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时事评论的写作

2016-12-24 16:19陈力丹
新闻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论据文章

陈力丹

《人民日报》近几年改进不小,其中突出的一点是各类评论明显增多。以前,《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主要出自评论部,从评论部升到报社级的干部也最多。现在,评论几乎遍及编辑部各部门或版面,对于帮助读者深刻地理解新闻很有益处,也体现了党报具有的思想性特点。这方面,大众化报纸需要像《人民日报》学习,改进目前报纸评论集中在2-3版的模式十几年不变的惯性。

翻看《人民日报》的版面,感觉评论文章一是多,二是版面编排较好,一些标题比较醒目且能够吸引人。我认真看了2015年12月2日(星期三)的报纸,24个版(含1.5版的广告),共有各类评论文章大小21篇(评论版5篇)。乍一看很好,但逐一阅读这些评论,从评论的立论、论据、论证规范性角度看,问题比较多。下面逐一作分析。

一、21篇时事评论的分析

第一版报眼是本报评论员文章,自然很重要,为三论学习习近平关于扶贫的讲话。但我读了以后没有任何思想收获,不过是一些想得出来的正确的大道理,几句古话、俗话(“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等等),以及吹响冲锋号之类。这样的评论文章就不能写得有声有色些吗?在既定的精神内,理解深刻了,应该能够写出助力于中央精神的评论,这里除了深刻理解外,还需要解放思想。去年《人民日报》经济部关于“新常态”的系列报道获得全国经济新闻一等奖,我到会特别评论了他们的报道。当时中央领导人只是在一次讲话里提到这个概念,没有任何展开的话,但被记者们抓住,经过深入采访和调研写出系列报道,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并为中央进一步阐述“新常态”准备了更多的材料,这种探索性报道,是需要一定胆量的。在已经有了习近平讲话以后做文章,不比探索性质的“新常态”报道难吧。

第四版“人民论坛”文章《“第二”的价值》,选题很吸引人,但读了这篇文章,立论、论据与论证不搭配,读完不知所云。第一段立论,表明要批评“只认第一,不认第二”。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可能作者自己也没有想明白。

第二段从“只认第一”导出所有的人都要冲锋陷阵才能胜利的道理。“第二”的本意是单一的,在这里被偷换为“众多的第二”(那还是第二吗?)如何成全了第一。第三段更奇怪了,作者表扬了大家一拥而上抓坏人、良心油条哥如何带动了“良心经营”蔚然成风,试图说明“众多的第二”一起汇成了正能量。问题是第一件事情里没有谁是“第一”,而油条大哥也绝不是中国第一个有良心的炸油条的,这样的人从有炸油条开始肯定就有了呀。

第四段讲到自行车比赛中“破风手”和“冲线手”的关系,说明第一的获得需要第二的配合,这里多少与立论有关了,本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下去,但后面又走题了。第五段回到反向第一和“众多第二”的关系,批评了几种“第一”带头做坏事引发很多人跟着做的事例。

第六段结论:见贤思齐、起而行之。与立论几乎不搭界,完全走题了。

第五版是评论专版。头条评论是一组政论的第四篇《以“五个更加注重”实现转型升级》。我算是比较关心时事的了,但我不知道文中提到的“五大发展理念”,更不知道‘‘五个更加注重”是指什么,估计拿着这篇文章问任何一位高校教授,没几个人知道。从文章的立论看,是谈如何把握中国的经济,但文章本身没有自己的观点,而是一再强调“五个更加注重”如何重要,没有它如何就不行了等等。连续出版的报纸,需要想到并非人人每天连续读报,单独一份报纸的文章里提到的概念,要想一想是否多数读者知道。对于偶然读报的人,任何解释都不是多余的。这两个“五”对读者比较陌生,就要不厌其烦地在每篇评论内解释一句,使得文章任何时候都可以作为独立的篇章存在。

