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魏晋茹
活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京西稻
文 魏晋茹
2015年海淀上庄开镰节活动现场
京西稻作文化系统与清代三山五园的建设密不可分,是三山五园中景观链接的纽带,与御园水景共同构成了一幅天然水乡画卷。
三山五园地区的稻田种植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清代皇家园林的建设尤其是对河湖水系的整治促进了稻田开发,稻田景观也成为园林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稻田种植成为三山五园地区显著的农业形态,也成为北京城独特的景观标志,并形成了著名的京西稻品牌。
“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于2015年入选农业部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录,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性,在京西稻原生地适当恢复部分稻田,有助于京西稻作文化系统的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
北京地区水稻种植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东汉时已有明确记载。曹魏时征北将军刘靖为屯田种稻,修建戾陵堰,灌溉蓟城南北稻田。金代,也有在京西开水田的记载。元代,开垦京畿之地,招募江南能种水田及修筑圩堰之人为农师,指导北方人水田种植,其中就包括京西之地。明朝后期是京西稻作大发展的时期,当时海淀附近园林聚集,带动了稻田的发展,瓮山泊旁“水田棋布”,丹中“沈洒种稻”,勺园北面更是“稻畦千顷”。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海淀园林出现衰落,到清朝初年,清华园(今畅春园地)已一派颓垣,园中的池塘也辟为稻田,租与附近居民耕种。
清代,京西稻种植得到皇帝的重视和大力推广,逐渐形成以皇家农耕文化为主的水稻种植系统。康熙在丰泽园培育出“御稻米”,京西是其主要种植区;康熙南巡时曾带回江南香稻、菱角在京西地区种植,还将福建地区用猪毛、鸡毛为稻田水增温保温的技术引进京西稻种植区,使得由玉泉山泉水灌溉的稻田得以早熟丰收。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清朝在海淀附近的低地中开始大规模皇家园林建设。清朝不仅在御园周围种植水稻,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圆明园、圣化寺等园内也开辟了许多稻田。例如,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畅春园内的空地及西厂种植一顷六亩的稻田,根据《畅春园地盘形势图》,畅春园内稻田呈串珠状分布于西墙内沟渠一侧,稻田南部是一小水泡子。同年,为配合园林建设,还专门设置玉泉山稻田厂来统一管理京西稻田事务。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还设立了稻田厂仓署,其位置在功德寺以东青龙桥以西。根据样式雷图贴条,稻田厂所在位置河面较为开阔,也适合作为向宫廷运送稻米的码头。
清西郊稻田图
雍正元年(1723年),玉泉山稻田厂专派大臣管理;雍正三年(1725年),玉泉山稻田厂再次增加管理人员,规模进一步扩大,并直接转归奉宸苑管理。奉宸苑设立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属于内务府下属机构,是管理皇家园林的专门机构。将玉泉山稻田厂归并到奉宸苑管理,可见稻田厂与园林关系密切。
随着稻田和园林的大量增加,原有的水源难以满足需要,乾隆年间开辟水源,先后开挖了昆明湖、高水湖和养水湖,疏浚万泉庄泉眼,修建了由香山、卧佛寺到玉泉山的石渠等水利工程。这些水利措施共同构成一个多级蓄水系统,大大改善了西北郊稻田、湖泊用水不足的问题。
二
与南方的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等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相比,京西稻作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性。
京西稻种植区旁依北京西山,穿插于清代皇家园林之间,形成富有层次感的“山、水、田、园”的景观体系,远山近水,稻田如镜,黄瓦丹墙、苍松翠柏映衬于稻田之中,是北京地区最为独特的景观格局。 “山”为太行山余脉,远处为大西山,近处为小西山。清代三山五园中的“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即在于此。“水”即京西稻种植区的泉、河、湖等水系,包括玉泉山泉、万泉庄泉等泉水,长河、清河、万泉河以及南、北旱河等河流,昆明湖、高水湖、养水湖、福海等湖泊。“田”是种植区内形成的稻田密布的水乡景观。“园”主要指清代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皇家御园区,包括畅春园、静明园、圆明园、静宜园、清漪园、西花园、圣化寺等御园或行宫。
京西稻种植区与北京古代多风沙,城内街巷“无风三尺土”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具有极强的景观冲击力。对于京西稻作水乡景观,不论是南方人还是领略过南方景色的北方人,都会触景生情,引发对江南美景的回忆,认同其所具有的南方水乡特色。曾六下江南的乾隆皇帝多次赋诗赞美这里宛若江南的景色,如《青龙桥晓行》诗:“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独特的江南水乡景观使京西稻承载了一种广域的乡愁,它寄托了稻田种植区稻农和寓居京城的稻作文化区人士的乡愁,与今天提倡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相契合。
