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LIL教学法的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研究

2016-12-27 16:58孙必胜王莉青
学理论·下 2016年11期

孙必胜+王莉青

摘 要: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逐渐被各大高校关注和重视。而在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因专业课程性质不同而存在多种双语教学模式。以江苏Z校《公共管理学》课程双语教学为例,基于CLIL教学法的运用,从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学习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对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展开分析,并从师资队伍、学生情况、学校层面,对构建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予以论证,最终形成对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构建策略的探究。

关键词:CLIL教学法;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222-0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各大高校开始关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领域,逐步将双语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我国教育部2001年第4号文件规定:“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然而,如何既能满足学生对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需求,又能实现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势必要在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纯语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本文正是基于对CLIL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以江苏Z校《公共管理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为例,探究双语课程个性化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问题。

一、CLIL教学法及其理论基础

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的简写)这一术语由芬兰Jyvaskyla大学的David Marsh提出,常被译为内容和语言融合式教学法。CLIL教学法是基于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和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理论而提出的,是“一种专门集中某一专业学科的语言教学途径”[1]。CLIL教学法主张使语言学习和其他科目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语言和内容共同作用,以某种双向有益的方式融合以提高教学经验的价值和质量。CLIL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它将孤立、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语言的形式教学(form)与内容教学(content)相结合[2]。CLIL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其目标在于捍卫学科教学的地位,同时既把语言看作一种教学媒介又当作教学过程的目标。CLIL教学法开始运用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在北欧和德国等国家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论证了用外语教授非语言类课程对学生外语能力提高的积极意义[3]。

二、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①“专业+英语”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4]。《公共管理学》专业课程作为Z校首批双语课程教改立项建设项目之一,Z校以教改项目形式来推动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实现了学生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而过去由专业主讲教师独立承担的双语教学工作,过分注重单向的专业知识灌输,忽视了对英语语言工具的合理使用,在教学效果上往往收效甚微,学生满意度不高。正是鉴于这一双语课程教学现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本课题组计划借助CLIL教学法,对《公共管理学》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进行重新建构。

(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 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双语课程个性化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Z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需要。当前学生的学习,已不再满足单纯的语言学习或单纯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只有通过较合理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专业内容和语言的有效融合,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

(三)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需求

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重要前提。教师教学观念的及时更新、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效创新,直接决定了双语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本课题项目组前期对Z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8-2012级71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如表1中数据显示,57.75%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主要因素。②在非母语授课的语言障碍下,教师一味地“独唱”往往会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阅读、使用英语原版教材的兴趣[5]。双语课程个性化合作模式的构建,正是要打破专业主讲教师“独唱”的局面,促进多元互动局面的形成。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师互动,改变过去课堂较为沉闷的学习氛围,创造一种较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变过去学生被动式的学习为主动的自觉参与式学习,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一)师资队伍

CLIL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中提到,可以是学科教师和外语教师合作教学[3]。而Z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在教学系由多个专业所组成,其中英语专业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上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英语专业《英美概况》课程教学的教师有多年的专业英语教学经验,且对英美公共行政文化和历史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若以主题授课形式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展合作式教学,这将有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从文化价值层面理解专业知识的相关内容。而课程主讲教师的英语水平已达到国家英语六级的水平和研究生学历的水平,承担双语课程的教学没有太大困难。

(二)学生情况

Z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已达到合作教学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较高要求,该专业学生在学习该门功课时的四六级通过率达到了85%以上,已具备了通过第二语言工具进行专业课程深入式学习的能力。而Z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直以来学生人数较少,适合开展小班化的个性化教学。由于人数较少,便于授课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予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且在任务分配和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便于个性化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助于实现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较高层次目标。

(三)学校政策支持和质量检验

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Z校2013年度以来积极鼓励各专业进行双语课程教改立项的申报工作。教改立项通过的项目,将会获得学校相应的经费支持和项目帮助。此外,Z校对教改立项项目的质量,实施严格的过程监督和质量检验:前期进行立项申报审核、中期进行项目检查、后期进行项目验收。在确保教学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和教学改革步骤真正落实的前提下,最终完成教学改革经验的总结,实现教学改革成果的共享。

四、基于CLIL教学法的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共识达成

为实现教师人力资源的更好开发与利用,实现知识与能力差异的互补累积效应,在《公共管理学》课程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构建前期,课程主讲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最终达成了“合作即学习,交流即发展”的共识。课程主讲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在合作兴趣上都表现出了极大兴趣,且在态度上非常积极。合作内容在进一步细化,合作职责现已明确,愿意接受各自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合作形式和内容已被合作教师共同认可和接受。

(二)合作形式

课程主讲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在共识达成的基础上,《公共管理学》双语课程的个性化合作教学模式将采取共同备课、合作授课、分项考核的形式予以具体合作,课时分配上英语教师授课16课时、课程主讲教师授课32课时。共同备课主要探讨课程内容设计、授课任务分配和前后教学环节衔接等问题。合作授课主要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予以展开,专业课程知识由课程主讲教师予以讲授,涉及专业课程知识背后的西方历史文化价值部分由英语教师讲授。分项考核主要分两块:一是课程主讲教师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习得情况予以考核;二是英语教师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课程主讲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予以考核。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之上,再进行进一步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达到应有的课程教学效果。

(三)内容设计

在开展合作授课之前,在保证专业课程知识讲授的前提下,已处理好专业主讲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授课内容的前后衔接和融合问题。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将重新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对课程知识结构予以重组,以进一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在《公共管理学》双语课程的合作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将更多采用主题模式的形式开展课程内容的教学。如在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Public Policy and Its Administration章节内容的讲授上,英语专业教师会从英美文化对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影响方面予以讲授;在Honor, Ethics, and Accountability章节内容的讲授上,英语专业教师会以西方的骑士精神为切入点,对公共行政的荣誉、伦理和责任问题展开论述。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设计,不仅能发挥专业主讲教师和英语专业教师的各自优势,而且对于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实现双语课程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四)效果追踪

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过程监督和效果追踪,才能保证双语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在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实践的过程中,专业主讲教师和英语专业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实时监测,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完成课程所有内容的教学之后,要通过课程测验、调查、访谈等形式对教学整体效果予以了解和评估,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效果和学生反馈意见,调整下一轮教学改革实践方案。学校教改立项结项并不能作为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而是要保证教改实践活动成果的延续性。

五、结语

CLIL教学法的运用,将有助于专业课程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专业主讲教师和英语专业教师将会发挥各自的教学能力优势,教师与学生之间将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局面,学生与学生之间将会更加紧密地进行互助式学习。基于CLIL教学法的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的效果到底如何,还有待于日后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检验,而在实际教学经验和反思基础之上构建的这一双语教学模式,可以作为当前多种双语教学模式中的一种,进行不断尝试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周笃宝. 双语教学与语言—内容融合学习教学法[J].比较教育研究,2004(6):28-32.

[2]骆巧丽. CLIL教学模式及其对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的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0-72.

[3]严明.高校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教育视角[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150-152,184.

[4]韩红梅.CBI理念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77.

[5]汪艳.基于PBL 和CBL 教学法提升微、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效果的探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4(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