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
许宪春
贾 康
周文重
田雪原
黄征学
刘学敏
·智 库 信 息·
关于办好智库期刊的研讨
——暨《全球化》创刊五周年笔会
寄语《全球化》杂志创刊五周年
路甬祥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五年多来,《全球化》杂志坚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升级增效,促进绿色、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发表了许多有见解、有论据的好文章,为中央和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也为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提供了有益的指引,发挥了平台型智库的重要作用。
作为刊物的忠实读者,我从许多文章中获得启迪,受益匪浅。祝《全球化》杂志在未来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我与《全球化》杂志
许宪春
我与《全球化》有着很深的感情。首先,我是《全球化》的忠实读者。读《全球化》的稿子,我仿佛在倾听政治家们的治国理政经验,在品尝学界和政界优秀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成果大餐,是一种精神上和知识上的享受。其次,我也是《全球化》的作者。每当我研究经济问题有所感悟,探讨经济现象有所收获时,我都会整理成篇,寄给编辑部。承蒙编辑厚爱,五年来,我有多篇文章在《全球化》杂志上与广大读者见面。再次,我还是《全球化》专家委员会的一员,偶尔给编辑部提点小小的建议。凭心而论,我的第一个角色尚且勤勉,第二个角色也算合格,第三个角色则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为全国最大的智库之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杂志,《全球化》既顺应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潮流,又紧扣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脉搏,集理论性和应用性、学术性和实践性于一身,具有鲜明的特色。五年来,《全球化》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学术论文、策论和评论等,让广大读者获益良多。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全球化》已成为学术刊物界的知名品牌。
2012年以来,全球贸易持续低迷,加上近期英国“退欧”、欧洲难民潮等助推了部分国家的排外情绪,这些现象似乎在暗示全球化可能逆转,少数学者甚至提出了“去全球化”的概念。近来世界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的风险增加,根源是原有的增长动能在快速衰减,孕育成长中的新动能尚不足以弥补原有动能的缺失。经济增长速度与贸易保护冲动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全球贸易的低迷乃至停滞就不足为怪了。但是,全球化的降温甚至部分停滞,只不过是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新经济浪潮正在冲击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众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全球化正是新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相信新经济,就一定相信全球化。正如朱民在其卸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时的演讲所言,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因为人类对价廉质优产品的需求不会改变,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也不可逆转。也因为此,我对《全球化》杂志的进一步发展就更有信心。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如何办好智库期刊
贾 康
我国著名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经中心”)的智库期刊《全球化》出刊五周年了,值得祝贺!作为刊物的读者和作者之一,在向国经中心和《全球化》杂志团队致以敬意与谢忱的同时,也愿借此机会简要讨论一下办好智库刊物的若干要点。
智库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勿需多言。近年国家各类智库的建设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进入一个新阶段,党和政府及各界对智库寄予厚望,而智库刊物应是发挥智库应有作用的配套要素之一。为办好智库刊物,不同的智库基于各不相同的定位、特点、偏好和技术路线,自会有不同的个性化努力,但我从“结果导向”看,认为至少可以归结出如下四个方面的共性追求,作为办好智库刊物的目标或要领。
第一,及时、充分体现智库的研究成果。智库支持科学决策、政策优化和服务社会特定主体满足智力支持需求的作用,一定要体现在其力求高水平、有份量、理论联系实际而具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上(当然不同类型的成果可以在理论、政策、解决方案等等方面各有侧重或聚焦)。这些成果作为产出形成特定的“智力供给”,除有特定保密要求的之外,是需要通过智库刊物来作出尽量及时、充分反映的。这种反映,一方面有益公众,另一方面也是树立智库品牌、形成社会影响力的客观需要。
第二,促进各种研究意向、思路和意见建议的交流。智库的建设、进步和学术与实务研究的发展之道,离不开必要的交流、启发和争鸣,智库刊物理应成为开展和促进这种有益交流的园地和载体。各种研究选题的意向、大思路的凝炼、以及相关动态、意见、建议的交流,一些重要课题研讨中不同观点的争鸣,都可能成为推进科研与实务的有价值的信息、营养或启迪。当然,刊物上组织、促进这种有益交流的方式,也自可以多样化(专栏、动态与消息发布、征稿等等)。
