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云
作者简介:
沈从文,生于1902年,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边城》《长河》《湘行散记》《从文自传》等,后期转向历史文物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作品简介:
《菜园》是沈从文很特别的一部作品,有别于他以《边城》为代表的翠绿、润湿的湘西乡土风格。这只是一篇短篇小说,仍旧有很明显的沈从文印迹,一如他的诸多小说一般清浅,而风格仍然是充溢着那种写意似的抒情韵致。很多人批评沈从文不关心政治,只写些小情小爱。《菜园》的存在,驳斥了这样的观点。沈从文先生是关注现实的,在那样的时代,他能勇于写下这样一篇同情共产党的小说,已经说明他对现实的关切。
创作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大批共产党员遭到屠杀。本篇小说写成于1929年夏,当时,国民党政府立法院秘密通过“处置共产党条例”,决定“加重治罪,格杀勿论”。虽然屠杀早就开始,但此条例一出,无疑使罪行变得更加明目张胆。正是在这种恐怖的时代环境下,沈从文创作了这部小说。当权者的滥杀触动了作者,这篇小说便表达了这样的愤慨。文中儿子被杀,正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事。
节选批读
二十二岁的生日,做母亲的为儿子备了一桌特别酒席,到晚来两人对坐饮酒。窗外就是菜园,时正十二月,大雪刚过,园中一片白。已经摘下还未落窖的白菜,全成堆的在园中,白雪盖满,正像一座座大坟。还有尚未收取的菜,如小雪人,成队成排站立雪中。母子二人喝了一些酒,谈论到今年大雪同菜蔬,萝卜白菜皆须大雪始能将味道转浓,把窗推开了。
窗开以后,园中一切都收入眼底。
天色将暮,园中静静的。雪已不落了,也没有风。上半日在菜畦觅食的黑老鸹,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母亲说:“今年这雪真好!”
“今年刚十二月初,这雪不知还有多少次落呢。”
“这样雪落下人不冷,到这里算是希奇事。北京这样一点点雪可就太平常了。”
“北京听说完全不同了。”
“这地方近十年也变得好厉害!”
这样说话的母亲,想起二十年来在本地方住下的经过人事变迁,她于是喝了一口酒。
“你今天满二十二岁,太爷过世十八年,民国反正十五年,不单是天下变得不同,就是我们家中,也变得真可怕。我今年五十,人也老了。总算把你教养成人,玉家不至于绝了香火。你爹若在世,就太好了。”
在儿子印象中只记得父亲是一个手持“京八寸”人物。那时吸纸烟真有格,到如今,连做工的人也买美丽牌,不用火镰同烟杆了。这一段长长的日子中,母亲的辛苦从家中任何一事皆可知其一二。如今儿子也教养成人了,二十二岁,命好应有了孙子。听说“母亲也老了”这类话的少琛,不知如何,忽想起一件心事来了。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他说他想过北京。
北京方面他有一个舅父,宣统未出宫以前,还在宫中做小管事,如今听说在旂章胡同开铺子,卖冰,卖西洋点心,生意不恶。
听说儿子要到北京去,做母亲的似乎稍稍吃了一惊。这惊讶是儿子料得到的,正因为不愿意使母亲惊讶,所以直到最近才说出来。然而她也挂念着那胞兄的。
“你去看看你三舅,还是做别的事?”
“我想读点书。”
“我们这人家还读什么书?世界天天变,我真怕。”
“那我们俩去!”
“这里放得下吗?”
“我去三个月又回来,也说不定。”
“要去,三年五年也去了。我不妨碍你。你希望走走就走走,只是书,不读也不什么要紧。做人不一定要多少书本知识。像我们这种人,知识多,也是灾难!”