该版二条评论是一位主管直辖市的政治局委员的讲话摘录,谈如何做好群团工作,关键在于干部管理。把一段领导人的讲话为评论文章安排不大适合。这是领导人给下属提出的各种要求,这些要求有点文化的人都能想得出来,关键在于具体的负责人是不是上心做。如果要做这方面的评论,重在督促落实,讲一些具体的事情,可能会比较生动,传播效果也会好些。该摘录第一句话是“历史和现在已经证明”,这样的话不宜出现在评论文章中。如果历史和现实真的证明了,那就要把证明材料拿出来作为论据,否则这类话说得好听些叫“不证自明”,说得不好听些叫“强加于人”。至少在学术论文中,我不会允许学生使用这种语态的词汇,一定要拿出充分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三篇评论《分羹,不能只用“汤勺”》,这个标题看不懂,但“陌生”在一定条件下会引发注意力。文章第一段对“汤勺”做了解释,使得这篇评论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提出了一个人们多少感觉到、但需要提醒才会加以关注的社会问题,且给出了一些数字、国际组织和名人的分析(论据)。但结论“汲取平衡的智慧”实在无力。其实北欧国家不是有现成的经验吗?递进的高额累进税和遗产税,自然抑制了天生“金勺”的产生。

第四篇《保持读书的定力》,不就是“一定要下定决心读书”吗?一点新意也没有。从文章的摘要看,该文竞提倡“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还说“未尝不是增强读书定力的良方”。真理往前迈一步,哪怕仿佛迈一步,就是谬误(列宁语)。尽管作者对“三死”做了自己的解释,但这个“三死”读书,人人知道是一种偏颇,为什么一定扭着说呢?评论必须顾及众人的一般理解,不要出幺蛾子。

第五篇《警惕“从吾所好”的软抵抗》,揭示了当前反腐倡廉中一些干部使用的一类软抵抗方式(摄影、书画等),并进行了批评。文章比较及时,但论证逻辑成问题。一个人有某种雅好是好事,与他当不当领导无直接关系,而此文列举李后主、宋徽宗,得出“为政与从艺,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这个道理讲偏了。是政治家,同时又在某方面具有颇高的艺术造诣,这样的人很多。从另一个角度看评论中列举的软抵抗现象,如果发生在上班时间,都是违背党纪和关于公务员法规的,不该如此软软地讲道理,也不是禁止个人的雅好就能解决的,而是执行纪律或法规的问题。“不作为”对公务员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渎职,该处分处分,该撤职撤职。

第七版是理论版,有一篇“大家手笔”栏目的评论《增强参与全球价值链能力》,这是对经济战略形势的分析,摆情况部分尚好,但提出的应对措施实在水得很。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看了前面讲叙的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状况,也能想出那几条措施。这是目前理论文章的普遍问题,摆情况、谈问题很生动,一到解决问题,就变成了几句不会错的套路性的话。

第十一版是生态版,有一篇“说道”栏目的评论《重霾不能靠“风局长”解围》。这是一篇很及时的谈环境时事的文章,主题贴近一般百姓的观点,但话说得没一点锐气,套话较多。此文6段,第一段是雾霾了,发出预警了;第二段摆不良情况;第三段是针对情况要如何做好。第四段说这个事情急不得,第五段说这个事情等不得,这两段说得软软的,与眼下的雾霾主题显得远了。文中有一句“不仅影响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还可能会影响党和政府公信力”。这样的“不仅……还”造句逻辑不对,老百姓的健康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目的,公信力只是衡量党和政府工作好坏的一种尺度,两者不是并列关系。第六段提醒:不要大风一来就放松治理。这个结论尚好,但最后一句话成了狗尾:“只有这样,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时,才不会让生态环境这个短板拉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环境本身就是小康的重要标准之一,现在这句话下,环境指数成了“建成小康”之外的标准。

第十二版是社会版,有一篇“民生观”栏目的小评论《扶贫军令状专治不认账》。主题不错,讲的是立了军令状后如何防止责任溜肩;文章也写得不错,错在题文不符。文章重点说的是立了军令状不一定顶用,贵在督查,但标题却完全不是这个意思。

第十五版是政治版,有一篇“微观”栏目的小评论《政绩要摆在群众心里》。这篇文章说得实在,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若是标题能够把“民生立区”写进去,能让人看得更明白,例如:民生立区,政绩在民心。

