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冀晓云 李程
加强煤炭企业投资管控的探索与研究
文/冀晓云 李程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是一家以煤炭、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新矿集团积极对接国家“转方式、调结构”政策导向,逐步构建了以“千亿新矿、亿吨集团”为目标,以打造国际化新型能源企业为定位,以四大产业板块为着力点,以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安全、绿色、转型、和谐发展为根本方式的产业升级、企业转型发展战略。
与传统的投资管理方式相比,新矿集团突出强调了战略的导向作用和投资项目的后评估,通过打造从战略出发、全过程管理的闭环投资管理体系,建立了“规划、计划、项目”间有机衔接的理论架构和方法体系,保证新矿集团的投资计划能够满足战略发展要求,快速响应市场要求;并通过后评估的信息反馈,对下一步战略的制定、业务的开展提供借鉴,实现规划管理的动态调整和提升。
投资机会研究阶段,由各权属企业和相关部门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新矿集团发展规划,对项目的资源状况、建设条件、技术来源,原材料供应、产品市场、资金筹措、经济效益、竞争优势、安全条件等进行调查、分析及预测,提出调研报告或投资机会研究报告,由规划发展部转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审核,并汇总各部门提出专业审核意见,报董事会战略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
投资机会研究报告获得批复后,建设单位对各专业部门提出的意见进一步落实,编制或委托编制《项目建议书》报规划发展部,由规划发展部组织有关部门或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出具尽职调查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一并报送董事会战略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项目建议书获得审批后,方可编制可研报告。
初步设计须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建设规模、标准、内容进行编制。凡设计内容出现重大更改或概算与估算投资偏差10%以上的,须重新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按照原决策流程重新进行审批。所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无初步设计一律不得开工。投资概算一经确定,没有重新履行决策程序的,不得改变。在可研报告和设计报告中增加EVA等项目投资效益分析指标,作为投资决策和评价的依据。
建立项目中、后期评价制度,规定:“实施中期评价。对建设周期在3年以上项目,集团公司将在项目开工两年后组织开展项目中期评价。主要是对项目投资决策、项目投资成效、项目经营管理的评价,为战略投资委员会提供依据。
“实施后期评价。项目竣工后,集团公司组织后评价。建设周期在3年以内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验收或投入使用后6~12个月内形成项目自我评价报告经项目工作组审核、董事会战略投资决策委员会审批后报董事会。建设周期在3年以上项目,集团公司建立复评制度,即在项目投产后第一、三、五年三个时点进行两次以上后评价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报省国资委和能源集团备案。”
新矿集团建立健全项目投资责任追究制度,规定:出现计划外项目,按照“三重一大”规定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单项工程超概算,未经审批的,超过10%的部分由建设单位承担;单项工程设计变更,未经审批的,除由建设单位承担全部工程款外,造成损失的,要追究其经济责任。
实行建设项目综合抵押金制度。综合抵押金总额由专业(能化)公司、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按照投资概算的0.05%~0.2%缴纳,具体缴纳数额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综合抵押金与项目计划统计、设计、招投标、合同、施工、设备、工程物资、财务、环保节能等专业管理工作完成情况挂钩考核。对违反集团公司专业管理规定的,视情节轻重,按一定比例扣减综合抵押金。
与项目建设负责人签订项目建设承包责任书,全面完成各项考核目标,全额兑现年薪;未全面完成考核目标,按挂钩比例扣减年薪,职工工资以核定的工资总额为基数,与年度项目建设任务目标完成情况挂钩考核。
在确定投资方式时,应紧紧围绕新矿集团的发展战略,以战略发展重点指导投资方向。为此新矿集团制定了编制项目投资计划必须坚持的四个原则:
1.坚持加快转型发展、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快转型发展作为能源集团“十二五”发展的主导思路始终不能动摇,一切工作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通过规模扩张,在保持世界500强的基础上,主动与先进企业对标找差距,积极作为,为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卓越能源企业创造条件。在注重加快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效益优先,新产业、新项目不能盲目发展,要以效益为前提,在确保投资收益率的基础上,加快转型发展。
2.贯彻有保有压的原则。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低迷、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对投资项目实行有保有压:压缩非主业、盈利能力不强的项目,集中资金投向见效快、效益好的重点项目;集中力量、集中资金保证主业发展,加快推进重点基地、重点项目、投产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和经济增长点,增强能源集团的发展后劲。
3.做好与财务预算相衔接的原则。依据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年度经营计划、财务预算,对于项目投资先筹后用,做到投资规模与筹集能力相匹配,对于建设资金无来源、不落实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
4.规范项目管控的原则。对外加快项目政府各种审批手续办理,努力降低政策风险。对内建立规范的投资管理体系,严格项目审批决策程序,不断提升投资决策水平;积极做好投资管控,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从“深化投资分析,加强投资监控”角度出发,整合各项目建设单位投资分析月报和规划形式分析报告,融合二者的共性,并体现各自监控的重点和个性,形成《投资与规划形式分析报告》,投资总体完成情况、具体投资项目进展情况、投资后评估工作进展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市场策略对投资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做到“边下达边调整、边建设边评估、边实施边考核”;严格控制计划内项目的投资规模,做到“没有计划的不能做,超出计划的不能做,没有评估的谨慎做”,投资监控更具力度。
自新矿集团集百家之长,构建实施具有新矿特色的项目投资管理制度以来,取得了较好成效,尤其是两头重、中间流程化的“哑铃型”闭环投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公司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满足了市场发展需求。一是压缩非主业、盈利能力不强的项目,集中资金投向见效快、效益好的重点项目。2014年经过对投资计划梳理、调整,压缩了非主业或盈利能力不强的项目,确定了全年投资计划56.36亿元,比年初计划减少15.32亿元。二是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对规划中的2015年项目投资计划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较计划的86.31亿元减少了36.42亿元。三是集中力量、集中资金保证盈利能力强的项目快速发展,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和经济增长点,增强了新矿集团的发展后劲。四是优化资本结构,通过“内引外联”的资金筹划策略,重点突出权益性融资方式,获取符合企业发展规划的资金来源,合理降低了资产负债率。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重装集团公司、山东能源新矿集团)
(责任编辑:刘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