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

2016-12-27 05:28:27陈伟真陈炎丽
关键词:品管圈输液导管

陈伟真,陈炎丽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内科,广东 广州 510080)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

陈伟真,陈炎丽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内科,广东 广州 51008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老年患者PICC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选取主题,选取最高分做为这次QC的题目“降低老年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活动课题;进行现状调查;设立目标;从人、物、法、环四个方面查找原因,经过逐一的要因论证,确定主要原因,提出并落实有效的对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6个月后,老年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静脉输液理论考核与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为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静脉输液护理服务,减少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水平,保证输液安全,降低老年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品管圈;老年患者;PICC并发症

PICC导管已经在广泛运用在老年患者长期输液治疗中,PICC置管的好处不仅可以减少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心理压力,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PICC导管存在留置时间长的缺点,但是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差,合并多种疾病,抵抗力低下,皮肤适应性差、营养不良,过敏体质,皮肤松弛,凝血机制功能低等特殊原因。置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品管圈(quality cireles,QC)简称QC小组,由工作性质相同的人员自愿组成,从事不同岗位工作的员工,围绕单位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降低消耗、改进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以降低老年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专业水平,保证输液安全确立了“降低老年患者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在我科进行PICC置管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5岁,平均年龄76岁,大多数患者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胃癌合并消化道出血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2例,白血病4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16例、慢性呼吸衰竭10例,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0例。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

我科于2015年11月以自主自愿的原则成立QC小组,小组成员10名,年龄26~49岁。文化程度:大专3名,本科7名;职称:护士1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3名。QC小组圈长由1名综合素质较强的组员担任,推进整个QC计划情况落实;设置1名记录员进行资料整理及校对。通过相互的学习,运用科学的思考方法及改善技巧,解决问题,提高绩效。

1.2.2 主题选定

通过QC小组成员讨论,提出护理工作中存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可行性、重要性、迫切性,采取头脑风暴法大家讨论评分,选取最高分确定了“降低老年患者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做为本次活动主题,首先拟定活动计划书、设计调查问卷表后进行现状分析,再根据调查数据设定目标值。

1.2.3 活动步骤

1.2.3.1 现状调查:调查(1)通过回顾性调查我科2014年6月~2015年11月老年患者PICC置管发生并发症26例,主要有并发症包括穿刺口渗血8例,穿刺部位感染3例,过敏性皮炎5例,导管堵塞3例,导管脱出4例,肢体单纯性肿胀3例。调查(2)通过护士理论考核平均分为76.38,技能考核平均分为72.76。

1.2.3.2 原因分析:通过因果图(又称鱼骨图)从人(护士、病人)、物、法、环4个方面分析,发现导致老年患者PICC置管容易发生并发症的多种因素,并对此进行要因论证,最终确定以下4个主要因素。见图1。

图1 因果图

护士操作、维护、无菌技术操作欠规范(1)没有规范的PICC导管维护标准流程图、管理手册;(2)没有规范的PICC导管培训课程;(3)缺少专业的PICC维护护士;(4)操作者责任心不强,无菌操作不够严格;(5)年轻护士多,操作技能不够熟练。

患者自身因素(1)科室多数为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营养差、抵抗力低,容易引起感染;(2)老年患者多为卧床病人,活动少,增加并发症的发生;(3)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松弛导致穿刺困难,反复穿刺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4)个别患者情绪激动、烦躁,固定难导管容易脱落。

1.2.3.3 宣教不到位(1)护理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缺乏;(2)科室没有相关的宣教手册;(3)培训不足;(4)对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不足。

重视不够(1)大龄患者存在各项功能的减退,自我控制能力不够,依从性差并且大多数患者对药物外渗的危险和后果并不了解,缺乏对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2)医护人员对PICC导管维护的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3)维护未纳入持续质量考核的管理中。

1.2.3.4 设定目标:采用目标值论证结果:老年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外渗发生率<2.54%。

1.3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采用SPSS 3.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见表1。

表1 QC前后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 论

在临床中应用中PICC导管因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使用安全及并发症少,越来越普遍及备受患者的认同。我科在需要长期或间断静脉输液或需要静脉输入高渗性、刺激性药物的老年患者中运用PICC置管取到了较好的效果。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容易引起感染;再加上皮肤弹性差,并同时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所以老年患者PICC维护比较困难,应严格做好每个维护环节使老年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PICC置管时间,使病人的安全得到保障,减少了病人医疗费用,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通过开展QC活动,无论护士及患者,还是家属都对静脉输液护理的安全意识得到加强;全体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得到提升,同时还提高了护士静脉输液理论及技能水平,有效的降低了老年患者外周静脉外渗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 寇京莉,赵晓维,韩斌如,等.预防老年患者PICC并发症的循证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6,21(10):53-54.

[2] 徐旭娟,姜 红,黄学芳,等.PICC置管术患者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375-1376.

[3] 杨秋芬,胡艳萍,赵 英,等.弹力绷带对PICC置管致渗血的预防[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404-1405.

[4] 岳志瑛,李俊英,余春华,等.肿瘤患者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致过敏性皮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1267-1269.

[5] 宋建英.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0):389.

[6] 李 燕,袁 玲.三种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0,25(12):52-53.

[7] 韩兴平,周 平,陈卓园园.PICC技术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680-68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6.08.026.02

猜你喜欢
品管圈输液导管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40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颈枕输液袋
中学科技(2015年11期)2015-11-25 05:09:33
品管圈“转”起来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
品管圈的魅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