本版还有一篇微评论《出实招除陋习》,谈对开车低头族的治理。立意和写作都还可以,但这样小的文章结构,仍然是摆问题、法律不健全、建议立法和严格执法的老套路。不能改一改吗?例如,把外国的立法与执法例子放到前面,再提出同样的中国现象。只要略有调整,文章就会有一点与众不同,好看了。

第十七版是民主政治版,“锐评”栏目的评论是《靠什么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这是迎接中国宪法日的一篇评论,主题在提要里讲了,即领导干部法治意识的提高还要靠严明的制度和严厉的惩戒,立意不错,但整体行文结构不够合理。全文1040字,写到550字的地方,这个主题才被提出。第一段说的是法治大好形势(160字),第二段讲有人懂法但不尊重法(106字),第三段软软的,假如……又怎能(170字)。前面已经讲了,这些人懂法,你给他讲“假如……又怎能”,不是对牛弹琴吗?第四段才谈到惩戒,第五段惩戒的作用(150字),第六段结论:前面几句套话(120字),然后“只有让……才能”,软软地结束了。

本版“民声”栏目还有二篇微评论,一篇《愿“订报孝老”成风尚》,文章350字,写得清楚明白。另一篇《莫将“代驾证”异化为“收费证”》更短,只有300字,但就令人看不懂了。首先标题错用了“异化”概念。异化是黑格尔、马克思等使用的哲学概念,指“人创造的东西反过来控制了人”这样一种现象。现在我们一些媒体乱用这个概念,把“异常变化”简化为“异化”,再进一步,把“变质”说成“异化”。以前这类问题发生在大众化媒体,我从90年代起,几次发表过文章指出这个问题,没想到《人民日报》这样水平较高的媒体也乱用“异化”了。再说内容,考代驾证怎么回事,本版没有相关报道,行文中对代驾证谁来考和如何考没有交代,造成整个文章读了不知所云。文章说代驾证要与公安部门的驾驶员考试结合起来,似乎考代驾证与驾驶证不是一回事。文章前面说,有的驾校乱收费,也就是说代驾证由驾校来考,后面又说,这样的考试要交有资质的驾校。问题是,没资质的驾校是驾校吗?应该是假的。

第十八版仍是民主法治版,“论政”专栏的评论是《一个人的法制科能干啥》,看标题,有点意思,会引人看,但看了就能感觉到,标题与行文有些对不上。文章谈到只有一个人的基层法制科,如果这个人认真履行内部审核各种文件是否符合法治的职能,还是能起到作用的,但这一个人经常被领导派遣处理与本职无关的琐碎事情。作者强调领导要认识到法制科的重要性,让这个人认真履行职责,并不在于一定要扩大编制。这个观点很好,可以论证,但标题要求回答这个人能干啥,而文章并没有回答。建议标题改为:如何保障一个人的法制科发挥关键作用。

第十九版还是民主法治版,“论法”专栏的评论是《法院年底不收案当休矣》。这篇文章从立论到论证都不错,很及时,立意跟进党中央关于法院改革的精神,客观、平衡地分析了问题。但此文标题“××休矣”是文革大字报的行文风格,有媒介审判之嫌,不好。建议改为:破解“年底不收案”的难题。

第二十一版“钟声”栏目为国际版的评论《开放与共赢之举》,谈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特别提款权篮子的意义。从提要文字看,该文没有任何新意,只是强调这个事情如何伟大,宣传而已。其实这个事实只要摆出来,本身就很震撼,码上一堆伟大意义的字反而弄巧成拙。如果做一个历史图式来显示目前世界五种货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的进程和背景,传播效果要好。还有一个小问题,评论文责自负,署名是必要的程序。然而这样一篇1200字的文章却没有署名,这个疏忽是不应该的。

第二十二版还是国际版,“观点”栏目的评论是《援助合作共融》。这则评论基本是关于我国对非洲医疗援助的自我表扬,共9段,从上世纪40年代数到现在,直到第7段才谈到现在已经从援助转变到合作、共融,也只是叙述。“观点”栏目,基本没有观点。还有一个问题,文中写道:“1948年到1977年,中国对非卫生援助的形式以派遣医疗队为主。”1948年还是中华民国,这时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正在进行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从未听说过共产党或国民党那时向非洲派遣过医疗队。

