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参加艺考,不少考爸考妈比孩子还要紧张。孩子上高三这一年,一些家长除了不能替孩子学习外,什么都做了,更有家长除了安排孩子的日常起居外,还每天额外给孩子加了一堂“思想教育课”。现在,很多孩子已经进入艺考状态,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到孩子呢?
学会聆听,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
临考前家长叮嘱孩子时,一忌过度呵护,二忌措辞不当。家长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事情,为孩子出谋划策,在他们遇到复习困难、郁闷着急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与老师沟通协商,统筹安排,合理引导;在孩子烦躁失眠、不知所措时,家长可以用充满爱的话语化解百忧。
想要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家长就要学会聆听,这是最能表达家长关爱孩子、尊重孩子的方式。聆听是给孩子提供反馈自己思想动态、学习状态、释放压力的机会,没有聆听,压力就没有缓释的出口,家长也就难以发现孩子的问题,从而错失对症下药的最好时机。
“开学才两周,我爸妈已经给我上了五六堂‘思想课。我白天在学校里已经很累了,晚上回家想放松一下,想一个人安静地复习,但爸妈总是盯着我的一举一动,一有机会就和我聊人生、讲大道理,我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熬到高考那一天。”小陈无奈地抱怨着。其实和小陈有相同经历的孩子并不在少数,针对这种状况,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心理教师魏兴认为,这些孩子的家长要尽快调整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否则原本一片苦心换回的很可能是孩子烦躁的心情和下滑的成绩。
不要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
家长对孩子有所期望这很正常,但对于艺考生来说,家长一定要掌握好度,千万不可好高骛远,把目标定得过高。
家长过高的期望会带给孩子过大的心理压力,一位心理咨询师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在收拾孩子房间时,妈妈无意间发现孩子的日记本,翻开看到上面写着“明年考不上某某大学就去死”的话语。一个中学生怎会有如此极端的想法?经过了解,这个孩子的爸爸在他5岁时就去世了,妈妈把所有的希望、感情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当得知原本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成绩下降时,妈妈接受不了,整天都愁眉苦脸的。妈妈的忧虑直接影响到孩子,于是孩子便有了如此偏激的想法。
“最近有什么可以让你感到幸福的事吗?”心理咨询师问孩子。十几岁的少年淡淡地回答:“没什么有意思的。”没意思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对吃没意思导致厌食,对学没意思导致厌学,对活着没意思则会导致厌世、轻生。对于这个案例,魏兴分析认为偏激的想法是孩子精神压力过大时的一种过度宣泄,但究其本质则是孩子觉得愧对妈妈,是他无力完成妈妈心愿后的一种无助感的爆发。所以,如果家长的期望高到孩子无法达到时,孩子的内心就会走向空虚和绝望,家长要及早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帮助孩子做好艺考前的三件事
自身的定位
家长要帮助孩子对自己的专业课和文化课成绩做一个比较准确的估计,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如果能在考试前做到知己,那么孩子在艺考中就会少走弯路。
高校的选择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梳理一些问题:选择省内高校还是省外高校?选择哪所目标高校?在有大致选择后,就要进一步了解所要选择的高校。
了解报考条件:每所高校都会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提出报考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政治、身体、年龄、成绩等方面。
了解录取原则:一般高校的录取原则有三种,即专业成绩过线按高考文化成绩排名、高考文化成绩过线按专业成绩排名、按专业成绩和高考文化成绩各占一定比例综合排名。哪所高校的录取原则有利于孩子的优势,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作为重点选择对象。
了解所选高校往年的最低录取分:根据孩子的估计分数进一步判断选择,这个过程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反复进行判断比较。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家长的帮助至关重要。
充分备考
家长要帮助孩子了解艺考的考试科目,如有些高校的美术类校考除了考素描、色彩、速写外,还要考设计。此外,要了解并理解科目的考试观测点,不管是哪种专业考试,其目的都是要通过考试考查考生基本的专业素质,比如服装模特专业考试最基本的观测点就是考生舞台的表演展现能力和舞台控制能力,这在备考时要特别重视。
特殊待遇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随着大考的临近,学校里“离高考还剩多少天”的标语、同学们埋头复习的氛围都容易使孩子感到紧张、焦虑,甚至个别孩子会有畏难情绪和想放弃考试的念头。心理专家建议,孩子要从战略上“藐视”大考,抱着“打得赢也得打,打不赢也要打,横竖都要一考”的心态来应对。
部分家长的紧张情绪在这段时间不亚于孩子,有家长就说:“最近我回到家都不敢问他,每天都小心翼翼地看他的表情,揣测他的心情如何、信心有多大。”心理专家提醒,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绪会互相感染。家长嘴上说着“我不会给你压力”,可是突然百般呵护,又是炖汤,又是不敢看电视,这种特殊待遇实际上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所以,家长在大考临近前不要对孩子采取特殊对待,最多是从生活细处提点一下,比如天气变了,提醒孩子多穿件衣服、记得带伞等。
关于学习,家长是帮不上什么忙的,所以也不用多问。这个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散步,和孩子聊聊平时他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从高强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中转换到一个轻松愉悦的状态中。
(懒猫不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