第三,引领各方对重要研究方向或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关注与开掘。智库的一个重要存在价值,就是对于重大研究选题的敏感把握、引领推动和深化开掘。智库刊物配合这项智库功能的发挥,也应体现在刊物内容适当的前瞻性和“见事快”,进而引导深化认识的积极努力。我国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发展进入引领新常态,而又要经历“全面小康”,继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在全球化时代新技术革命和创新发展的世界大潮中,挑战和机遇都是历史性的和具有战略属性的,对于前瞻性、战略层面研究方向和重大选题的把握与引领、推动,也迫切需要智库刊物助一臂之力。
第四,培育现代社会的人文、学术环境与理性氛围。智库特别需要有其情怀与品位,而且应当对社会环境与氛围产生影响力、幅射力。智库刊物作为公开学术媒体,客观上会产生、主观上应追求依托于智库成果和活动,对于社会人文、学术环境产生良性化培育和塑造的作用。中国经济社会转轨中的混沌、浮躁、非理性特点,近年有所凸显,智库刊物理应对此作出一些对冲与矫正——这当然需有宏愿、耐心和潜移默化之功力,追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境界。
(作者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为更具包容性的新型全球化鼓与呼——写在《全球化》五周年之际
周文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管、主办的《全球化》期刊创刊五周年。应编辑部之约,谨以此文表示祝贺,并谈一谈我对全球化的一些思考。
如果没有记错,这是国内唯一以《全球化》为刊名的学术期刊。在研究全球化的同类刊物、杂志、学报中,就学术水平和国际声望而言,当无出其右者。一家期刊,仅仅五年的时间,就有如此成就,可羡、可贺。
人、内容、观点,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翻开这本期刊的首页,其顾问、专家、编辑阵容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既有国际、国内一流的经济学家如吴敬琏、厉以宁、Jeffrey Sachs、John Thornton、林毅夫、刘遵义,更有遐迩闻名的政治家、决策者,如基辛格、唐家璇、董建华。我认为,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是需要着眼和服务于经济现实的。《全球化》的领航团队,能够把官方和学界两大视角融入《全球化》,成就了它迥异于一般学术期刊的独特性。
这本期刊的总顾问曾培炎先生长期在一线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他亲眼见证的中国经济腾飞,既有中国人锐志改革的内因,也有全球化带来的、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和时间窗口。他对全球化的认识和深刻理解,是从指导经济的实践中得来的。我想,这也是《全球化》这本学术期刊很“接地气”、很具有实践指导力的原因之一吧。
全球化从第一天起,争议、质疑、抗议和反对就如影随行。所有的事物皆有两面,何况是全球化这样一种规模、力度、影响力皆史无前例的大事件和大趋势,当以平常心待之。正常范围内的争论,还有助于我们正视全球化不足的一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推动全球化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全球化》杂志这五年正是这样做的。增信释疑、凝聚共识、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等方面颇多建树。
2008年次贷危机是一个转折点。这八年来,全球经济始终未能恢复元气。信心脆弱、缺少具有带动作用的增长点,下行压力总是挥之不去。在这样的经济氛围下,收入不均、贫富分化等社会不公现象容易突显,失业和边缘化的弱势人群需要情绪发泄,选举政治下的政党和政客也看到了机会。排外、民族情绪、保护主义等越发地大声和“理直气壮”,全球化成为部分选民的出气筒和某些政客眼中的软靶子与替罪羊。
全球化面临的新挑战,赋予了《全球化》以更加迫切的使命,要为全球化明是非、正视听,为更具包容性、惠及更多人的全球化鼓与呼。
有哪些“是非”要明、“视听”要正呢?
全球化起于贸易,快速发展于投资,进而扩大到人的自由流动,范围由窄而宽;从降低关税到关税为零,从正面清单到负面清单,从单一市场到货币联盟,水平由低渐高。推动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不是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市场的内生需求,是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有意思的是,时下反对全球化最为高调的声音和最为高调的事件,恰恰发生在最为推崇市场力量、最早大力推动全球化的美国、英国。当年的推崇、时下的反对,主观的成分似乎多了一些。不尊重市场、不尊重客观,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也改变不了全球化的客观趋势。
需要看到,民粹不等同于民意。政客利用民粹一时得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选民在全球化问题上受到了误导。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墨西哥,是市场的选择,流失的是低端和低技能的就业机会。美国需要做的,是在教育、培训、人力资本上多下功夫,创造高端、高技能的就业机会,而不是走回头路,用关税墙和保护主义措施将低端的就业机会“截留”在美国。已故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这样明确地告诉奥巴马,“这些工作回不来了”。
利用民粹的政客希望遮住民众的眼睛。《全球化》这本期刊的任务,就是要让民众“不为浮云遮望眼”,能够看到真实、全面的全球化。
一般认为,英国脱欧是全球化受挫的表现。可能未必如此。全民公投产生如此结果,部分是由于选民对政治的冷漠,不去投票;部分是由于选民对全球化的误解和投票的随意。等到公决结果出来、脱欧成为事实,许多人才开始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并萌生悔意。像脱欧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决定,没有让选民充分了解利弊就贸然诉诸公投,是不是太草率了一些?
