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亚梅
摘 要:《诗经》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部诗总集,《诗经》题材广泛,但有一个主题的诗占据了诗总集的三分之一以上,那就是爱情诗。爱情是诗歌史上永恒的一个话题,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直白,又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婉转,还有“小轩窗,正梳妆”的平淡,爱情总是美好而热烈,诗人总是浪漫而奔放,情诗总是真挚而抒情,我将各个时期的爱情诗比较了一下,发现《诗经》里的爱情诗以自由、活泼、真实为主要特征,生动直白地表现了男女之间相悦、相思、相恋的内心情感,生动朴实地还原了当时的乡俗风貌。本文通过对《诗经》中部分爱情诗进行分析,探究《诗经》中爱情诗的美。
关键词:《诗经》;爱情诗;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02
爱情是诗歌史上永恒的话题,通过研读爱情诗可以了解当时人的爱情观,而《诗经》作为诗歌史上第一部诗总集,《诗经》里的爱情诗,不仅表现了我国早期人类的婚姻、恋爱的方式方法,而且对之后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起了一定的启蒙作用,如后来的《楚辞》、《孔雀东南飞》等作品就借鉴了《诗经》中的爱情诗的表现手法。可以这样来说,《诗经》里的爱情诗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因为“初民社会”的爱情诗是自然天成的,以后也没有再出现过,所以深入研究《诗经》中的爱情诗,分析其美的艺术手法,对研究古代诗歌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也被称作“诗三百”,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部诗歌选,也是后世诗歌发展的源泉。每个朝代对于《诗经》的研究数不胜数,但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被误解,尤其是爱情诗一度被称为“淫词艳曲”。但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诗经》的研究也从一元走向多元,对于《诗经》中的爱情诗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发现《诗经》中的爱情诗无论是从内容、表现上都有其鲜明的特色,体现了2500年前古代先民的情感价值、情感态度、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等。
《诗经》出现于两三千年前的“初民社会”,在那个时期,民俗开化,民风开放,男女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朱熹对“初民社会”曾评价:“郑卫之乐,皆为淫声。然以诗考之,卫诗三十有九,而淫奔之诗才四之一。郑诗二十有一,而淫奔之诗不翅七之五。卫犹为男悦女之词,而郑皆为女惑男之语。卫人犹多刺讥惩创之意,而郑人几于荡然无复羞愧悔悟之萌,是则郑声之淫,有甚于卫矣。”他认为这是“靡靡之音”、“淫词艳曲”,认定郑、卫之风难登大雅之堂。我认为这可能不符合朱熹生活年代得到价值观,所以朱熹批判它,但这却符合“初民社会”的风俗文化。
《诗经》处于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特殊历史时期。特殊的历史时期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一方面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却没有完全被控制,《诗经》中的爱情诗也大多体现了男女平等而不是男尊女卑,如《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女子表现出来的是大胆而非懦弱,自称是“我”而非“妾”,体现的是一种平等、民主的爱情观;另一方面,统治阶层对社会风化相对开明,“初民社会”社会风俗较为开放,如每当春季上巳节,男女都可以来到水边沐浴,以拂除不祥,可以互送芍药作为定情信物,诗句“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正如孔子所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二、《诗经》爱情诗中的美
2.1相悦之美,体现羞涩、热烈之意。相悦是少男少女来自于内心的一种欣赏、喜欢,进而产生思慕之意,《诗经》中的爱情诗对于相悦的描述尤为细致,不仅有男子对女子的悦慕,而且有女子对男子的倾慕。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中通过对水皋中的雎鸠互相应答来体现男子对女子的思慕之情,并由思慕升级为爱慕,再由爱慕变为日思夜想。通过“辗转反侧”这四个字将“求之不得”的思念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男子却并没有因为“求之不得”而消极避世,而是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求,用“琴瑟”、“钟鼓”去取悦女子,以此获得自己的心上人,获得自己的幸福。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男子追求心爱女子的整个心理过程,还体现了普通大众对爱情幸福的不断向往和不懈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成为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情诗。
2.2相会之美,体现天真、活泼之意。爱情中的男女不仅需要相悦更需要见面的了解,这就需要男女想方设法地幽会。二月桃花水、三月上巳节,除了举行迷信仪式之外,还要举办一年一度的“拔除岁秽”,洗濯内心,而这时的少男少女就会换上漂亮的衣服到河边去与心爱之人幽会。如《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将为什么幽会、和谁幽会、赴约心情、相互逗趣等用短短几句诗歌描绘出来,将少男少女的激动、幸福、天真、活泼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入木三分,生动的细节描写又把约会场面描写得丰富多彩,充满情趣又情真意切。
2.3相恋之美,体现天真、烂漫之意。现代人总是习惯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在《诗经》中,相恋的男女双方总是给读者展示了美好、纯真的情感世界,从而体现了“初民社会”纯正、烂漫、没有世俗偏见的爱情。如《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窃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兮。舒忧爱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使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这首诗通过以纯净的、柔和的、令人心神恍惚的月光,描绘了相恋男女此时的心理感受,没有任何的添加,没有任何的污浊,有的只是相恋之美,烂漫之意。
2.4相思之美,体现忧伤、思念之意。或许是路途遥远,亦或是没有订婚不能随意见面的风俗习惯,让相爱的人因不能见面,生出浓浓的相思之意。如《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首相思情诗,描绘了男子对思慕女子的相思之意,爱之深、思之切,特别是热恋中的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诗中虽然没有在相悦双方过多着墨,但浓浓的相思之意将相悦、相恋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只是恋爱中的一种内心体验,诗中寥寥几句,却将离人心曲刻画得细致入微,突出了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意。
2.5相守之美,体现甜美、幸福之意。我国古代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而小农经济的存在形式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所以家庭和睦在我国古代尤为重要。只有男女双方相守一生、互相尊重才能稳定家庭、稳定社会。如《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系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这首诗虽然是女攀男的诗,但并不是批判男女之间、家庭之间的不和谐,而是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赞美男子只有家庭和谐才能带来福气、运气、财气。只有家庭幸福才能带来一切,王宗石曾评价此诗:“以葛藟萦绕乔木喻女子依附丈夫,并祝男子由此而得到终身幸福,是女方贺贵族新婚之诗。”
《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认识它的美如同听一首欢畅流动的乐曲,天真纯朴,烂漫自由;如同赏一幅美好灿烂的画,热烈奔放,感情浓郁。《诗经》中一首首经典的爱情诗,或许只能记在你的脑子里,但爱情诗中相悦之美、相会之美、相恋之美、相思之美、相守之美会印在你的内心深处,甚至陪伴着你的一生,在你需要爱的时候,爱情诗就从你的内心深处迸发出来,如同春天的阳光给予你温暖,如同夏日的鲜花给你带来芬芳,迸发出爱情的火花,震撼着你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尹建章,萧月贤.诗经名篇详解[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2]褚斌杰.《诗经》与楚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刘毓庆,杨文娟.诗经讲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05.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