第二十三版是文化版,“新语”栏目的评论是《莫让“二手毒”污染青少年》。立意当然很好,担心少数吸毒的明星对青少年产生不好的影响,但文章的核心概念“二手毒”不成立,行文逻辑成问题。有“二手烟”的概念,人人都懂得,因为吸烟会有看得见的烟雾侵害他人的健康。作者发明的“二手毒”概念主要指思想的影响。吸毒违法的,故吸毒均为偷偷摸摸的行为,至今也没看到哪个吸毒的明星私下或公开向青少年倡导吸毒:明星吸毒当然不能容忍,但他们的艺术表演与吸毒无直接关系,“激发灵感”不过是他们被抓后的无力辩解。他们的青少年粉丝不是因为他们吸毒而崇拜他们,这个“二手毒”如何表现需要事实的论据。文章只举出一个艺校,这样写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北京迷笛音乐学校近日发现的学生吸毒窝案,令人震惊又引人联想,某些前辈的‘以身作则,是不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评论的论据必须可靠、专业、客观,怎么可以联想?

第二十四版副刊,有一篇“作家论苑”的评论《让文学呈现生态之美》。这是一篇很有思想的文章,例如提出不能对生态进行数字化的计算和货币化的评估,1万亩人工林与1万亩天然林绝对不能等同。这篇文章作为散文之类处理,可能传播效果更好些,现在作为评论,行文与标题限定的主题有些游离。第一段较长,作者与女儿吃饭如何很高兴,第二段谈到自己的获奖作品主题是人与自然,后面多段脱离了文学作品,谈生态如何是一种特定的存在,只有几句话涉及到文学要写生态,没有展开。若该文作为一篇评论,是不成功的。

二、掌握评论写作的规定动作,然后才能自选动作

《人民日报》有很好的写评论的传统,尤其是评论部,几代人才辈出,近年也有若干篇评论影响全国,成为学习的样板。我本来想做一下《人民日报》与大众化报纸评论的比较,以说明《人民日报》做得不错。随意抽取了一天的报纸逐篇看,结果有些失望。《人民日报》编辑部各个部门、版面都做评论是好事,但问题在于不熟悉时事评论写作的基本规范,还有整体的写作风格一个模式,缺乏创新。

建议请高校新闻学院研究评论的老师给编辑部各部门写评论的人集中讲几次课,先把时事评论写作的基本要领掌握好,懂得如何选题(立论),哪里找论据,熟悉几种基本的论证方法。上面21篇大小评论的作者们,大多经常写叙事性文章,有一定的写作经验。但时事评论的写作与一般的叙事写作不同,需要用有力的逻辑力量和事实本身所具有的力量来说服人,必须经过逻辑思维的训练,也需要认真研究所论证的现实问题,全面掌握最新的材料。凭一般的写作经验和生活常识写评论,而且一上来就是自选动作,自我想象的逻辑经常会不合逻辑。

还有一个问题不是听几次课就能解决的,即评论作者知识的广博。读了上面诸多的时事评论,过于浅显、缺乏较为深刻的思想,是内容方面的明显问题。若你讲的道理人人知道,没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知识(包括人文一社科基本知识和自然科学一般知识),没有对古今中外历史、地理的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这样写出的文章是没人看的。几句古语、俗话并非不可用,但只可作为调节话语气氛的佐料,不可作为基本的论据。心灵鸡汤只可哄孩子,面对有文化的新生代是不灵的。所以,报纸编辑的在岗继续学习十分必要,知识的积累只能仰仗个人的勤奋。马克思的女婿保尔·拉法格就他的岳父讲过一句话:“他的头脑就像一艘生火待发的军舰,只要一接到命令,就能够立即驶向任何思想的海洋。”即使我们达不到马克思那样的知识渊博,但一接到写作的指令,应该至少知道到哪里找合适而充足的能源,以便开动头脑的机器,立即驶向特定的思想海洋。

