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创:严格来说,中国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身份证,或者说不是所有人都有身份证。在中国古代,普通人是没有身份和地位的,可以说,那时候有身份证的人确实是“有身份的人”。
鱼袋——古代身份证的“防伪标记”
古代身份证的制作很简单,很容易造假作伪,甚至出现用假身份证欺骗皇帝的情况。
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一些身份证上会特别注明伪造、出借或冒用该证件的严重后果。如明代就规定,“借者与借与者同罪”。没有相应的身份证而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如混进后宫)、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如谎称当大官),则要“依律论罪”。
研究发现,除了加强对身份证的管理、核对外,古代身份证一般有两种防伪办法。
一是设置身份证的“防伪标记”。古代身份证的“防伪标记”没有现在这么复杂,如鱼符类身份证,仅是为它配一个袋子,即所谓“鱼袋”。唐高宗时期是给鱼符配一个相对应等级的袋子,这种袋子当然是用来装鱼符的,皇帝召见时,除了要展示鱼符,还得亮出鱼袋。有意思的是到了宋代,核对官员身份时竟然只看唐代身份证的“防伪标记”——鱼袋,而把身份证的核心凭证——鱼符废弃了。
二是用不同质地的材料制作身份证。即不同等级的人,所使用的身份证的制作材料也不一样。仍以鱼符为例,制作鱼符的材料各不相同: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的鱼符是用黄金做的;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制作的材料是白银;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质地则是铜料。
金龟符——唐代最牛的身份证
唐代特别重视“身份证制度”的推广,他们也给高句丽、安南这些蕃国使者颁发不同样式的符。蕃国符以雌雄区分,雄符留在朝廷,雌符(有12块之多)交给蕃国来使带回去。再有来使,则出示雌符以雌雄符相合来证明其身份。
皇太子也有身份证,但不是符,而是一种玉质的身份证,即“玉契”。如果皇帝外出亲征,或是因其他事情离开京城,就由皇太子当“代总统”(监国),此时皇太子的身份证就不同了,他所使用的是龙符;若是亲王或大臣留守京城,则发予麟符表明其身份。
符中最有名的是虎符,一般由军将使用。但唐代实行身份证制度时并不用虎符,这是为了避讳祖宗李虎之“虎”。后来武则天篡国夺权,将李姓唐朝改国号为大周时,也没有使用虎符,而用龟符。
虽然不久后龟符随武则天的逝世而消失,但由此留下了一个特别的词汇——金龟婿。金龟婿是指优质的女婿。想想啊,一个身份证是“金龟”的人,最低也是三品大员,那可是光耀门楣的大喜事儿。
乌木腰牌——疑似郑和身份证
牙牌和腰牌是明清时期使用的身份证。牙牌是一种小片儿,当然也是等级身份证的一种。明代的牙牌有象牙、兽骨、金属、木等多种质地,视身份、地位和功能的不同而有差别。
在现代考古中,不时发现明清时代的身份证。如2004年,在南京明代宝船厂遗址船坞遗迹的考古挖掘中,便发现了疑似郑和的身份证。
这是一种腰牌,功能相当于特别通行证,由宫廷制作,为乌木质地,前窄后宽,呈椭圆形轮廓。腰牌正中刻有篆体印纹,目前只认出右半边“长寿”二字,推测该印纹是吉祥用语。
当时的宝船厂和现在大连的航母制造基地一样警卫森严,各司、各舫之间也不得随意走动,没有这类特别的身份证根本进不去。这腰牌应为郑和这种在内廷走动的重要人物持有,所以有学者推测,这块腰牌很可能是郑和或其部下视察宝船厂时不慎遗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