时开展几项业务的时候,我都会感到很纳闷。早期创业就是没钱、没人、没资源,你能将一个点做好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你的A业务投100万元能产生30万元利润,你的B业务投100万元能产生40万元利润,那你为什么还要坚持做A业务?实际上福布斯富豪榜上绝大多数富翁一辈子都只做成了一件事,如果你能集一生的精力去做好一件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第四,选择合适的合伙人非常重要。
我比较反对在网上征集合伙人,因为这样招来的人没有信任基础,产生利益冲突的可能性会较高。如果你与合伙人的关系就是这样的,那你们成功的可能性会相对降低。
如果你们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我就知道,你们谁打谁一个耳光,都不会让你们的关系闹到分崩离析的地步。作为投资人,我们很在意这个公司的合伙人氛围。我们会在私人的场合组织大家一起吃饭,然后观察合伙人之间的关系,比如筷子掉的时候谁去捡,谁给谁倒水。这些虽然是小事,但足以让我看到你们关系中一些本质的东西。
第五,成功的公司都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满足了消费者一个隐藏而简单的本质需求。
在商业社会当中,如果你解决的消费者需求足够简单就意味着这个市场足够大。2006年的刘强东还在中关村卖刻录光盘、移动硬盘,当时整个数码产品市场卖假货的风气盛行,消费者只是想买一个便宜且有保障的光盘或硬盘,但没人能够满足。而刘强东正是捕捉到消费者这个需求后,便下定决心要为消费者提供有保障的商品,正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决策却给创业早期的刘强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现在我们再来看给用户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这件事,实操起来难吗?不难。悟到这一点难吗?也不难。但做到这一点难吗?非常难。正因为下定决心坚持这样简单道理的成本太高,很多创业者都想着做一些一劳永逸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就是随了大流。
第六,创业者要用平等的心态和投资人打交道。
我们看到很多创业者初次见投资人时,都会用一种仰视的心态去看投资人,这类创业者多半成功不了。
在我看来,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关系就像是老师与学生。很多创业者在早期的时候需要投资人给指点一二,这就好比一个高中老师可能正在教一个未来要考上哈佛大学的学生,这个学生将来是肯定要超过这个高中老师的。
同样,创业者也是会不断成长蜕变的。优秀的创业者一定会成长为比投资人优秀得多的企业家,我们投资的创业者要有能力让我们产生抱未来大腿的冲动。我们也很关心他的身上是否有执着、不服输的精神。哪怕是被打倒后仍然不举手投降,心里还想着如何打回去,甚至是卖掉房子也要再来一次,这种All in的心态我们非常看重。
近来有许多创业者、投资人都呼吁要回归商业的本质,在这当中又牵扯到另一个词——“商业模式”。那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简单来说,好的商业模式就是你从客户身上获得的收入要大于获得这个客户的成本,边际收入一定是大于边际成本的。
查理·芒格老先生曾就好的商业模式作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随着油罐的增大,油罐的表面需要的钢铁将以平方增加,而油罐的容量将以立方增加。
既然大家创业都想着去赚钱,那为何还会有补贴现象发生?这不是与商业的本质相违背吗?其实并不违背。《圣经·福音》里有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社会学上的马太效应,放在互联网创业投资上则更为明显,具体表现就是赢家通吃。
从2000年到现在,每一个垂直领域里,只有成为第一名才能生存,第二名与第一名的市场份额相差甚远,更不用说第三名了。同时,行业第一名的公司在融资上也很占优势。如果你在行业里排名靠后,要想得到资本的青睐,那现有的业务数据至少要比领头羊公司好很多且领头羊公司足够差。因为只有这样的数据表现,才能说明你有潜力与执行力,有可能后来居上。正因为如此,很多公司现在才会疯狂地补贴用户,希望抢占市场的第一名。
实际上所有的生意,只有垄断才能挣大钱。创业方向的选择,应该从垄断小市场开始,不要一开始就选择大而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今有很多创业者还不太清楚融资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其实融资是帮助你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加速你形成行业垄断的利器。
如何理解现在大家所说的资本寒冬?
我是这样看的,将股权看成资产,股权投资就是一个资产与资本相匹配的过程。既然是匹配,就难免会出现资本过剩或者是资产过剩的情况。十年前,市场是钱(资本)供小于求,现在是钱(资本)供过于求。
如今的资本寒冬完全是一个经济周期的产物,属于一个正常的市场变动。就好比大家所说的公司估值,其实这并不是投资人或创业者一方就能决定的,而是由当时的市场行情所决定的。市场热的时候,估值自然可以往上升;市场遇冷的时候,估值自然就往下跌。
之前有人问我,目前的创业环境是不是变得比以往更艰难了?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我们正处在人类几千年历史上最繁荣的创业环境中。再早几年全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非常少,如果你不是哈佛的毕业生,没有相关的海外背景,你基本上是很难拿到钱的。
现在市面上有成千上万家投资机构。试想你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没有拿到钱,这很有可能说明你的项目是存在问题的,或许你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的项目。
虽然现在的创业环境变得更好了,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告诉你市场上又出现了什么新模式,哪个项目又获得了多少融资,但我个人非常不喜欢在媒体上看各种投资的新闻,尤其是不喜欢看到我投资的那些公司的新闻,因为我相信早期太过于耀眼的明星公司将更有可能沦为流星公司。
如果将做投资看成一场赌局,这就意味着你想赢钱,就必须有人要输钱。投资就是这样,你要挣别人因判断失误而输掉的钱,如果你跟别人的判断都一样,那你还怎么挣钱?
如果我做一个投资,我的同事都和我说,你这个投资决策太正确了,那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决定。一旦在一件事情上大家都达成了共识,很可能就意味着这件事情变得无利可图了。
其实无论创业者、投资人还是普通人,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需要面临一个相伴你一生的问题:如何持续性地作正确的而非容易的决定?
因为现实告诉,我们那些容易的决定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损失。
在多数情况下,要想作出正确的决策,一群日理万机的聪明人往往还比不上一个人。请记住,大议不赖众谋!对于创业者而言,你必须享受创业路上的孤单,你必须有将自己关在小屋子里独自作重大且艰难决定的勇气。(姚亚平,沸点资本合伙人,拥有10年互联网投资经验,曾先后就职于汉能投资集团、百度投资并购部及凯旋创投)
编辑:
王 玉 289360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