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鲁迅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旗帜标杆。他处于中国社会的变革之际,以空间广阔深邃的目光注视着中国及国民,从内心深处发出炽热而痛疾的呐喊。鲁迅的文学作品是一声孤单而激昂的号角,虽然对其的质疑声从未停止,但我们不能忽略的事实是:他的作品唤醒我们的良知和怜悯,这种力量不会随时代的改变而消失。
关键词:鲁迅;理性批评;审问者;鲁迅精神
作者简介:李晓琴(1992.5-),汉族,山西太原人,江西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02
长期以来,不管是鲁迅研究者还是广大读者,对于鲁迅作品的文坛地位都是盖棺定论的评价。因此,就有学者说“鲁迅的作品已经进入经典,无需任何人来保卫。”但我们从近来的一些媒体文章中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对鲁迅作品的批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虽有的也对鲁迅作品有着较为中肯的评价,但也有的评论文章对于鲁迅作品中的思想精神,道德人格以及鲁迅研究现状提出了不少尖锐的评论,甚至于对鲁迅作品的价值用一种轻浮的态度予以全盘否定。
这些否定的声音引起了鲁迅研究者和文艺界其他评论家的关注,他们对当前一些评论家对鲁迅作品的价值的否定提出了一些反对意见。鲁迅研究者孙玉石说:“鲁迅是20世纪中国知识界最具深刻性,丰富性与文学魅力的伟大人物。且不去争论鲁迅这一位文学家,思想家是不是那么【伟大】,就看他的文学作品,他不太多的小说、散文和散文诗,乃至最多的杂文,到了今天,还有很多人喜欢他,去阅读,去研究,也有一些人讨厌他、反对他,就说明鲁迅这个人是不那么容易让人遗忘的。”从孙玉石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可以发现他对于鲁迅作品的肯定。甚至于毛泽东也是对鲁迅作品大唱赞歌称“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因此,即使在“文革”那个最艰难的时期书店里的书架上除了毛泽东、马克思的作品就是鲁迅的作品慢慢的陈列于书架上。在这里我个人对鲁迅的作品也不过多的发表评论,否则就有点“蚍蜉撼大树”的意味了。
关于某些评论家对鲁迅作品的评论,一向以“痞子”自居的王朔,在大型纯文学期刊《收获》上发表了题为《我看鲁迅》一文,在这一文章中,王朔的“痞子”本色可谓是暴露的淋漓尽致,他说:“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这么点东西。”在此,我也姑且不对王朔这句话发表评论,我只想问一句王朔:“鲁迅何时宣称过他是世界文豪?”鲁迅先生谦逊一生甚至有人恭称鲁迅是“中国的高尔基”,而且鲁迅在他的作品中也是希望自己的作品“速朽”,也不希望能够跨世纪。所以说着个王朔嘴里的“世界文豪”这个称呼在这里就显得有点冠冕堂皇了吧。而且对于王朔的“规定”所谓“世界文豪”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脚这个标准我就有点想不明白了,王朔倒是一个写了多部“戳得住的长篇小说”的“戳得住”的作家,我个人没有拜读过王朔的作品,但我就不知道华艺出版社出版的《王朔文集》中是否有长篇小说?如果有,不知道是否就能被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评捧为“世界文豪”?我们也知道著名小说家契诃夫一生并无长篇,能说契诃夫不是世界级的“小说家”吗?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哪一篇不是经典之作?你王朔倒写了长篇小说,但究竟流传的有多少呢?只怕是已有不少以送去打纸浆了吧?关于王朔的“一堆杂文”这一问题,同为鲁迅研究者的沈存步说“鲁迅留下的杂文集字十六本,可谓洋洋洒洒巨著,事实证明,鲁迅的杂文不仅在他生活的年代里,即便是今天或明天,在中国整个思想文化的历史进程中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显示了不朽的生命力。鲁迅晚年的杂文更是炉火纯青,是留给后人的又一笔极其可贵的精神财富。”但在这里,王朔竟以轻蔑的口吻称之为“一堆杂文”,我想恐怕是王朔肚里那点墨水无法受用鲁迅杂文的价值所在吧。
