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在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6-12-24 08:14:40
光明中医 2016年21期
关键词:压疮骨科特色

张 莉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 莉

目的研究中医特色护理在骨外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 2013年11月—2015年9月间到我院诊治的124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2例,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采用中医特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尿潴留、压疮、深静脉血栓分别为3例、1例、2例及1例,相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骨外科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措施,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推广。

中医;骨科;临床护理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剧烈疼痛及肢体运动障碍,甚至损伤神经及血管,造成严重的伤害,给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带来痛苦负担。对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包括排尿困难、术后疼痛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且患者术后需长期制动休养,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合理的护理工作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显得尤为重要[1]。我院近年来在骨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深入探讨并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在2013年11月—2015年9月间到我院诊治的骨外科患者1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8.4±3.5)岁,男性41例,女性21例,其中胫、腓骨骨折24例,股骨骨折15例,肱骨骨折11例,锁骨骨折3例,脊椎骨折5例,骨盆骨折4例。观察组62例,年龄13~66岁,平均年龄(44.8±3.2)岁,男性38例,女性24例,其中胫、腓骨骨折27例,股骨17例,肱骨骨折9例,锁骨骨折2例,脊椎骨折4例,骨盆骨折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首先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保证病房干净、少噪音。对患者血糖、血压等一般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进行健康宣教,介绍病情发展情况。护理过程中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患者体位舒适,平躺制动时可用软枕垫高伤肢,上肢骨折患者保持屈肘位置悬吊患肢。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减轻其心理负担。为避免患者术后出现便秘情况,应督促患者及时排尿排便,建议患者多食用纤维含量高的蔬菜及水果,易于肠道吸收,防止排便困难。同时可对家属进行指导,掌握简单的肠道按摩动作。一旦出现便秘症状,可以使用开塞露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饮水利尿,以避免尿路感染等手术并发症[2]。

1.2.2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①根据《黄帝内经》所载,有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因素,因此,情志的改变可损伤内脏器官。骨折患者长期制动休养,行为受到限制,易导致忧虑心理,对手术预后有负面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详细解释病情,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开导,鼓励患者配合治疗。②根据八纲辨证理论,饮食调理可对患者恢复起到重要作用。建议食用补气养血的食物,配合枸杞子、肉桂及核桃仁等,可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伤口的愈合。③积极防护各种术后并发症;为长期卧床者定时翻身,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防止褥疮的发生;合理膳食,对腹部进行按摩以防便秘;督促患者每天喝温开水,以防泌尿系统感染,可适时使用庆大霉素冲洗膀胱[3]。④对患者采取中医针灸及推拿等辅助治疗,缓解患者疼痛。⑤注重护患沟通,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讲解病情及注意事项,可使用耳穴贴按摩,以减轻患者疼痛感[4]。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意外事件情况,包括术后疼痛、伤口感染、尿潴留、便秘、跌倒、坠床、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等情况。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5]。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试验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将检验标准设为0.05,当P<0.05时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比较通过观察发现两组患者均有术后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观察组术后疼痛、尿潴留、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通过护理满意度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59例,不满意3例,满意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满意50例,不满意12例,满意率为80.6%。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值为6.14。

3 讨论

骨折术后的恢复是十分漫长的过程,对患者骨骼、关节、肌肉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长期住院期间,应注意以下情况: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制动,若不能及时翻身,抵抗力低下者容易发生压疮,还有可能引发坠积性肺炎;患者长期卧床,可引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出现血流减慢,高凝状态等情况,可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由于患者行动不便、视力减弱、地面过滑等原因,如果护理工作不仔细,极易发生跌倒、坠床现象;患者胃肠蠕动减慢,常引发便秘[6]。针对以上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中医将人体看作一个整体,当发生骨折损伤时,由于伤情严重,病情复杂,常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可引起患者阳气虚,正气损,肝肾不足,最终导致气血、营卫脏腑功能紊乱[7]。通过对骨折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遵循中医学人有五志,分属五脏的观念,利用五志和五脏的生克关系,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情志,采取以情胜情的方法,从而解除患者思想负担。通过中医饮食调理、针灸及推拿手法等,恢复患者脏腑、气血功能。通过外敷及耳贴等中医手段减缓患者疼痛、失眠、压疮、便秘等并发症。由本研究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尿潴留、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中医特色护理为患者所接受,得到了患者的肯定。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骨外科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治疗预后,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1] 岳伟.骨科患者术后的中医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1):103-104.

[2] 蔡丽月,林明珠,吴晓玲.中医护理干预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1):96-97.

[3] 夏丽红.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恢复期的护理观察研究[J].光明中医,2015,30(5):1095-1096.

[4] 杨小平.中医护理干预在骨科无痛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6):72-73.

[5] 徐明霞,雷盼.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四肢骨折83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8):159-160.

[6] 刘冬梅.老年患者在中医骨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与干预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185-186.

[7] 王秀凤.中医情志护理对预防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3):1914-1916.

连钱草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味:辛、微苦,微寒。

归经:归肝、肾、膀胱经。

功能: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主治:用于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疮痈肿痛,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15~30g。外用适量,煎汤洗。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

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凡病自内生,则或因七情,或因劳倦,或因饮食所伤,或为酒色所困,皆为里证。以此言之,实属易见,第于内伤外感之间,疑似之际,若有不明,未免以表作里,以里作表,乃致大害。故当详辩也。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里证篇》

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九江 332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1.065

1003-8914(2016)-21-3204-02

�翔

2016-04-08)

猜你喜欢
压疮骨科特色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18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