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机制的思考

2016-12-27 16:37宿长海马文萍
学理论·下 2016年11期

宿长海+马文萍

摘 要:研究生是培养单位的一支重要的科学研究辅助力量。在招生环节中如何使研究生科学合理地分配给导师、充分发挥研究生最大科研潜力是培养单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培养单位导师的现状分析,揭示研究生导师岗位设置及研究生导师分配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单位实行导师招生资格审核机制的路径如下:设置导师招生审核科研量化指标和量化方法;通过科研量化扩展模型确定导师的招生数量;以学生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作为导师招生限定的辅助条件。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174-02

研究生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作为培养单位一支重要的科学研究辅助力量,研究生培养单位越来越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和科学研究潜力的开发。对研究生尤其是对博士研究生来讲,作为导师的主要科研助手,其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培养单位的创新产出效果,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科技创新的基础。因此,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水平高且愿意全身心投入于研究生教育的导师队伍,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2013年下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中明确提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领域前沿引导、科学研究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1]。近年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从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等各个环节都加强了研究生导师的选拔与考核,尤其是在招生环节,为了使有限的研究生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各培养单位对导师的招生资格及招生数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文件,以激励导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最终形成导师考核与研究生指导的良性循环。

一、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导师作为研究生的直接指导者,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一方面协助导师完成国家、地方与培养单位的科研任务,另一方面也在研究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导师的写作技巧、科研方法、科研思路及开阔的学术视野对研究生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在和导师的交流与沟通中,研究生还能够不断训练自己的科研思维,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只有优秀的导师才能引领学生逐步走进科学研究领域的殿堂,才能创造出更加优异的科学研究成果,也只有优秀的导师才能培养出更加卓越的学生。

截至2014年,我国830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岗导师人数总计为31.58万人[2],比2002年全国研究生导师人数增长了1.73倍[3]。随着导师队伍人数的逐渐扩大,导师队伍建设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1.导师岗位设置缺乏统一认识

在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对导师资格遴选和岗位任职条件之间关系还缺乏统一清晰的认识。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的遴选工作虽然作为一项重要的业务工作来抓,但各单位设置的遴选条件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同时与导师的岗位任职条件脱节,存在事实上的导师终身制,不利于导师队伍的长期发展和建设。

2.导师年度招生资格认定环节普遍缺失

从目前各研究单位招生制度来看,虽然培养单位尝试从总体上按学科专业建设的不同层次每年对招生计划做动态调整,但对单个导师的招生资格和招生数量的确定还普遍缺失。同时,各二级招生单位也普遍缺少导师年度招生资格审核的评价指标和量化审核标准,对招生门槛条件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明确的限定。导师招生存在事实上的“大锅饭”原则,导师资源未得到充分发挥,有限的研究生资源也未得到充分利用。

3.导师岗位管理制度薄弱,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从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已公开的规章制度看,有近一半的单位没有建立起完备的研究生导师岗位管理体系,现有导师队伍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很难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主要表现为: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制度和条件还不充足,缺少明确有效的制度规范;对导师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认识不明晰,对导师的培养缺乏有效监督与管理,事实上纵容部分导师从事过多与研究生指导无关的活动,导致其用于指导学生的时间不足;对导师指导绩效考核缺乏抓手,没有建立起全面科学的考核机制,存在指导学生多少一个样、指导水平高低一个样的现象。

二、导师招生审核量化机制设定的目标和原则

导师招生审核量化机制是研究生招生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的研究生招生改革的必然选择。审核量化机制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量化机制模型,以期培养单位能够按照导师的科研能力和培养效果科学合理地分配研究生,同时也能促使导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审核量化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首先,考核指标的设置要科学、全面,要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导师的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其次,指标的赋值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斟酌,在借鉴国内外兄弟院校的基础上,经培养单位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实行。

2.导向性原则

招生审核机制模型的设置应能引导导师向着更高层次的培养目标迈进,能够鼓励导师指导学生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真正将研究生的培养与科学引导作为导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3.兼顾性原则

导师审核量化模型的设立还应考虑到导师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应兼顾年轻导师的诉求与发展。在量化模型中还应加上适当的调节值,以避免研究生的分配过于集中在资深导师的手中。

