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训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研究这种文化现象,特别是其中的德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下面就从德育的角度,来概要梳理一下古代家训中蕴藏在理财和读书两个方面的德育思想,以及其对现代家庭建设所具有的独特借鉴意义。
一、理财重德
古代家训中关于理财的思想,至宋代大兴。宋代具有理财思想的家训著作主要有叶梦得的《石林治生家训要略》、陆九韶的《居家正本制用篇》、倪思的《经锄堂杂志》等。另外,赵鼎的《家训笔录》和司马光的《训俭示康》等也是有关理财家训的名篇。
古代儒家学说,千言万语不离“道德”两字。所以,他们在理财时亦重道德。叶梦德在《石林治生家训要略》中说:“治生非必营营逐逐,妄取于人之谓也。”不可“妄取于人”即是重德思想的流露。清人张履祥在《训子语》中说得更直白:理财“其源不可不清,其流不可不治。源则问其所自来,义乎?不义乎?流则问其所自往,称乎?抑过与不及乎?”
陆九韶的《居家正本制用篇》则论述得要系统、详明得多。此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正本”,二是“制用”。“正本”,就是理财要重“德”,以“德”正生财之道;“制用”,就是开源生财。“正本制用”合言之,即是先正身以德,然后节制财用。关于此点,陆氏言:“事有本末,知愚贤不肖者本,贫富贵贱者末也。得其本,则末随。趋其末,则本末俱废……非贤非知之人,人所鄙贱,虽纡青紫,怀金玉,其胸襟末必通晓义理。己无以自乐,而人亦莫不鄙贱之,岂非趋其末,而本末俱废?”显然,在陆氏看来,一个不讲道德的人,虽能“纡青紫”做高官,“怀金玉”当富翁,是不会得到人们肯定的;相反,趋其本,重德性而获得财富,才会为人所尊重。
上述理财思想,伦理色彩甚明,对后世影响极大。元人郑太和在《郑氏规范》中言:“佃家劳苦,不可备陈。试与会计之,所获何尝补其所费。新管当矜怜痛悯,不可纵意过求。设使尔欲既遂,他人谓何?”明人姚舜牧在《药言》中言:“凡声色货利,非礼之干,稍有玷于家声者,戒勿趋之。”
古人理财重德,取财重道,重义轻利,是显然的。问题是他们是如何达成理财重德重道重义的呢?这个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就其大要言,就是临财之际,得把人当同类看,当人看,胸有人道情怀,而不可见财眼开,把人视为异类,不顾其生死。
宋人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凡邻近利害欲得之产,宜稍增其价,不可恃其有亲有邻,及以典至卖,及无人敢买,而扼损其价。”明人庞尚鹏在《庞氏家训》中言:“如遇荒欠,慎勿刻意取盈。”这种置产业得“稍增其价”,收租得“勿刻意取盈”等思想,就是要别人有饭吃,以免流离失所,类同牲畜,就是把人当人看,就是一种人道情怀。 此类思想《郑氏规范》中说得最多,最系统,如“增拓产业,彼则出于不得已,吾则欲为子孙悠久之计。当体究果值几缗,尽数还足。不可与驵侩交谋,潜萌侵人利己之心”“交券务极分明,不可以物货逋负相准。或有欠者,后当索偿。又不可以秋税暗附他人之籍,使人倍输官府”“田租既有定额,子孙不得别增数目。所有逋租,亦不可起息,以重困里党之人”等。
《颜氏家训》是较早论述理财问题的,其《止足》篇言:人不可不知足,“二十口之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顷,堂屋才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不啻此者,以义散之;不至此者,勿非道求之。”这等“以义散之”“勿非道求之”的理财思想,直接影响了后世的理财家训。唐以后,随着封建道德思想的日益丰富、缜密,个人理财表现出的伦理倾向便更甚。所以,理财重德在古代并非偶然之事,亦不是一朝一代之事,其产生、发展也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其丰厚的沃土。此沃土就是上层统治者重视道德、提倡道德,整个社会弥漫的道德氛围。
二、读书养德
勉励子孙读书是古代家训中的重要内容。从一开始,古人便将它和道德联系在一起,使读书成为了一项极其重要的伦理活动。许多长辈殷切期盼晚辈通过读书来涵养品行,做正人君子。
在古代,入仕是读书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不少人视读书为当官发财的终极目标,如《儒林外史》中周进、范进等人“须发皆白”仍芨芨于此。不过,纵观古代家训,这类言论甚少。相反,教育子孙读书涵养德行,做好人,则很多。曾国藩认为,“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着,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在《孝友堂家训》中,以为读书求取功名是“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为端人,为正士”。
