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敬艳
有人说,教育是师生相互取暖的修行。师生于对话中不断享受知识、体验成长、品味生命,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享受生命的家园。因此,课堂理应具有一种生命状态,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生活世界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不断积蓄成长的力量,追寻美好生活。这样的品德课堂才能触动学生心灵,不断焕发出生命活力。
一、感受自然世界,激发探究热情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其发展是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因此,品德生命课堂唯有根植生活,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与儿童的生活世界建立联系,才能激发儿童探究世界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风儿吹呀吹”(鲁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带着学生走到室外观察风,感受风,让学生找一找风儿在哪里。
生1:我在树叶、小草、花儿的摆动中找到了风。
生2:听到风吹树叶的响声,我找到了风。
生3:感到头发被吹起,我找到了风……
生4:我的风筝飞起来了!
师:通过寻找风儿,你们有哪些收获 ?
生5:原来,风离我们这么近。
生6:风还给我们带来了花香。
生7:风和我们是朋友,我们一定要爱护它。
师:是的,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风。只要你认真观察,一定还会在许多地方发现它的影子。
……
孩子们仰起小脸,感受风的抚摸,目睹树叶的摆动,为风筝在空中飞舞而欢呼雀跃。他们感受着风的存在,更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进而产生了探究“风从哪儿来”的愿望,为深入探究风的作用做好了铺垫。这样的活动让儿童身处大自然这一大课堂之中,真切地感受自然之美和生命的活力,探究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油然而生,这将为儿童的生命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生活经验,积蓄成长力量
鲁洁教授指出,我们的课程、教材、教学要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也就是说,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等。这种归宿性的回归才是品德课程的意义所在。[1]品德课堂必须立足儿童的生活经验,更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其生活经验,才能促进儿童的成长。
在教学“全家福”(山东美术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一课前,教师让孩子们请家长讲一讲自己成长中的小故事;课堂上,开展“讲述我的成长故事”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成长故事,体验亲情和成长的快乐。
师:在我们的成长中父母为我们做了什么?
生1:妈妈说生我的时候她病了一场,差点没命,妈妈太辛苦了。
生2:每次买了好吃的,妈妈都说自己不喜欢吃。我现在知道了妈妈是想让我多吃一些……
有学生声情并茂地读了妈妈写给他的小纸条:“孩子,你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平时我们俩相依为命。我时常病弱,对你的照顾不够,更多的时间是你在照顾妈妈。每次吃完饭你都抢着洗碗筷,我知道你是怕妈妈劳累;我们家经济条件不是太好,但你从不挑食,我做的饭,你总是说好吃。孩子,你是理解妈妈的好儿子,妈妈因你而更加幸福。”
师:听了这些成长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生3:爸爸、妈妈,我在你们的疼爱中长大,谢谢你们!
生4:爷爷,您每天骑车送我上学,辛苦了!我要常常给您洗脚解解乏。
生5:我要用我自己的行动报答亲人对我的爱。
……
孩子们用真诚的话语表达着自己对尊重与感恩、关爱与责任的理解和感悟,而这些都是生命幸福成长不可或缺的元素。此时,教师进一步提问“家人为你做了什么”“你为家人做了什么”“对自己的评价如何”等,并请孩子们将这些问题写进家校联系卡,与家长一起开启新的生命旅程。这样的品德课堂根植儿童生活,回归儿童生活,奏响了生命成长的旋律,儿童在心灵碰撞和情感交流中不断体悟感恩与亲情,积蓄生命成长的力量。
三、学会道德判断,追寻美好生活
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目标。对事物和现象具有一定的反思和批判精神,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与要求。因此,让学生学会反思生活现象,学会道德判断,理应是品德课堂着力追求的目标。
在教学“生活中的各行各业”(鲁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一课时,随着教学的逐步推进,学生纷纷表达了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认识。此时,一个学生说:“像清洁工那些人都不赚钱,我以后要做大老板多多赚钱。”孩子们顿时哄笑起来。对此,教师展示了从网上摘录的小学生作文《我的理想是当房东》:
我们家有很多房子,有一次,我看到爸爸很霸气地喊:“收房租!”里面的人一听见就出来乖乖地拿出一大把钱,爸爸拿过来就放到口袋里,真是太威风了……我在小学读书,语文差,数学、英语也很差,但我还是会数数的。我知道我不聪明,但是我的记性还是不错的。谁房租的钱没有交,我是记得住的。房东每次去的时候,都很霸气的就在那儿只要喊几声,等着拿钱就行了,想到这一点我就开心的不得了……
读完这篇作文,教师引导孩子们积极思考:你喜欢作文中的爸爸吗,为什么?你最欣赏自己的爸爸做的哪些事情?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以及自身生活进行反思。由此,让孩子学会尊重劳动者,珍视劳动的价值。儿童的认识困惑和价值误区实际上展现着儿童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契机。[2]抓住这些契机,引导儿童明辨是非,提升认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孩子追寻美好生活,这样的品德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鲁洁.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1.
[2]徐丽丽.尊重儿童 发展儿童[J].中小学德育,2016(8):45.
(作者单位:济宁学院附属小学
山东济宁 2720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