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称王”在美引轩然大波

2016-12-27 06:52萧达蓝雅歌
环球时报 2016-12-27
关键词:贺词共和党奥巴马

●本报驻美、日、德记者 萧达 蓝雅歌 青木 ●本报记者 崔杰通 ●任重 汪析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团队在该国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场风暴,他们发出的圣诞贺词被怀疑“将特朗普比作耶稣”。此时,正值特朗普与奥巴马的“权力大战”提前打响,美国俨然出现“天有二日,国有二主”的罕见政治局面。传统上,美国当选总统不置喙外交政策,但特朗普打破了禁忌,接连在一中政策、以色列问题等许多敏感点上发声,尤其是他的立场与政府完全相悖,引发外交喧嚣,使奥巴马当局疲于灭火。特朗普博得了眼球,但据称也遭遇“重挫”,明年1月20日是他的就职典礼,名流大腕却纷纷表示拒绝出席,而以往,对于总统就职典礼的入场券那些人都是打破头争着要,迄今确定出席其就职典礼的美国前总统也只有卡特一人。特朗普被视为借美国草根阶层支持而当选的总统,该国许多精英对他持排斥态度,看上去树立权威、获得爱戴对特朗普来说可能比当选总统还要艰难。

“新王”

“承诺拯救全人类的‘救世主降临人间,世界迎来新希望。正如当时东方三贤士(在耶稣基督出生后,有来自东方的贤士带着礼物,朝拜耶稣)所做的那样,今年的圣诞夜迎来庆祝新王来临这个好消息的时刻。我们希望今年庆祝圣诞节的美国民众节日愉快,家人朋友亲密无间。”25日,由特朗普白宫幕僚长普里伯斯等人撰写的贺词迅速点燃美国社交媒体,传统媒体紧随其后。前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卡西奇的策略师约翰·威弗尔迅速在推特上留言道,“尊敬的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我们并未迎来新王,你们的脑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5日说,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贺词引发社交媒体和舆论热议,一些人认为“新王”似乎指的是特朗普,另一些人认为,将特朗普和耶稣比较很荒唐。CNBC网站称,共和党之前的圣诞贺词都会被遗忘,今年却引发口水战,因为他们使用的宗教语言里有政治潜台词。一些人认为,所谓“新王”,是未来的白宫幕僚长露骨地将特朗普当选与耶稣诞生相提并论。

《华盛顿观察家报》提到,在特朗普胜选后答谢之旅的其中一站,美国福音派教士格雷厄姆当着数千民众的面说,“我认为,特朗普当选是因为上帝显灵,上帝回应了成千上万祈祷者的期待。”美国“Bustle”网站25日称,特朗普在竞选中吐露的独裁言论以及冲动表态,加上没有多少共和党大佬公开与其作对,因此将特朗普当选视作“新王诞生”,这种解读并不令人惊讶。德国《明星》周刊26日强调,特朗普在推特上公布的一张圣诞图片显示,他站在圣诞树前握着拳头,祝贺“圣诞快乐”,这紧握的拳头可能含有很多意义。

“造神运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政治学者梅斯奈尔26日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表示,共和党的圣诞贺词给人的理解是将特朗普称作“新王”。在一个民主国家,这种称呼会让很多人警惕,特朗普已经显示出对权力的渴望以及喜欢自己做主的姿态。

由于媒体上的喧嚣与争议,几小时后,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发言人斯派瑟急忙出面澄清,称贺词里的“新王”与特朗普无关。CNBC称,对共和党的澄清一些人并不买账,凸显美国极化严重,激烈的大选过后美国人的神经依然紧张。

“新王风波”闹起来之际,特朗普与奥巴马的权力大战已经打响。《纽约时报》23日说,特朗普当选以来一直与奥巴马保持着礼貌相对,但随着特朗普在以色列、核扩散等敏感问题上发表刺耳的不同政见,奥巴马为保护自己的遗产也越来越具侵略性。上周五在以色列问题上双方鸿沟扩大,奥巴马政府在安理会投了弃权票,此前一天,特朗普公开要求奥巴马投否决票。投票之后,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称,“明年1月20日之后将完全不同”。报道称,美国好像形成了两个互相竞争的政府。

NBC新闻网称,包括攻击一中政策、要美国拒绝接受中方移交南海潜航器等,特朗普置喙外交政策,打破政权交接禁忌,当选领导人此前一直遵守“一定时间内只有一位总统”的规则。德国新闻电视台26日报道说,特朗普尽管还没有宣誓就职,但已经在积极推行他的外交政策,施加政治影响力。美国处于一个奇怪的局面:似乎有了“两位总统”。休斯敦莱斯大学历史学教授布林克利对美国媒体称,某种程度上,特朗普是在阉割奥巴马政府,两人避免互相人身攻击,但在幕后他们在破坏对方,我不知道美国人民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孤立?