板桥先生有一句话“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骂鲁迅的太多了,再添一个已经过气的“痞子”作家王朔也没什么。借用一句台湾作家李敖的话来讲;“你要骂我?骂我的人多了,你还得排队,轮不轮到你还是一回事呢。”王朔在《我看鲁迅》一文中对鲁迅还有一句“经典”的评价“对鲁迅的颂扬,到了妨碍我们自由呼吸的地步。”“什么时候…大家把他忘记了,我们就进步了。”读到这里,我似乎恍然大悟,原来王朔认为,鲁迅没有被大家遗忘,依然存在,是“妨碍着我们(王朔们)自由呼吸”和“进步”。在王朔看来,鲁迅的没有被大家遗忘,归咎于那些对鲁迅的以为“赞扬”,把他说的“如此完美”。其实鲁迅的“没有被人遗忘”,大家对他的赞扬有什么问题呢?王朔这样不顾事实的贬损鲁迅未必能加速大家对鲁迅的淡忘吧。说到“大家把他遗忘了,我们就进步了”。在这里我又有一个疑问了:我们现在不必战国时候进步吗?我们难道就把孔子淡忘了吗?我们“尊敬”的王朔先生,在《我看鲁迅》一文中写到“鲁迅这个人,在太多的人和事上看不清,自他去了上海心无宁日,天天气得半死,写文章也常常跟小人过不去。愤怒出诗人,你愤怒的对象有多大格局,你的作品就呈现多大格局。”看到这里,我不禁要怕案而起就像王朔评价鲁迅“王八蛋,不正经”作品一样,王朔的《我看鲁迅》一文,原是糟糕的不能再糟糕了。首先说明一点:鲁迅的小说都是在去上海之前完成的,根本就不是去了上海后被气得半死,才出现这种格局的。其次,我想问一句王朔“写文章也常跟小人过不去”有问题吗?难道要像王朔那样写文章也与鲁迅那样的“非小人”过不去,才算得上王朔眼中的大手笔,才能算是“世界文豪”“你愤怒的对象有多大格局,你的作品就呈现多大的格局。”这点我认为到适合王朔的作品,而且在王本人身上也十分实用。王朔写“痞子”,他的作品也就是痞子作品,他本人也就是一“痞子作家”尔。
写完王朔对鲁迅的评价,我已经出离的愤怒了,就像王朔的“愤怒出诗人”一样,可惜我不是诗人。其实我们在读鲁迅作品时,我们不难发现鲁迅作品对中国社会痼疾的品批评,我们称之为“国民性问题”,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引进冯骥才先生在《鲁迅的功与“过”》一文中所说的“文化人”,“这个‘文化人是指特定的文化铸造而成的特有文化性格,这种性格放在小说人物身上是一种个性,放在小说之外是同一种集体性格。当一种文化进入某地域的集体的性格心理中就具有顽固和不可逆转的性质。”从中国的文化史上来看,关于这种“文化人”的论述,在鲁迅之前是没有先例的,鲁迅是第一个创造性地使用这个文化视角来观察认识分析生活,然后升华这种独特的“文化人”来,在鲁迅所有作品人物中,孔乙己,闰土,阿Q,都是这种“文化人”的典型形象,在鲁迅的杂文中,这种“文化形象”屡见不鲜,所以,在鲁迅的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找到中国社会痼疾也就不足为奇了。冯骥才在《鲁迅的功与“过”》一文中首先肯定鲁迅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用独特文化视角进行国民性批判的人,对于冯骥才这篇文章,绍兴文联主席朱振国在《贬损鲁迅,意欲何为》一文中:“这么说,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似乎是拾了西方传教士的牙慧,而且还盲目崇拜了西方的霸权主义思想。”在这里,冯骥才说“他的国民性批判源自1840年以来西方的传教士那里” 这点我个人来讲是不大认同的这就一一方面来讲说鲁迅中了西方传教士的计时显然不符合鲁迅思想的发展的。在鲁迅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鲁迅弃医从文,一方面是因为童年乃至少年时代他在封建家庭中所切身感受到的传统阴暗,二是在日本求学过程中看到日俄战争的幻灯片,同胞的麻木深深地刺激了他。其次,学者于杰在《鲁迅中了西方传教士的计?》一文中说“对传教士的全称判断,说‘所有的传教士都居高临下,傲视一切这种思路难道不是作者所批判的传教士思路吗?”
近些年来,质疑大师的声音不绝于耳,我们不反对这些声音,但我们希望对于大师的评价 是建立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像“痞子”作家王朔那样和客观事实完全相悖的批评。其实对于作家来讲,批评家的声音就是他们进步的动力,他们可以从批评家的评论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我们希望在文坛这块净土上想王朔这种话语刀客和“流氓”批评越来越少。最后我想借用《抱扑子》中的一句话来表现鲁迅作品的价值,“沧海薑漾,不以含垢,累其无涯之广。”我认为,这也同样适用于鲁迅文化遗产的汪洋大海吧!
参考文献:
[1]王朔《我看鲁迅》
[2]冯骥才《鲁迅先生的功与过》.
[3]朱振国《贬损鲁迅,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