在全球化诸多模式中,欧盟应该是范围最广、水平最高的。英国脱离了这一模式,并不意味着英国要回归去全球化的“光荣孤立”。脱欧阵营的说辞之一,恰恰认为英国可以不受欧盟的羁绊,甩开膀子与其他经济体和地区大搞自由贸易。可以预期,脱欧后的英国会更加积极地发展与亚洲、非洲、澳大利亚等经济体的贸易与投资。墙内损失墙外补,从这个意义上讲,脱欧也不能算是全球化的受挫。
全球化是人类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化、大趋势。在这种变化中,必然有人受益、有人受损,受益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对全球化的质疑或反对,基本来源于两类:利益受损者和受益程度相对较低者。当然,也有非经济因素的反对之声,比如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等。
但总体上看,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福祉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第一位的。看看有多少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摆脱贫困就是力证,更遑论他们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长足进步。发达经济体更是从中受益。且不论全球化为其开拓的广阔的全球市场,如果没有中国、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物美价廉的产品,何来发达经济体长期受用的低通胀环境?不能因为全球化的不足,就否定全球化。正如不能因为改革损害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就否定改革一样。
全球化有它的先天不足。由于没有一个全球性的单一市场,商品、服务、资金、人员必须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跨境流动。主权国家之间进行的这种全球化,缺少有效的、全球性的政策沟通,也缺少有效的、全球性的公共产品。这是制约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两大短板。如果是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这两点都不是问题。但对于碎片化、相对割裂的全球市场来说,就成了大问题。
政策沟通方面,已经有了不少努力,比如各种双边、诸边、多边的自贸安排。再比如危机后作用突显的G20。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也把政策沟通放在“五通”的首位。
公共产品的提供则更为匮乏。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有“后劲”的保证,基础设施需要大力、持续投入,但谁来为全球性的基础设施投入呢?
这些正是全球化下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与往日不同的新思路。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把道路联通作为五通之一,显示了对跨境基础设施等全球性公共产品的重视。由57个国家共同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开始了首批项目运作。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
总之,全球化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未来的重大课题。作为这方面首屈一指的学术期刊,《全球化》任重道远。五周年才是开始,预祝你们在探索更具包容性的新型全球化道路方面再续新篇。
(作者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小禾才露尖尖角——祝贺《全球化》杂志创刊五周年
田雪原
在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迎来《全球化》杂志创刊五周年的喜庆日子,谨致衷心的祝贺!五年时间不算很长,但是贵刊已出版60多期、发表文章六七百篇,作用和影响与日俱增地显现出来。如把这些文章整合起来观察,可应着苏轼在《题西林壁》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两句。在国际经济、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权威观点,以及智库信息、国际统计数据等专题栏目下,推出许多“成岭”“成峰”之作,“横看成岭侧成峰”已经初具规模。这些精品力作,特别是围绕经济体制改革推出的实证研究新作,赢得业内外各界人士的普遍点赞。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五年取得的成绩可歌可贺。更可歌可贺的是,《全球化》杂志刚刚露出头角便吸引一批作者、读者立于枝头之上,表现出对第二个、第三个五年抱有信心、充满期待。总结《全球化》五年“成峰”“成岭”之作、之道,不断开拓进取、砥砺前行,无疑需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当前经济转方式、调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诸多改革难点、热点问题,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同时笔者希望,引导多刊发一点儿适当向“全球化”倾斜的文章,逐渐形成与《全球化》刊名实至名归的特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繁荣发展经济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把握世界经济脉搏 洞察国内宏观走势——《全球化》创刊五周年笔谈
黄征学
夏木阴阴,雨荷田田,在蝉鸣蛙噪的息动声中,《全球化》即将迎来创刊五周年华诞,值此,我表示诚挚的祝贺!