《左传》中将人生的价值分为三等:最上等是“立德”,其次是“立功”,再次是“立言”。并且说这三个品等,是“久而不废”的“不朽”事业,修德乃“三不朽”之首。如此思想,影响甚大,成为整个封建时代无数士子竞相折腰的人生终极目标。自汉以来,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儒术,儒家思想如气潜流,如水潜渗,影响整个社会。因此,“德为上品”的思想便成为整个社会道德运转的轴心,成为整个社会读书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非个别人的道德追求。这样,教子读书先养德然后入仕,做个有道德的“不朽”的读书人便很自然了。
陆九韶在所著《居家正本制用篇》中对这个问题论述得最为详明、系统、现实,他认为教子“惟教之以科举之业,志在于荐举登科,难莫难于此者。试观一乡之间,应举者几人而与荐者有几?至于及第,尤其稀罕……至于止欲通经知古今,修身为孝弟忠信之人……此有何难,而人不为耶?”在这里,陆氏的读书养德的思想甚明。
明人吴麟徵在《家诫要言》中说:“儿曹不敢望其进步,若得养祖宗元气,于乡党中立一人品,即终身学究,我亦无憾。”左宗棠在《与孝宽》一信中也说:“读书只要明理,不必望以科名……以科名为门户计,为利禄计,则并耕读本务之志而忘之,是谓不肖矣。”
在众多古人眼里,读书做人是首等之事,中举入仕是次等之事。换句话就是,读书不只是为了中举入仕,而更要通过读书来涵养德行。
三、古代家训的借鉴意义
毋庸讳言,古代家训中不可避免地夹杂着一些诸如封建迷信、轻视工商、歧视妇女等落后思想,但其理财和读书重德的思想不但在历史上曾发挥过正能量,造就出一代代品德高尚的贤人,而且在今天仍有其生命力,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平日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为人父母者,当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日常言行要得体,为孩子树立正面榜样。若父母自身品行高尚,能“以德治家”,教育孩子以德修身,以德处世,以德交友,则定会家门之内秩序井然,家门之外美誉远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讲究德行的家庭,在任何时期都是造就有灵魂之人的加工厂,是散发正能量的泉眼。持家重德,重勤重俭,不但对家庭有益,对社会同样有益。重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危害,营造一个安定、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重勤重俭,可以减少贫困,减少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使国家能快速发展。治家以德,能打造少长有序的家庭环境,使老者安享晚年、少者健康成长。借鉴之,便治家能结善果,处世能生芝兰。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日益繁盛,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也随之产生:是不计手段地疯狂敛财?还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地赚钱?这既是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个复杂的问题;既是个道德的问题,也是个现实的问题。若经商者眼里只有个“钱”字,只有个“敛”字,便会心中充塞铜臭,社会弥漫污浊;便会人性扭曲,社会发展畸形,无数个“害”字便产生了。若经商者眼里看到了“钱”的同时,又想到了“德”,则社会便会变成健康的社会,人便会变成高尚的人,无数个“好”字便产生了。由此,就会形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良好社会风气,造就一个个有商业道德的人,国家的商业发展便会风清气正,公平合理。
关于读书的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当我们批评古人读书是为了“中举”,是为了飞黄腾达时,也别忘了,我们何曾不是这样?为了孩子能考上理想大学,硬逼孩子学习者有之,考试失利打骂孩子者有之,把孩子当成学习机器者有之,不一而足。其实,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人们的发展路径多种多样。所以,逼迫孩子考好大学,做人上人,是一种“社会病”。这种“社会病”使某些人顽固地认为,只有读书考大学才是正途,才能荣宗耀祖,活出个人样来。在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腐朽思想大行其道时,尚且有不少人提倡读书应养德在先,应举在后。今天,不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与塑造孩子健全的个性吗?这样不但对其个人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同样有利。
所以,要使当今社会、广大家庭与青少年都能健康发展,我们应借鉴古人在理财、读书等方面的德育思想。因为,这不仅是以古为镜,洗刷自身尘埃的手段,也是古为今用,吸取前人有益经验的途径。
【朱明勋,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黄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