稻田厂位置图
京西稻作文化系统与清代三山五园的建设密不可分,是三山五园中景观链接的纽带,与御园水景共同构成了一幅天然水乡画卷。三山五园地区的皇家园林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的治园理念,吸取江南园林特色,利用该地区的水乡景色,建造一系列水景园林,把崇尚自然的造园艺术与水田景观巧妙结合,而京西稻田构成了清代皇家园林审美重要的外部借景。三山五园中一些亭台楼阁景观的设计与稻田相得益彰,有些甚至专为观赏稻田而设。清朝还将开挖稻田后的剩余土壤堆筑在稻田周围,成为人工土山,并植以柳树,架设小桥,形成与御园内景色相似的景观。稻田景观与皇家园林艺术的结合使得三山五园地区处处有景,呈现一幅完整的园林画卷。
三山五园是清朝皇帝园居理政的主要场所,园林内外的稻田成为皇帝园居时观稼辅政的对象。皇帝时而在园内举行亲耕仪式,使得园内稻田与丰泽园的一亩三分地有同等重要的政治寓意。例如,乾隆十年(1736年),皇帝根据钦天监选择的吉日,在圆明园刘猛将军庙亲行耕种。他在泛舟游玩之际,亦时时抒发重农理念,如“最爱鳞塍方脉起,扶犁叱犊一声声”,“水郭连山野,农功周览知”等。此外,畅春园、清漪园内刻《耕织图》画,圆明园内庋藏《耕织图》,一为图画中静态的农耕画面,一为现实中动态的田园景色,与园林内外的稻田相得益彰,是清朝皇帝重视农桑之本、宣教耕织之道的体现。
三
今天,京西稻种植区发展为南部原生地保护区和北部扩展地保护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京密引水渠和上庄水库等水利设施的兴建,京西稻田在北部上庄等地大面积发展起来。京西稻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入选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录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景观观赏、农业体验、休闲娱乐、科研开发等多方面的综合价值有待进一步发展。
样式雷 圆明园多稼轩地盘图中的稻田
首先,可考虑恢复京西稻原生地部分稻田面积和景观。稻田是湿地的一种,具有生态环境调节的作用,应将京西稻种植与北京城市绿化带建设结合,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大城市绿化带建设结合起来。恢复京西稻田不仅可以保持“山水田园”的景观格局,也能够扩大湿地面积,改善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环境,有助于城市绿化的发展。京西稻田恢复的重点区域应为玉泉山和颐和园之间、六郎庄、圆明园内。应对玉泉山与颐和园之间的绿地进一步改造,将现有林地改造为稻田,并辅之以油菜花种植,重现乾隆御制诗句里“菜花黄里度红舟”的景观。六郎庄已完成整体搬迁,应在其新规划中恢复部分稻田,形成具有传统景观特征的文化旅游地。圆明园内开辟的稻田是圆明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完整呈现圆明园景观,也应当在圆明园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文源阁等处恢复部分稻田。还可利用南水北调工程,恢复玉泉山下的高水湖,既作为第二应急水源池,也可恢复历史景观。稻田景观的恢复可以形成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旅游产品,提升京西稻作农业文化遗产的活力和吸引力。
还应建立京西稻保护和发展的有效机制。目前,京西稻田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有农业部门,也有园林部门,还有建设部门,如何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共同提升京西稻的影响力,保证京西稻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的首要工作。可形成由各部门组成的联席机制,聘请公司联合经营,统一宣传,统一品牌,形成合力。同时,京西稻农业文化遗产与三山五园文化遗产在历史渊源、景观构成和保护管理需求方面关系密切,应把二者结合起来,统筹布局,提升区域综合的环境品质,打造一块独特的北京市“景观地标”。
要将京西稻作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进行活态保护。可利用三山五园地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结合京西稻形成的田园风光、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为都市人提供一个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空间,吸引城市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教育等。如今,京西稻扩展区海淀北部上庄镇种有500余亩稻田,并将稻田与插秧节、开镰节、摄影节等结合起来,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同时,利用区域科技、文化、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将京西稻与科研、教学、文化创意产业等结合起来,与社区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京西稻的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建立京西稻博物馆,宣传京西稻的历史文化,使社会大众了解皇家稻作农业及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
作者单位:北京出版集团
责任编辑 崔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