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十三五”时期是塑造中国未来的关键五年,到2020年能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是发展速度快慢的问题,更是决定中国能否抓住转型发展的历史窗口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现代化的问题。
中国进入转型发展的历史性窗口期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新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应对国内外严峻挑战的战略性安排。
毋庸讳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实面临着一些前所未遇的困难和挑战,诸如:劳动年龄人口绝对量下降,老龄化问题日益显现,传统产业和低附加值生产环节的产能严重过剩,粗放式发展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暴露,以创新为驱动力的新增长动力尚未形成,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诉求日益增强,等等。但与此同时,也应该客观地看到,我国的发展依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韧性。城镇化远未完成,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这意味着,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投资和消费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我国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本丰富、创新能力正在增强,有支撑未来发展的雄厚基础和良好条件。目前经济增长速度呈现的下降态势,只是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暂时现象,而且这一态势是趋缓的、可控的、可承受的。随着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不断取得进展,我国经济将在新的发展平台上实现稳定、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正是基于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复杂交织、相互影响的大背景,我们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历史性重要窗口期,如果不能在窗口期内完成发展的转型,我们就迈不过“中等收入陷阱”这道坎,现代化进程就有可能中断。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形成发展新格局
中央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对转型发展进行了周密部署。概言之,未来五年,为了推动经济转型、释放发展潜力,我们将以新的发展理念为统领,依照“十三五”规划描绘的蓝图,通过持续不断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建立新的发展方式,形成创新驱动发展、协调平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发展新格局。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形成发展新格局,需要从供给和需求这两侧采取综合措施,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历史性转折阶段,摆在面前的既有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更突出的是结构性问题。在供给与需求这对主要矛盾体中,当前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供给侧。比如,在传统的增长动力趋弱的同时,新的增长动力尚难以支撑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资源密集型特征明显,对生态环境不够友好;要素在空间上的流动还不够顺畅,制约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外经济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变化的新趋势等。因此,去年以来,中央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化的适应性,努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十三五”规划亦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大战略和主线,旨在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市场的统一性和开放性、健全经济监管体系等,促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更高效的利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给结构,为形成发展新格局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当然,这里要强调的是,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不要进行需求管理。我们还将采取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公共服务体制等措施,推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并为国内需求的增长提供强力支撑,使需求和供给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良性互动。
坚持“唯真求实 守正出新”的价值理念
当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积极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试点工作,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为直接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高端智库,我们将坚持“唯真求实、守正出新”的价值理念,扎实做好政策研究、政策解读、政策评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四位一体的工作,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及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2016”,集中反映了过去一年我们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9种(20册)著作。其中:《新兴大国的竞争力升级战略》(上、下册)和《从“数量追赶”到“质量追赶”》是中心的重大研究课题报告;《新形势下完善宏观调控理论与机制研究》《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与政策》等9部著作,是中心各研究部(所)的重点研究课题报告;还有8部著作是中心资深专家学者或青年研究人员的优秀招标研究课题报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自2010年首次面世至今,已是连续第七年出版。七年来,我们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与厚爱,也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同志的肯定和鼓励。我们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真诚欢迎各界读者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帮助我们,对这套丛书以及我们的工作不吝批评指正,使我们在建设国家高端智库、服务中央决策和工作大局、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