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澜
摘要:现今越来越多的城区学校有专业心理老师或经过培训的兼职心理老师。但是,乡镇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却遭到忽视,工作开展大多一片空白。我国各地区乡镇学校教育资金的分配不合理,心理人才更是紧缺,致使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有较多条件限制,但这绝不能成为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理由。乡镇连接着城市和农村,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区域。只有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才能更好促进乡镇学校学生发展。针对上述情况,本次研究提出了关于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199-01
一、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面临的特殊问题
目前我国乡镇学校学生个体差异性大,情况复杂。纵向来看,乡镇学校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进步不大。横向来看,与城区相比发展落后、普遍性差、认可度低。
(一)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
从大部分乡镇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对有限的资源做分配时往往重城区,轻乡镇,使得乡镇学校所获的教育资源比例小。学校教育资金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分配。此外,受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错误的认识。子女出现身体健康问题,家长能及时带其去医院治疗,然而子女出现情绪、行为或适应不良等方面的问题时,家长却不知道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进行关怀。反而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是相当模糊。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一些乡镇学校配备的心理老师是由体育老师、思想老师等兼任的。由于专业性的欠缺,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不够,不能认清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其他课程的关系,常会出现将其与德育混淆的现象。把学生心理问题当做思想问题,以心灵关怀的名义对学生进行说教,施加思想压力。这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也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心理课就是政治课,心理老师就是政治老师。必定对学生关注自我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无心理老师或心理老师不合格,即使相关心理硬件配置再好,也从根本上阻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差,加大学校的教育压力
与城区学生家庭教育相比,乡镇学校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长缺少关注。用陈旧、落后的传统教育方法来管教子女,是无法触动子女的。溺爱、粗暴、放任、矛盾、奢望型家庭教养方式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违法犯罪心理。家庭教育质量差,对子女的身心发展会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增加了乡镇学校的教育压力,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增添了障碍。
(四)留守儿童问题多,贫困学生压力大
目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重视,学者们开始从各个角度展开研究,文献资料丰富,在此就不再多述。乡镇学校拥有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存在着诸多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多的落在学校身上。家庭经济状况为贫困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中等经济状况的学生要低,原因可能是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从小承受着生活的巨大压力,怀有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家庭现状的强烈愿望,却又常感到力不从心而深感苦恼。较多的贫困学生中平时沉默寡言,不善人际交往,内心存有较深的自卑感,心理防线较脆弱,一旦遇到困难和压力,易出现心理问题及障碍。
综上所述,可见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乡镇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改进。
二、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对策
(一)强化教育部门职责,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公平化
乡镇学校一方面应促进相关部门落实责任,调整资源分配,改变在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中比例过低的情况。另一方面,学校自身也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获得乡镇企业的资助,将所筹得的资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加强与各行各业优秀毕业生的联系,促进其对本校经济、教育等支持和帮助也是乡镇学校可以努力的方向。
(二)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乡镇学校领导需端正动机,带头提倡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先锋作用,支持城乡心理教师互动交流。校长及领导成员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重视,会严重挫伤专兼职心理老师的积极性。忽视学生心理,长久以来不疏通只会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积聚压抑,一旦爆发,后果严重。此外,应积极学习城区优秀学校经验,主动邀请优秀心理教师来校交流,促进心理老师下乡活动的开展,并立足长远,安排有潜质的教师到城区学校接受实践培训,培养一批在心理教育方面有优良潜质的后续人才,以备补充心理老师队伍。条件较差的乡镇学校可以开通远程教育,利用网络加强与其他心理老师的工作交流经验,促进城乡优质资源共享。教师也应加大自身的思想解放程度,正确认识心理学,积极探索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课堂教学上多关注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反常行为。心理老师在受过专业训练后可以多开展团体咨询活动,定期开展心理评估工作。总之,建设好一支高素质心理教师队伍,直接关系到乡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增强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单靠学校教育是无法产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必须要实现家长、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彼此沟通,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乡镇学校的学生家长应克服单纯依赖学校的思想,主动与学校保持联系,正视子女的思想、心理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子女健康成长。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在对于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给予充分恰当的解答,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引导家长了解子女的长处和短处,理性的分析和看待子女的学习能力、行为表现、心理状况,按照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
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大,任务重,工作开展的可行性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当然,不是经济落后就可以理所当然的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可以根据各校教育资金的具体情况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也要尽最大努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水平。关注乡镇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为国家、乡镇企业培养了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