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守治
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评价
孙守治
目的探讨血管神经性头痛应用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观察组:采取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头痛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及2个疗程后6个月内随访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程度、发作天数、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但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相比,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71.67%相比,显著更高(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3.33%,相对于对照组的28.33%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管神经性头痛应用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的疗效更佳,复发率低,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活血祛风通络汤;针灸;联合;血管神经性头痛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由神经肌肉紧张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而引起,发病率高[1]。传统治疗多以西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缓解脑血管痉挛为主,但仅给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不佳且患者药物依赖性大。中医学认为该病属“头风”与“头痛”范畴,人体脏腑功能因久病致瘀、饮食所伤、情志不节及感受外邪等因素而失调,进而引发头痛。该病据中医学辨证论治可分为:“内伤头痛”与“外感头痛”,中医临床疗法以内外兼治为主。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血管神经性头痛应用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现作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女41例,男19例;年龄17~68岁,平均(43.6±9.8)岁;病程1~18年,平均(9.7±3.6)年。对照组女39例,男21例;年龄19~71岁,平均(44.8±10.1)岁;病程1.3~21年,平均(10.2±3.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可比。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中医证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诊断标准[2]:①肝阳上亢型:痛时伴脉弦、舌红、面红目赤、心烦口干、苔黄及烘热耳鸣;②瘀血阻络型:脉细涩、舌有瘀斑或紫暗、苔薄白,痛如针刺且痛处固定,头痛经久不愈易反复。(2)西医标准: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2004年制定的《头痛疾病国际分类标准》中诊断标准[3]:①头痛为搏动性头痛,且表现为单侧或双侧;②患者发病史>5次,发作时间(5~72h)/次,同一天内可发作数次,也可间隔数周,甚至数月发作,每次持续时间不一,病史呈现反复发作特点;③由女性月经失调、劳累及情绪激动等诱因引发;④脑血管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具有轻、中度痉挛。排除标准:①头痛因眼科疾病与全身性疾病引起者;②具有癫痫病史者;③因头面部神经痛、颅内感染、脑外伤、颅内占位性病变及脑血管意外等引起的头痛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010,规格30mg×20s),40mg/次,3次/d。观察组:采取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具体如下。(1)活血祛风通络汤包括:葛根、白芍、生地黄、川芎、红花及桃仁各12 g;藁本、赤芍及当归各15 g;白芷9 g;蝉蜕及细辛各6 g;甘草及全蝎各3 g;蜈蚣1条。随证加减:①气血亏虚者:加生黄芪30 g,潞党参15 g;②肝肾阴虚者:加墨旱莲、女贞子、枸杞子及山萸肉各15 g;③痰湿重者:加法半夏与陈皮各12 g;④瘀血较重者:加地龙12 g,地鳖虫6 g;⑤肝阳上亢者:加钩藤与川牛膝各15 g,灵磁石与生牡蛎各30 g,天麻9 g;⑥肝郁气滞者:加枳壳、广郁金及香附各12 g,柴胡9 g。1剂/d,水煎400ml,温服,分2次。(2)针灸:分经取穴据头痛具体部位而定,遵循循经远取与病部近取相结合的原则。①枕部疼痛:取昆仑、风府、后溪、天柱、玉枕及风池;②额部疼痛:取攒竹、阳白、合谷、曲池、印堂及头维;③颞部疼痛:取曲池、攒竹、合谷、太阳、风池及率谷;④巅顶疼痛:取涌泉、内关、太冲、四神聪及百会。患者坐位或卧位,于相应穴位取毫针快速刺入,四肢穴位处理应用提插捻转补泻法,头部穴位处理采用捻转补泻手法,实证则用泻法,虚证则以补法。两次针灸间隔10min,留针时间依据发作症状与次数而定,一般以20~30min为宜,1次/d。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疗程,相邻疗程间间隔2d,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头痛程度、发作天数、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2个疗程后6个月内随访复发率。其中,头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具体如下。让受试者将自己头痛程度在两端标有0和10字样的10cm长标尺上相应位置标出,10表示疼痛最为剧烈,0代表无痛感,数字越大代表痛感越强烈。最后以测量数值计分:①1分:L≤2cm;②2分:2cm
