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雯
摘 要:作者用三代人三个家庭来讲述着共同历史之下的个人历史,以及共同历史对个人历史造成的影响,值得深思的是,共同历史是否造成了个人历史之茧,那么这个茧应当如何去破,破茧之后又是否能成蝶,都是我们阅读这篇文章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共同历史;个人历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01
《茧》是张悦然的长篇小说,发表在2016年第2期的《收获》杂志上,文章通过三个家庭三代人之间的故事,讲述着宏观历史和家族历史给个人的成长和之后的生活轨迹造成的影响。
被时间和空间维度困扰着的人们想要挣脱或者打破这个历史的“茧”但却不得而出,只有在其中继续下去。
文章以自幼相识的程恭和李佳栖的双视角,在他们儿时分离再次相遇后,追述他们祖辈身上经历的某起案件,案件因发生在宏大的历史事件当中,也因为案件的技术性而使得这桩案件的肇事者得以逃避惩罚,然而,无论案件实施者的家庭,还是案件承受者的家庭,甚至是仅仅与案件相关的家庭的子女都因为这个案件背负上了一个无形的枷锁,在这个枷锁之下,人们背离了生活原本的途径。
李佳栖和程恭的生活作为第三代人在现有的人生里不停地在寻找,寻找着扰乱他们生活的种种迹象。李佳栖得不到父亲李牧原的爱,于是成年之后的她不停地寻找着和父亲有关联的人与事,企图寻找父亲的影子,以求得到父亲的认可,并在那些影子当中感受父亲的种种,并在追寻的过程当中了解李牧原以及爷爷李冀生对父亲的影响。因为家庭的原因,造成了程恭从小的孤独,程恭想要逃脱他周边女性化的枷锁,但在偶然的情况下了解了秘密的案件对家人的影响后,事情叠着事情的发生,于是他的逃脱的行为停止了,他开始被案件所影响,开始在挥霍自己的人生和时间,目的性和结果都因这种挥霍而显得苍白无力。
作者在文章的题记有过这样的一段引文:“孩子,我所能给你的祝愿不过是些许不幸而已——萨克雷《玫瑰与指环》”
这段引文可以看作是对于与生俱来的父辈所留下的不幸对子女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如此之微妙,往往会让人误会了作者的意图,例如李佳栖和李沛萱的父亲的不同以及李佳栖和李沛萱在遇到同样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都可以看做是这种影响的质疑,究竟怎样的人会受影响,同样家庭里面,在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怎样的环境会影响人,在面对人生的选择的时候究竟应当如何选择?“茧”这一命题被李佳栖父女和程恭父子所承载,在“茧”的束缚下,他们渴望着蜕变,渴望着反叛,渴望追逐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在远处观赏那个束缚着他们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但是他们却不能够逃脱这个束缚。
李佳栖在寻找着父亲的生活轨迹,慢慢拼凑着父亲的人生,她最终拼凑出了一个父亲的“茧”束缚着她父亲的心灵枷锁的正是若干年前爷爷所做的一起案件。而在拼凑父亲的茧的同时,她又被自身的“茧”所束缚,直到父亲死去,她的茧依然无法被打破。与此相对应的李沛萱,在她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她从死人塔上掉了下来,脸上落下了疤痕,她从此不爱照镜子,不能恋爱,不能爱人,只是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工作。这件事,是否也成了束缚她的“茧”呢?作者仅仅从侧面提及了这个故事。却并没有去追究其中的深意。
李佳栖的爷爷李冀生院士呢?这个案件的始作俑者,他的动机又是什么呢?是怎样的原因促使他在多年之前动手实施这起案件,是怎样的经历使得他能够不同感情只谈工作的生活了这么多年,在深爱的妻子生病的时候依然在工作的位置上,在最爱的儿子去世的时候也只是请假一天去参加葬礼。是否又有着束缚他的“茧”那么这个茧又会是什么?文中在播放他的纪录片的时候,公开了他与曾经的恋人陈淑珍的一封信,信中提到了对生命的无常,对战争的无意义的谴责,以及他对陈淑珍的爱。而战争结束后,李冀生回来时,陈淑珍已经结婚两年了。这种战争的创伤以及爱人的嫁人,是否就是他覆住自己的茧呢?之后的纪录片又记录着李冀生的过人的心理素质,是否能理解为在那个茧的基础上,人心已经不会再有伤害了呢?
文中人物的情绪化的盲目的选择和行事,在遇到人生重大问题时的悄然退却,在李佳栖和其父亲李牧原的身上都非常的明显,在“茧”的借口之下,李牧原在面对婚姻时,父母不同意就会强行选择与妻子结合,并年复一年地扮演着恩爱的角色,而李佳栖则追寻着父爱的痕迹,追寻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但如果将一切的逻辑都归于父辈所遗留下来的“茧”之上,人物形象的塑造未免过于薄弱,与此同时,人的偏执程度在这篇文章当中被塑造的淋漓尽致。
文中,一切的不负责任都有了借口,一切本应该避免的出离于生活常态的事件都有了理由,原因被归结于人无法主动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作者将幸福和不幸都归在了一个模式之下,即遭遇了不幸,那么只会一直不幸下去,只因遭遇了那个不幸,那么人生就不得圆满,所有的之后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以及所有的生活都被这个不幸所笼罩,而逃离不出去,这个不幸不但会影响着你的人生,而且会影响着遭遇不幸的人的子子孙孙。这个不幸便是那个“茧”。
人在其中,逃不出去。文中也有刻画试图出逃的人,如汪露寒等,但这个“茧”的魔力如此之大,大到让人忽略其他的所有,只关注在了那些逃脱不出魔力的人的身上。
最终,这个茧破了,作者给了它团圆式的喜剧结局,然而,值得深思的是,茧中的人和茧外的人是否真的需要这个人为所造成的茧,或这个茧的生成究竟是否必然。
人与蝶毕竟是两个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