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仲文
由于现代产品设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企业或设计组织需要以跨部门和专业的团队形式来完成产品设计开发项目。团队协作已经成为产品设计开发的主要组织形式,设计团队的协调管理对设计项目成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具体设计团队管理的分析,并结合设计项目管理理论,其对改进设计项目团队协调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前言
团队管理理论应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良好的项目团队特别重视承担项目个体和项目管理等软因素,从而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工作绩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设计项目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同时设计团队管理也不断更新与完善。中国企业在团队理论改制过程中正在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及其价值观念,发扬“和与礼”的文化理念,通过人才的汇聚并发挥每个个体的能力,拥有优秀的领导人才和共同的前进目标,使设计项目高绩效完成。
设计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1.设计团队的特点
当今设计项目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设计项目必须由多功能的团队成员共同参与,才能最大化地取得成功,但实际工作中只要存在团队的工作方式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与冲突。为了有效地解决工作中的负面影响,需要对设计项目团队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Stephen P Robbins博士1994在其著作《管理学》中指出,工作团队是种为了实现某
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由于团队成员来自不同背景以及不同经历组成,看问题的广度比个人或单一职能的群体要大,团队运作可以提高工作绩效。以团队方式展开工作,成员之间相互之间的帮助和支持以及相互鼓舞,并在多变的环境中可以进行快速的组合、配置、重新定位和解散。团队协作是决定新产品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若干项权威机构所做的关于新产品开发项目成功因素的调研表明,有效的跨功能团队对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2.设计团队的运作特征
项目团队是指为了达到某确定目标,由分工与合作的形式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构成的人群。
在设计团队中,既要重视团队的作用,同时也要重视个人的作用,因此,项目经理需要为团队成员创造个有利于发挥团队创造力的环境。工作空间距离大于100码会影响团队的协作性,并且核心成员不宜超过8人,最理想化的成员人数为5到7人。设计项目团队成员在充分地融入团队之后,团队才能开始有效地开展项目管理工作。设计项目团队需要经历以下五个阶段:(1)项目团队的形成阶段(即项目团队的初创和组建阶段);(2)合理处理磨合阶段(团队从组建到规范阶段的过渡过程),团队成员之间、成员与内外环境之间、团队与所在组织与上级与客户之间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磨合;(3)团队成员之间、团队与项目经理之间的规范阶段;(4)项目团队成员表现阶段,积极完成工作和表现自身才能;(5)团队处于休整阶段(包括休止与整顿),休止指任务即将结束时团队成员对未来工作进行考虑,整顿是指团队的原工作任务结束后进行归纳总结,准备接受新的任务。
3.设计团队的项目经理特征
为了提供设计团队成员一个和谐工作环境,必须配有一个出色的负责人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实现项目目标。项目经理是决定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人物,由此,其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领导才能。其需要考虑如何保障设计项目目标的实现,确保设计团队里的整体成员和个人的工作效率所需的
切。Norris认为设计项目经理的职能是对人、过程(项目的执行过程)和产品(项目的产出物,包括质量]的管理。
在设计团队项目执行的过程中,组员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冲突的原因包活工作性和非工作性冲突两种类型。工作性冲突表现在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因设计观念的不同所引起的冲突,非工作性冲突表现在因成员不同的政治观念、信仰、爱好和生活特性等而起的矛盾。项目经理处理冲突时最好方法就是协商(权益、权利和权力为基准),寻找能协调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法,确立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客观标准,并把项目利益放在第一位。
4.高绩效团队模型
高绩效团队应该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并为完成了某个具有挑战性的意义任务而感到自豪和快乐。高绩效团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在项目团队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交流、互相尊重,而不是相互推卸责任、相互指责,并且每个团队成员可以通过交流和合作完成项目,而不是以命令的形式完成任务。团队中有明确的工作规范和合理的工作流程,以面对项目中的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如需求变化、技术瓶颈、人员异动、同行竞争等原因会影响工作进度)。高效率团队工作流程的原则是追求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
总结
企业或设计组织的发展需要设计团队的形式,项目团队的高效运行需要整合各种资源以及正确管理模式。在设计团队项目执行的过程中,组员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所以需要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由于管理者的正确领导和团队人才的相互合作,工作绩效高的团队可以应对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同时项目团队的发展趋势朝着虚拟模式的方向,实现跨文化、跨地域的团队项目管理,可以整合不同区域和领域的人才。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