1.5 疗效评定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无效:头痛症状体征未缓解,强度减轻程度<1级,需转用其他疗法;有效:头痛持续时间缩短程度大于1/2,但不足2/3,强度减轻1级;显效:疼痛持续时间或发作次数或伴随症状减少幅度超过2/3,强度减轻2级,1个月随访无复发;治愈:2个疗程后6个月内无复发,且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治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头痛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程度、发作天数、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但观察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显著(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头痛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例,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1
2.2 临床疗效及随访复发率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71.67%相比,显著更高(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3.33%,相对于对照组的28.33%有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随访复发率比较 (例,%)
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又称为首风、脑风或头风。患者多因上扰清阳,肝郁化火,经络痹阻不通,或风邪侵犯少阳经,同时少阳枢机不利,而发为头痛,且气血逆乱,瘀血阻络,邪瘀日久,致使病症迁延难愈。当前该病西医主要以镇静止痛类药物进行对症处理,其临床效果有待提高。现代医学认为引发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主要因素为脑供血因神经功能不稳定而产生异常,主要表现为脑部两侧血小板聚集、血液黏度增高及供血不平衡等。中医学认为此类表现属于血瘀证候,故中医主张通络活血化瘀为主[5]。
中医学认为,头风多因痰瘀互结、肝阳上亢而致清窍失养,浊邪上犯或清阳不升,最终表现为头部疼痛的病症。故用药多从肝入手,该活血祛风通络汤剂中,葛根举清阳、润脑络、主治太阳头痛;白芍敛阴和营,缓解挛急,养血祛风;川芎、红花、赤芍、当归及桃仁可化瘀通络、祛风止痛、活血行气,引诸药透过血脑屏障直达病灶;藁本、蝉蜕及细辛可祛风散寒湿,主治厥阴头痛;白芷主治阳明头痛;蝉蜕、全蝎及蜈蚣有祛风通络之功;甘草可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共奏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及搜风通络之效。针灸理论和经络学说表明[6],针刺调节气血,疏通经络,足厥阴肝经和手足三阳经均上行于头面,经气可经远部循经取穴调节,局部取穴具有调节本经气血与近治作用;脑与督脉相连,针刺百会穴具备补脑易髓、升清降浊及振奋阳气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可将分支动脉痉挛及时解除,恢复血管舒缩功能,交感神经功能得到调整,恢复局部组织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进而疏通经络,达到“通而不痛”。
本研究显示,采用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头痛程度、发作天数、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的改善程度与仅给予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更为显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6个月内复发率为13.33%,相对于对照组的28.33%有明显降低。表明血管神经性头痛应用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突出,分析原因可能为采用活血祛风通络汤可减少传统西药刺激,同时该汤药还具有提高肠胃动力、清除体内毒素、净化肠胃环境、协调机体运作及不断调节代谢平衡等作用;并联合针灸治疗,可有效缓解肌肉痉挛,充分扩张血管,最终使脑组织供氧与微循环得到明显改善;两者联合可实现优势互补,疗效持续,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血管神经性头痛应用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更佳,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1] 乔晓林,黄志华.养肝除风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5例[J].光明中医,2014,29(10):2089-2090.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5.
[3] Headache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headache disorders,cranial neuralgia,and facial pain[J].Cephalalgia,1988,8(Suppl-7):1-96
[4] 乔蓉,平光宇.自拟头风灵加味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8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185-186.
[5] 梁冰,刘文龙.血府逐瘀汤加味配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瘀血型血管神经性头痛108例[J].光明中医,2013,28(12):2539-2541.
[6] 杨红兵.针灸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4,29(9):1922-1923.
本刊宗旨:寓医理于临床
本刊三面向方针:面向临床 面向科研 面向基层
本刊三服务方针:服务临床一线 服务基层社区 服务中医药界
辽宁省营口市中医院内一病房(营口 115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1.004
1003-8914(2016)-21-3075-03
�振宇
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