三、建立研究生导师招生审核量化机制路径和方法

导师招生审核量化机制包括导师招生资格认定机制、招生指标分配机制以及招生资格认定辅助机制等基本规定。通过完善和强调科研成果、培养质量和科研项目来实施导师招生资格认定制和招生数量限额制。

1.设置导师招生审核科研量化指标和量化方法

建立导师长效考核机制,确保导师的科学研究水平与其研究生招生直接挂钩。研究生招生的二级单位应根据本学科发展的现有特点、导师招生队伍的现有科研状况、并结合本学科的未来发展目标制定出导师招生资格的科研量化指标和量化方法,并设定导师招生审核最低量化值。可以将学术成果、科研获奖、科研项目等指标纳入到审核量化指标中,各指标依据各自不同层次和级别赋予相应的分值。指标的选取和赋值的标准要经过培养单位学术委员会研究讨论决定,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也要兼顾学科未来的发展。审核量化公式的设置要科学合理,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根据本身的培养目标和指标特点,科学确定各指标可以赋值的级别及相应分值,并将所有可以赋值级别的指标加总形成导师的审核量化模型。将导师当年个人科研业绩依赋值标准带入审核量化模型中,可计算出单个导师当年的科研量化值。计算时还要将时间周期纳入到科研量化公示中,考虑到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周期较长,可以将博士生导师的考核指标量化周期追溯为前5年,硕士生导师的考核量化周期追溯为前3年。招生单位可在每年6月份通过计算导师考核周期内的科研量化值,并根据事先确定的最低量化标准确定导师来年的招生资格。

2.通过科研量化扩展模型确定导师的招生数量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调整,研究生招生数量和规模已不再逐年扩大,而是向着招生总量控制、培养质量提高的方向发展。随着培养单位导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也相应减少。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充分挖掘现有研究生的科研潜力,按照导师的科研水平科学合理地分配指导研究生已成为各培养单位不容回避的问题。研究生培养单位可将当年有招生资格的某一导师测算的科研量化值与全体当年有招生资格的导师科研量化值总值的比值作为系数再乘以可分配的研究生名额作为该导师的招生数,为了兼顾部分量化分值较低的导师,可以在量化模型中适当考虑加上一个基础分值作为调节变量,调节变量应小于或等于0.5,同时也为了规避量化值很高的导师招太多的学生,还应设置导师招生的上限名额数。

3.以学生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作为导师招生限定的辅助条件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可以从几个指标进行考虑:首先,作为毕业的条件之一,培养单位都会要求毕业生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所发文章还要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且对发表文章的期刊名录都有明确的限定。高质量的文章能够反映出毕业论文的学术贡献,尤其对博士生更是如此。培养单位可将发表论文的档次、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衡量的一个指标对研究生导师进行评价。其次,毕业论文的外审评价意见也能很好地反映出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尤其是匿名的外审专家意见更为客观、更具有参考价值,因此外审意见结果可作为另一项导师招生评价指标。再次,研究生毕业论文所获奖项也可作为导师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生所获评的校优秀论文、省优秀论文以及国家级优秀论文等奖项能很好地反映出作者与导师的学术贡献大小,也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导师评价指标。最后,导师在读研究生的数量及超过基本学制未毕业学生的数量也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指导教师的指导精力和培养能力,也应作为导师一个评价指标。

研究生培养单位可根据上述的几个指标拟定一个导师招生资格的辅助门槛条件,以此作为导师招生资格审核的辅助条件。

四、结论

从发表论著、科研项目及成果奖励等指标的设定及量化考核的结果来确定研究生导师的招生资格和招生数量打破了传统导师终身制的一贯模式,同时也解决了导师遴选与岗位考核的原有弊端。通过对各个指标的设定和科学赋值,不仅能激励导师的科研动力,也能促进和引导导师向着更高的科研层次发展,同时也解决了导师逐年增多与学生相对偏少的分配矛盾,使有限的研究生资源发挥更大的科学辅助作用,真正成为科研单位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Z].教研(2013)1号,2013-03-29.

[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