最后谈谈写作风格。这些评论虽然出自《人民日报》不同的编辑部门,论证对象也不大相同,但给人的感觉像一个模子出来的,大都软软地、耐心地说话,道理浅浅的,气力不足。可以有几篇这样风格的,但不能都是这类风格,需要多一些尖锐的、理直气壮的具有强大逻辑力量的评论,当然调门不必很高,但说话得有底气。

毛泽东说过有理、有利、有节,便是一种表达观点的节律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引证过法国博物学家若尔日·毕丰的名言“风格即人”,掌握好评论写作的规定动作后,下一步就是要形成各自的写作风格,发挥个人所长,写出具有个性特色(自选动作)的评论作品。

三、一篇样板时事评论分析

说了半天仍然有些抽象,这里举一篇很老的评论,分析一下它为什么成功。

一个人真能承包100个厂吗?

冯越

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最近签定合同承包了鞍山造纸厂,这是他承包的第39个厂,他一共要承包全国各地的100个造纸厂。对此我有一喜一忧。喜的是,中国确实涌现出了有雄心大志的企业家;忧的是,一个人真有能力承包100个厂吗?

我的忧虑并非全无根据。中国目前的交通、通讯条件,对这种跨市的承包很不利。马胜利在石家庄,他承包的厂家有一个在贵阳市。一旦有个指令,即使挂长途电话也未必能十分顺利:如果有事要亲自前往,光火车就要换两次,还未必能顺利买到火车票;如果乘飞机,也并非天天有班机。这还只是一个厂,其他的厂更无须去论了。目前正处在新旧两种体制的交换阶段,各个工厂需要厂长亲自去处理的矛盾是相当多的。

再就个人的能力而言,我读过关于马胜利承包石家庄造纸厂的报道,那里介绍说他经常早起晚睡,吃住在工厂。可见管理一个厂对他也不是很轻松的。现在要承包100个厂,己无闭路电视、卫星传真,又不像哈默那样拥有私人飞机,奔波于100个厂之间,何其辛苦!且不说熟悉100个工厂的基本情况,就连记住100个厂负责人的姓名。也够忙上一阵子的,还能谈得上知人善任吗?再说,我们承认马胜利在石家庄造纸厂的成绩,也承认他的经验别人可以借鉴,但决不能承认真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厂之道,各个工厂都有自己的具体复杂的情况。

把每一个人的成绩都归功于党的领导、群众的支持,这样的话已经被讽刺为“老套子”,现在不大有人说了。但是,把一个人一时一地的胜利完全归功于个人智慧,也不见得正确。改革大潮中显露身手的风流人物受到人民的尊敬和赞扬,这是应当的,如果真的在捧场声中以为自己的局部经验也能成百倍地放大,那可就有点闹玄了。步鑫生就是因为不太清楚而吃了很多亏。当然,我希望马胜利能够万事如意。但是,如果我们的企业家因为个人不谨慎而自我膨胀,如果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只知捧场而不知提醒,接二连三的失败只会给改革事业抹黑,动摇人们的改革信心。(《大连日报》1988年3月1日)

这篇评论本来是参评1989年“全国好新闻奖”的,但那年的评奖因故停掉了。不过,这篇时事评论一直作为讲叙评论逻辑力量和论证方法的经典范例。

该文一共四段,第一段立论,说明我要论证马胜利(当时全国闻名的成功企业家)能不能一个人承包100个造纸厂。第二段是正论,论据很有力,用当时全国交通、通讯的现实条件,说明他无法实现同时对100个造纸厂的领导。第三段是反证,用此前表扬马胜利的典型报道里的一段情节(为管理一个厂,他每天起早贪黑吃住在厂里),说明他的生理能量也迫使他无法同时管理100个厂。第四段是驳论,一个人的成功经验不能成百倍地放大,驳论里还有最新的论据一另一位全国知名企业家步鑫生的失败。该评论给人一种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其风格特色也很鲜明。作者对马胜利表现出一定的尊重,行文里没有尖刻的词句,但批评毫不留情面,很有力。其论证的气势来自一步比一步深入的文章结构和有力的论据,若用引用古语、俗话论证这个话题,肯定不是味儿。

猜你喜欢
论据文章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论据充实
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文章英文摘要
论据选择“四要”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