《全球化》是集学术研究、政策应用于一体,以国际经济、宏观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类智库期刊。创刊以来,《全球化》秉承“同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的核心理念,本着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原则,着力打造“全球经济思想库”,注重研究国际国内战略问题,服务国家重大决策,不仅为读者打开了深入了解世界经济的便捷之门,同时也对国内宏观经济走势的研判、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和企业国际化经营提出了创造性意见。
当前,全球经济复杂多变,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全球贸易放缓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新难题,各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就业难等问题依然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日益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掌握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洞察世界经济走势,借鉴外国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新理论、新经验和新成就,“洋为中用”,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展涉外经济活动、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提供决策咨询与智力支持。《全球化》杂志在过去五年里科学分析世界经济形势,致力于探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聚焦热点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希望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提高刊物的学术理论水平,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为经济教育、科研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在此,衷心希望贵刊继续发扬自己的长处,兼容并蓄,开拓创新,紧紧把握世界经济脉搏,提高经济形势分析研判能力,力争办成具有全球视野,服务宏观决策,成为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从事国际经济研究、把握中国经济动向的重要智库刊物。
(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智库”解——为《全球化》五周年而作
刘学敏
近来,“智库”无疑是一个热词。然而,对于“智库”,人们的认识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现在,国内许多机构都以“智库”的面目出现。一时之间,中国似乎成为世界上最盛产“智库”的国家。对于“智库”,我的理解是:
国家的“智库”首先不应该受到任何利益集团的驱使,这是它得出客观、科学结论的前提和保障。唯有如此,“智库”才能独立思考,才能为决策者提供最佳的理论、方法、策略和思想,给决策者以各种备选方案。“智库”的价值就在于,其研究结果可能与决策者当下的思想不一致甚至相反,但它却可以给决策者以警示。一旦“智库”受到某个利益集团的左右,或者代表某个集团的利益,其为决策者提供的方案就可能失之偏颇。当今世界知识“爆炸”,在知识以指数化惊人速度增长的背景下,即使是最聪颖的决策者也无法掌握完全的现代知识,“全能”的领导人是没有的。“智库”的功能不在于为某项政策唱赞歌,不是对于领导人某个观点进行诠释,也绝不是所谓的“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
其次,在组织形式上,“智库”可以是一个有“边界”的组织,如大学或各种研究机构,也可以是以某一杂志或某个学会等为中心,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和参加的“柔性”组织。从广义来看,大学还关注学科建设和发展,探求和发现规律,有些杂志更关注学理化的研究,引领科学的走向,这些当然是国家“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本义上看,“智库”就是直接为国家决策服务,它在多个领域如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社会、文化、资源环境以及科学领域等为国家决策提供各种改革或决策方案建议。从过去的五年看,《全球化》杂志发表了大量关于经济、社会、国际关系以及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杂志这种“介质”把关心国家发展的学者“柔性”地联系在一起,使学者们在展示自己科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使自身成为国家的重要“智库”之一。
再次,“智库”可能关注的是“冷门”领域或问题。也就是说,“智库”所关心的是目前决策者或许还没有关注到的问题,或者关心的是某项政策的远期效应(如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因而“智库”之于国家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功能。时下,一些所谓的“智库”,当中央提出某个理论、政策或关注某个问题时,往往“一窝蜂”跟进。这种研究虽然是在国家确定某种战略后,阐释它的意义,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发现问题,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往往是去诠释这些政策;更重要的是,当大家都关注某些方面问题的时候,就有可能忽略某些潜在的问题,而当这些问题浮上水面时,国家会措手不及。古人云,“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智库”的作用在于“事先”而不是“事后”,它能使决策者在决策中防患于未然。
最后,“智库”要发挥作用,还必须在“智库”与决策者之间搭建一个上下畅通的桥梁,确立一个“智库”与决策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使“智库”之“智”能够顺畅地抵达决策者手中。最可怕的是这样一种情形:当“智库”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与决策者的思路一致时,则可能送达到决策者手中,用以“证明”决策者的正确;但是,当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与决策者的思路不一致,或者是对决策的“反证”,则这个研究结果和政策建议或许就根本不能送达到决策者手中,决策者根本就不可能看到,当然也就无所谓对于政策的影响了。在某些时候,甚至连“反证”都不可能出现,使“智库”形同虚设。因此,当某一决策失误时,没有应对,不能很好地纠错,使实践中的决策如同物理学中的“单摆”一样,忽左忽右,波幅过大,常常造成重大决策失误。
当然,“智库”必须要具有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情怀。“智库”以科学研究成果贡献治国理政智慧,其使命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它关心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智库”的社会价值。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