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锐 / 天津市河北区绿化三所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探讨
杨锐 / 天津市河北区绿化三所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迫切程度的增加,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植物配置作为影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已成为了现阶段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设计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将基于笔者工作实践,重点围绕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展开探讨,以期为提升我我国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水平贡献自己绵薄之力。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意义;原则;策略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需要突出园林设计的生态特征,在设计中应遵循减少使用建筑材料的原则,以植物配置为主要方法搭配园林景观,最大程度保持景观的生态特征,因此植物的配置对园林的生态设计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个方面:
第一,对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可以满足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对空间构造材料需要,通过不同植物搭配实现园林景观的整体构图生态化,减少常规建筑材料使用率,提高园林生态水平。
第二,在生态园林空间构造中大量使用植物配置能够涵养园林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实现园林设计的生态意义
第三,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进行植物配置能够优化园林生态系统,有效利用植物自身生长季节周期变化,使园林景观随季节更替表现出动态变化,极大地展现园林景观中的植被多样性,体现园林生态设计的特点,第四,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提高不同种类植物间的交互性,通过充分利用不同植物自身生长特性进行植物配置有机组合,能够完善园林植被生态系统,有效减少有害化学制剂的使用量,提高园林的整体绿色生态环境,最大程度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
1.协调、统一原则。
由于植物品种不同,其颜色、形态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合理搭配植物线条、形态以及颜色,既要和谐统一,又要生动活泼,避免变化过多使得整体园林杂乱无章,同时也避免过于单调而使得整体园林呆板,应当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以全面展示园林结构的多样性。
2.均衡原则。
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不同植物的姿态相差甚远,而植物枝叶发育情况与生态态势不同,给人们的感觉也各不相同,如有的植物颜色较浅、体积较小、枝叶稀疏,则会给人一种单间轻盈的感觉,反之则会给人一种深沉、厚重感。所以这就要求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遵循均衡原则,正确掌握各类植物的姿态、属性,结合人们对于植物配置美的需求,并采用预见性的眼光来配置植物群落季节性景观与动态变化景观,以保证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稳定性与观赏性。
3.生态性原则。
植物种类不同,其生态作用也各不相同,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当将植物的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考虑,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在充分利用植物资源的同时,也要避免植物物种间的竞争,从而构建起一个生态功能完善、结构科学、相对稳定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系统。
1.以季节性为参考配置植物种类。
不同植物种类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季节性特征,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的感受到植物四季更替的变化,还应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设计中以季节性为参考,遵循“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原则来合理配置植物种类,让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四季都具有特殊的景致,避免园林植物过于雷同、单调的情况出现。首先,应全面挖掘植物季节性变化的特征,合理配置各类植物,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观赏效果。如,在选择树种时,可以合理搭配早春开花的丁香、桃花、迎春,晚春开花的玫瑰、蔷薇,夏季开花的紫薇、木槿、秋天观果的山体红、海棠,观叶的银杏、枫叶以及冬季的龙柏、油松等,通过合理运用各类植物季节性变化的特征,来构建起一个春天开花不同时,夏季郁葱不单调的园林景观,让整体园林植物配置效果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自然特征。此外,还应将地方气候环境的变化考虑在内。因为随着季节变化,阳光照射时间与强度也会随之变化,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当将常绿植物比例控制在30%左右,且合理搭配灌木、乔木、草坪、落叶树等,避免园林景观过于单调。
2.合理配置观花植物与观叶植物。
在城市生态型园林设计中,应当合理配置观花植物与观叶植物,通过将淡雅的绿叶与鲜艳的花朵相搭配,能够延长人们的观赏时间,更好的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让人们能够在欣赏美丽鲜花的同时,也能观赏到淡雅的绿叶。如,在进行花木配置时,可选择对比度较强、颜色鲜艳的植物,如红枫、红叶李等紫红叶色的植物,以及到秋天会变黄叶的银杏、变红叶的槭树类等,这些植物都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不但有效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而且还能有效延长观赏期。此外,梧桐、柳树、香樟、草皮等四季常绿的植物也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可选择一些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植物来配合,以提高景观观赏性。
3.重视园林植物层次化配置。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当重视园林植物层次化的配置,通过色彩搭配、植物分层配置等方式来提高园林景观的层次性,避免出现景观单调的现象。如,可多层设置灌木、乔木、地被、花卉等植物;分层配置不同花期、花色的植物,以增加植物景观的色彩,延长园林景观的观赏期。此外,前景树应低于背景树,且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以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为最佳。或是将具有较大色度与色调差异的前景植物与背景植物相配合,以加强衬托。
4.突出本地特色。
由于每座城市的规模、发展、自然资源以及文化底蕴都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时,应当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特点,因地制度,突出地方特色。因此,应尽可能选用本土植物进行造景。因为本土植物在当地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物种进化与自然选择,能够高度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在植物配置中选择本土植物造景还能够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降低园林景观维护与管理的成本。此外,采用乡土植物配置能够形成当地特有的园林景观与植物群落,有利于乡土文化特色园林景观的形成。
综上所述,鉴于做好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广大设计单位应采取较为有效的策略将此项工作做好。为此,上文在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基础上探究出了一些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策略,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1]李爽.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15):129-129.
[2]王颖.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10).
[3]杨戈.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J].房地产导刊:中, 2015(1):348-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