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加、德、英特派特约记者 高石 陶短房 青木 纪双城 本报记者 李萌 张怡然 谭褔榕 ●卢昊
“曹德旺要跑了?”这位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最近接受采访的一段视频刷爆了社交媒体和各大网站,其背后隐藏的是对中国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外流的担忧。“我只是说明了客观情况,给大家提供一些能够参考的信息。我们不应该有阿Q精神。”曹德旺21日对《环球时报》回应道。针对曹德旺个人的关注热度或许会逐渐平息,然而无法忽视的是,奥巴马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即提出“让制造业回家”的口号,当选总统特朗普也誓言上台后将拉住美国大制造企业(特朗普能不能做到?本版明日将刊登《环球时报》驻美记者的调查报道)。不仅是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国政府近年来也努力将实体经济留在国内。这是否是种趋势?这些国家的做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些调查。
“美国制造”令美媒兴奋
“当谷歌公司发布一款最新无线家庭媒体播放器时,最令在场媒体感兴趣的不是这款产品本身多么炫目,而是在机器底部刻的一行简短文字:美国设计并制造。”美国《纽约时报》的这个例子,可以说是美企近年来“回潮”的一个缩影。
可以看到的是,大批将生产基地设在中国的美国公司已经或者正计划将生产迁回美国:去年,美国通用电气和卡特彼勒将组装业务转回美国;同一时间,美国惠而浦家电厂商把旗下最著名品牌KitchenAid手持式搅拌器的生产业务由中国转回美国……在这个名单上,还有福特汽车、英特尔公司的名字,或许将再添加苹果的名字。该公司正考虑将中国的代工工厂搬回美国,目前已在评估可能性。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称,在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美国公司中,有1/3计划或考虑将制造业务带回美国。
美企“回潮”的背后,是中美制造业成本对比的变化趋势。《环球时报》记者此前走访了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中国工厂,这两个联邦州的设厂成本在美国属于相对较低的。记者发现,成本确实已成为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美国的重要原因。从成本结构上讲,美国制造业的人力成本占整个生产运营成本的4成多,但在水、电、天然气、地皮、运输、税收等企业负担的成本上,均明显低于中国。
曹德旺算出的账是,美国电价是中国的一半,天然气是1/5,虽然工资成本是中国的8倍,但总体算下来,在美国生产玻璃可以多赚一些。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21日对《环球时报》说,确实,中美之间的制造业成本在逐渐缩小。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员工资会提高,而美国员工收入未明显增长,所以差距缩小主要是人工成本原因。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研究报告甚至预测,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
这一结果似乎是美国近年来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吸引实体企业留在国内的结果。2009年,奥巴马叫响“让制造业回家”的口号。他强调,要留住工作岗位。从之后推出的2010年制造业振兴方案和2012年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都能看到美国政府希望优化自身资源配置的努力。美国吸引制造业等产业的主要优势在于,“税负外成本”较低、靠近核心市场、劳动力素质较高等。
谈到美国是否正如曹德旺所说具备那些优势,宋国友认为,他的数据是真实的,但例子具有特殊性,比如并不是所有制造业都能获得这么多政府补贴,其所在行业汽车玻璃在美国需求很大,这也具有特殊性。总体上看,中国制造业成本还是比美国便宜。
对于美国制造业等实体企业是否真的在“回家”,各方口径差距不小。主张“回家说”的《经济学人》2013年2月就大谈“大势所趋”,认为“制造业回流美国已成定局”,而《纽约时报》直到2014年7月还在大声疾呼“警惕制造业外流加速”。
日本、德国、英国都不遗余力
改善产业空心化的困局、吸引海外实体经济企业回流国内的工作不仅是美国在做。
“安倍经济学”第三支箭号称以结构性改革为根本目的,对经过认定的创业、创新型企业提供税收、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日本《东洋商业周刊》称,日本政府尤其注重对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扶持,以增强市场经济竞争活力,带动社会创业,日本政府的战略目标是在近5—10年内,将创业率从目前的5%提高到10%,形成“全民创业”热潮。与此同时,日本将人工智能、物流网等作为拉动制造业转型的突破口,加大支持企业应用尖端技术的财政投入。2015年,日本政府出台《机器人新战略》,宣称要推进制造业应用机器人的智能化升级。三菱、日立、丰田等大企业先后组建或加入了日本的“机器人促进会”和“物流网升级制造模式工会”。在政府的激励下,原先对生产进一步数字化持消极态度的日本企业正在改变观念,开始利用新技术寻求更高生产效率和供应链的整体优化。