“将特朗普比作耶稣”的风波或许反映出特朗普团队想为当选总统树立权威的急切心情。美国《赫芬顿邮报》20日的评论称,特朗普当选总统,他将依法拥有总统应有的各种权力,但法律权威不等于政治合法性、道德权威或公民的尊重。他的性格存在缺陷,他的经济利益既广又深,任期内的某一天将被弹劾。报道还称,明年1月20日,民主党应该抵制特朗普的就职典礼。

“德国之声”报道说,美国当选总统在招揽一流人才参加其就职典礼方面遇到了麻烦,据称流行音乐天后席琳·迪翁、英国顶级音乐艺术家艾尔顿·约翰等歌坛名人均拒绝出席他的就职典礼。报道说,以前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曾有超级明星如碧昂丝、鲍勃·迪伦、艾瑞沙·弗兰克林等参加,还为观众表演节目。今年,特朗普只争取到16岁的天籁女高音伊凡可和摩门教会合唱团在其就职典礼上献唱。报道还称,近几个月因在周六夜现场饰演特朗普而备受关注的亚力克·鲍德温上周五打趣称,他愿意在就职典礼上表演——但条件是能唱AC/DC的经典歌曲“通往地狱的高速公路”。

22日,特朗普在其推特账号上发文称:“所谓的‘大牌名流都想要参加就职典礼的入场券,但看看他们为希拉里做了什么。没门。我想要人民。”台北《自由时报》称,对那些明星拒绝出席就职典礼,特朗普毫不在意,因为以大腿舞闻名的“无线电城火箭女郎”已确认出席表演。就职筹备委员会发言人鲍里斯表示,火箭女郎代表着全国各地的女性,是近百年来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文称,上一次共和党当选总统布什失去普选票后,他的就职游行遭遇巨大嘘声,甚至有人朝车队扔鸡蛋,组织者认为当明年1月20日特朗普的车队沿着宾夕法尼亚大道走向白宫时可能遭受更多看得见的非议。已有组织计划沿游行路线进行有秩序的大规模示威,当地无政府主义者乐格巴举行记者会称,他们要制造华盛顿从未有过的全城瘫痪。blastingnews网站称,届时将有10万示威者出现。

“他在担任议员的第一任期成为总统,他是一名法学教授,在经济或管理方面经验寥寥。当他进入白宫时重任在肩:将破碎的美国经济碎片粘结起来。”25日,美国《丹佛邮报》载文充满感情地赞颂现总统奥巴马,文章写道,道路从不平坦,成绩也姗姗来迟,但奥巴马总统即将任满,现在美国经济远比他接手时要好,失业率降至4.6%,为9年来最低,享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增加了2000万,整个国家已转向更清洁的能源:天然气、风能和太阳能。文章感慨“奥巴马将美国从悬崖边拉了回来,浮躁不安的选民选择了特朗普”。CNN称,进入2017年的美国将是分裂的,有人担心特朗普执政的后果,也有人心怀巨大期待,谁对谁错将很快揭晓。

警惕!

“首相对特朗普呼吁:免除债务。”26日,柬埔寨《金边邮报》以此为题刊文称,柬埔寨首相洪森上周六向特朗普喊话。他说,我再次呼吁美国重新考虑朗诺政权所借的债务,我们不要求美国为其发动的战争破坏做出赔偿,只要求美国为“恶债”负责,“希望特朗普会对此认真考虑”。报道称,上世纪70年代,柬埔寨内战期间,朗诺政权为换取面粉、棉花和大米等欠下债务,一名美国官员2010年曾表示数额为4.45亿美元。

对特朗普抱以期望的还有正与奥巴马政府吵架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不过,多数国家看上去是警惕。“印度亚洲基金”的顾问普拉迪普26日对印度《经济时报》表示,明年1月20日特朗普上台之后,他的政策将成为世界不确定性的来源。英国《金融时报》26日称,特朗普的胜利给在2017年等待时机的煽动者带来了希望,特别是几乎肯定会进入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的让·玛丽娜·勒庞。在英国退欧的基础上,勒庞一旦胜选,必将意味着欧盟的终结。荷兰大选可能也标志着该国向右转。即便在德国,寻求第四个任期的默克尔也面临着来自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挑战。特朗普放弃TPP令日本和环太平洋诸国不安,他反对墨西哥移民的言论削弱了拉美国家的货币。在波罗的海地区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面对俄罗斯势力的扩张,多国担心北约的国防保障是否可靠。

“美国将崩溃吗?”澳大利亚《新闻报》24日刊登评论文章称,由于特朗普,近几周来美国的评论家一直在炒美国即将崩溃。国际政治学者福山近日在英国久负盛名的《远景》杂志上撰文论述美国在全球舞台上的撤退将是比苏联崩溃更严重的事件。《纽约时报》上,其专栏作家克鲁格曼称2016年将以“美国跨过自己的卢比孔河”被历史铭记,将特朗普比作凯撒,宣称美国的末日已经临近。“奥巴马在全世界范围内扭转了反美情绪,但特朗普的政策可能改变这一切。”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哈蒙德24日在美国《新闻周刊》上撰文称,特朗普上台可能意味着“美国软实力的终结”,世界此前从未将“仇外、厌恶女性、悲观主义、自私”与美国联系起来,特朗普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在海外最不受欢迎的总统。

“美中关系如何将左右日本的命运。”日本拓殖大学海外事务研究所所长川上高司23日在《夕刊富士》网站“ZAKZAK”上撰文称,特朗普当政期间,日本必须阻止美中接近,否则国际关系就会陷入最坏局面。报道称,如果美俄解冻,世界纷争就基本得到解决,实现无核世界也并非只是一个梦。美国的对华政策则是模糊的,既要遏制,又要接触。今后的美中关系有两种版本。一个是美中交易成立,彼此接近,再加上俄罗斯,形成美中俄协调体制。这样的话,日本是无法参加进去的,这个版本将是日本孤立化。还有一个就是特朗普把日本和中国挂在天平上,让日中竞争。这种情况下,日美同盟虽然能够维持,但日本的防卫费和保护预算就要增加,不得不继续向美国购买武器。日本和中国就会被迫进行军扩竞争。这是特朗普政权喜欢的版本。因此,日本必须阻止美国接近中国,2017年对日本来说是严峻的一年。▲

猜你喜欢
贺词共和党奥巴马
刊物贺词
《校长》创刊十周年贺词
共和党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
奥巴马“舞剑”
贺词
奥巴马来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