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搭建起劳动的“脚手架”

2016-12-21 12:05黄婷
早期教育(家庭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杉杉扫地扫帚

黄婷

两岁半的杉杉看到外公在院子里扫地,他开心地跑过去,对外公说:“还是让我来扫吧,我会扫地!”外公将扫帚交给杉杉,并观察到杉杉能用扫帚把零散的垃圾集中在一起,还真有些扫地的样子。此时,如果外公想要尽快打扫干净,夺过杉杉的扫帚,杉杉定会大哭不止,就好像被别人抢了心爱的玩具……为什么杉杉如此爱劳动?因为在杉杉眼里,这就是游戏,一个以地面为场地,垃圾为材料,扫帚为工具的游戏。把劳动看成游戏,大家就理解了为什么要让孩子参与劳动。游戏注重体验,有情境,有道具,有规则,而除此之外,劳动还教会了孩子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增加孩子的自信。

一、以身传教,打造“台阶”

案例中提到的杉杉,为什么会模仿外公扫地,并能够像模像样地拿着扫帚清扫地面,这无疑是“目染”所起的功效。外公特别爱干净,每天早晨起来都会清扫院子。杉杉学着外公的样子抓住扫把,一只手力气不够就两只手一起用,卖力地操练。外公的耐心对初步建立孩子劳动的“台阶”至关重要,他拿着簸箕在旁边接着杉杉扫的垃圾,不时提醒相关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每次顺利将垃圾扫进簸箕,杉杉都异常兴奋,越扫越带劲儿。杉杉对扫地的兴趣来源于家庭生活,在与外公“我扫你接”的合作中,杉杉有了扫地带来的成功体验,勇敢迈上“台阶”。

二、陪伴左右,搭建“扶手”

在家里,杉杉有专门的游戏场地,地上铺着游戏垫,上面摆放着杉杉的各种玩具:积木、雪花片、工程车……有一次,好多玩具都洒落在游戏垫上,杉杉想搭“停车场”却没空间。在一旁陪着的妈妈说:“要是把其他玩具收起来肯定就有地方了。”杉杉听后,看着妈妈:“可是我不会收玩具怎么办?”聪明的妈妈通常会在此时陪着孩子学习收纳、分类、整理的技能,搭建孩子所需要的“扶手”。而孩子,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腾出空间搭建“停车场”—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学习技能的情境中,这样的教育契机,何乐而不为?

三、适时放手,拆掉“脚手架”

杉杉21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学习将垃圾扔到垃圾桶;27个月,会按照要求帮家里人拿东西;33个月,会自己穿鞋、用勺子吃饭、刷牙……不难看出,为宝宝量身定制合适的家务更有助于调动他的积极性,但要注意“台阶”的坡度和高度要因人、因年龄而异。儿童需要依靠成人的帮助搭建起学习技能的框架,这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搭建脚手架”概念。让孩子爱上劳动,离不开“脚手架”。当孩子能够勇敢迈上“台阶”,大胆向上攀爬,顺利到达终点时,就是拆“脚手架”的时机。此时,家长搭建的“脚手架”会回赠给你一个自信、快乐、有责任的孩子。有人常说,“懒妈妈能教出勤劳的孩子”,我想这句话只适用于拆掉“脚手架”之后。

曾阅读过一篇文章,大致意思是国外的一个孩子因为顽皮砸碎了邻居家的窗户,父母与孩子达成协议,先帮他还钱修补窗户,事后孩子通过各种劳动(送报纸、扔垃圾、修理草坪等)把赔偿的钱如数还给父母。试想如果文中的父母没有从小为孩子建好生活教育的“脚手架”,作为一个孩子,如何会明白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力所能及的简单家务,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劳动游戏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生存的技能和社会责任心。

猜你喜欢
杉杉扫地扫帚
消灭问号
扫地机器人
十字棋
小小鸟
《女巫的扫帚》
一切交给扫帚
寻找魔法扫帚
扫地也能很诗意
扫地
抢扫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