对于日本而言,提振制造业这样的实体经济的“最大死敌”是人口问题。不过按照日本企业界的“长远盘算”,如果智能化机器人能够在老龄化威胁工业产能基础前得到应用,日本的劳动人口减少反而能够形成新的成本优势。
在德国,各地政府部门把企业留在当地当做“重中之重”。德国科隆大学经济学者罗多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德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对中小企业的特别优惠条款,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现在,中小企业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税收。在各地开设工厂时,当地政府会给予地产的优惠使用权,甚至可免费使用一些荒地以增加当地就业。银行也给予企业贴息贷款。德国“工业4.0”战略的提出,鼓励了企业无需去具有工资成本优势的国家设厂,可以在德国利用网络化减少生产成本。罗多夫表示,一些在国外设厂的德国企业近年来纷纷回流,有企业家甚至表示,现在,在德国生产的成本已经接近中国。
近20年来,英国一直被外界认为走在去实体经济化的发展道路。从捷豹路虎这样的老资格英国汽车品牌,到英格兰以及威尔士等地的钢铁厂,英国人或卖或关。这样的做法不免让人感觉,对于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英国人已经没有兴趣了。
这并非是全部事实。英国前财政大臣奥斯本和央行行长大力推进英格兰北方经济增长区计划,英国政府希望通过贯穿英格兰中南部的二号高速铁路项目和横穿英格兰北部的跨奔宁山铁路电气化改造,能够带动地区制造业经济的发展。“脱欧”公投后,英国制造业协会和德豪会计师事务所即发布报告,显示英国制造企业平均信心指数从6.37降至5.24。英国制造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李·霍普利当时就提出警告,“脱欧公投已经危及了制造业的复苏”。特雷莎·梅新政府依然维持前政府振兴北方经济带动制造业的政策不变,同时决定派遣大规模贸易代表团前往中国、印度、美国和英联邦国家,向全世界推销英国。
“关键是留住技术”
“现在主要欧美发达国家确实出现要把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留在国内的趋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研究员张燕生2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的高技术制造业在产出结构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将产业重点转移到金融、房地产、建筑等领域,欧美经济出现虚拟化、泡沫化的趋势,所以会出现产业空心化的状况,并非如西方的一些声音所说,中国跨境就业岗位的竞争导致很多中低档工作被吸引到中国而导致空心化。
张燕生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无论欧盟还是美国都提出要重振制造业。美国还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譬如对海外投资征税,以此鼓励企业回归美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麦肯锡就有一份报告称,在接下来的10年间,会有55%的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将回归美国,并由此创造300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霍建国2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国家从以前到现在一直十分重视实体经济,比如德国,一直保留核心的技术和制造业。只不过美国近年来重视实体经济的动作较明显,从创新和技术方面提出很多新政策和要求。他认为,欧美发达国家其实一直没有放弃制造业,在上轮结构调整中,这些国家甩掉的都是一些高成本或高污染的领域,像美国,它将航空航天等核心领域一直握在手里。
“欧美国家提出振兴实体经济,一方面是要稳经济,另一方面是要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一个国家想在经济方面具有影响力、占据主导地位,必须在某种技术领域拥有强项。从外部看,振兴实体经济带有保护色彩;从全球竞争角度看,大国必须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霍建国说。
或许正是出于上述专家所说的原因,可以看到不少欧美国家一方面以优惠政策提振国内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警惕像中国这样强有力的购买者和投资者。在美国,对中国投资持警惕态度的联邦政府,和对中国实体投资表示欢迎的各级地方政府,他们看待中企在美建厂的态度存在差异。不过对于普通工人来说,手里的“饭碗”是最重要的。“我们喜欢中国雇主。”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得到的几乎都是这样的回答。在英国,中国投资的案例近两年很多,从能源电力、农业食品到制造等各行各业,引发的争议也一直没有断过。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在英国一些普通人的印象里,来到他们国家的外国投资者是希望“马上挣钱”的投机者,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这些“投机者”撤走后,会冲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