这妇人这样慨乎其言的说后,就要儿子喝一杯,问他预备过年再去还是到北京过年。
儿子说赶考试,还是年前走好,且趁路上清静,也极难得。
虽然母亲同意远行,却认为不必那么忙,因此到后仍然决定正月十五以后再离开母亲身边。把话说过,回到今天雪上来了,母亲记起忘了的一桩事情,她要他送一坛酒给做工人,因为今天不是平常的日子。
不久过年了。
过了年,随着不久就到了少琛动身日子了。信早已写给北京的舅父,于是坐了省河小轿,到长沙市坐车,转武汉,再换火车,到了北京。
时间过了三年。
……
地方一切新的变故甚多,随同革命,北伐……于是许多青壮年死到野外。在这过程中也成长了一些志士英烈,也出现一批新官旧官……于是地方的党部工会成立了……于是“马日事变”年轻人杀死了,工会解散,党部换了人……于是北京改成了北平。
……
当这母亲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了可以回家来住一月时,欢喜极了。来信还只是四月,从四月起做母亲的就在家中为儿子准备一切。凡是这老年人想到可以使儿子愉快的事通通计划到了。一到了七月,就成天盼望远行人的归来。又派人往较远的长沙市去接他,又花了不少钱为他添办了一些东西,如迎新娘子那么期待儿子的归来。
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是同时还真有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一面还在心中做小小埋怨,一面把“新客”让到自己的住房中去,做母亲的似乎人年轻了十岁。
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今年回家,拟定看过菊花,方过北平,所以做母亲的特别令工人留出一块地种菊花,各处寻觅佳种,督工人整理菊秧,母子们自己也动动手。已近八月的一天,吃过了饭,母子们同在园中看菊苗,儿子穿一件短衣,把袖子卷到肘弯以上,用手代铲,两手全是泥。 母亲见一对年轻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做着一种无害于事极其合理的祖母的幻梦。
一面同母亲说北平栽培菊花的,如何使用他种蒿草干本接枝,开花如斗的事情,一面便同蹲在面前美丽到任何时见及皆不免出惊的夫人用目光做无言的爱抚。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点事情,请两个年青人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青人就“请”去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
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
第二天,做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原故而得着同样灾难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
第三天,由一些粗手脚汉子为把那五个尸身一起抬到郊外荒地,抛在业已在早一天掘就因夜雨积有泥水的大坑里,胡乱加上一点土,略不回顾地扛了绳杠到衙门去领赏,尽其慢慢腐烂去了。
做母亲的为这种意外不幸晕去数次,却并没有死去。儿子虽如此死了,办理善后,罚款,具结,她还有许多事得做。
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原来是共产党。仿佛还亏得衙门中人因为想到要白菜吃,才把老的留下来,也没有把菜园产业全部充公。这样打量着而苦笑的老年人,不应当就死去,还得经营菜园才行。她于是仍然卖菜,活下来了。
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
主人对花无语,无可记述。
玉家菜园或者终有一天会改作玉家花园,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
骤然憔悴如七十岁的女主人,每天坐在园里空坪中喂鸡,一面回想一些无用处的旧事。
玉家菜园从此简直成了玉家花园。内战不兴,天下太平,到秋天来地方有势力的绅士在园中宴客,吃的是园中所出产的蔬菜,喝着好酒,同赏菊花。因为赏菊,大家在兴头中必赋诗,有祝主人有功国家,多福多寿,比之于古人某某典雅切题的好诗,有把本园主人写作卖菜媪对于旧事加以感叹的好诗,地方绅士有一种习惯,多会做点诗,自以为好的必题壁,或花钱找石匠来镌石,预备嵌墙中做纪念。名士伟人,相聚一堂,人人尽欢而散,扶醉归去。各人回到家中,一定还有机会作与五柳先生猜拳照杯的梦。
玉家菜园改称玉家花园,是主人在儿子死去三年后的事。
这妇人沉默寂寞地活了三年,到儿子生日那一天,天落大雪,想这样活下去日子已够了,春天同秋天不用再来了,把一点剩余家产全部分派给几个工人,忽然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便缢死了。
结语:
从小说风格来说,这篇小说同样继承了沈从文先生平实的叙述风格,一如他其他的散文、小说,于无声处,平静、波澜不惊、不动声色地将无论是乡村小镇生活,还是剧烈的革命往事淡淡地叙述出来,动人心弦。这样的叙述需要很深的功力,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同时,沈从文先生对于小说的谋篇布局,结构营造,也颇值得我们玩味,细细研究,对于写作大有裨益。
时间、地点、人物,用环境描写做烘托,为下文母子间的谈话做铺垫,营造了良好的谈话氛围。
隐约流露出对故土的怀念和对那片土地的熟悉。
母亲老了,该有孙子了,而儿子想的不是成家,却是到北京去。出人意料,也为下文的悲剧埋下伏笔。同时,“蓄了许久”,也说明了儿子对母亲的担忧与不舍。
短短一句话,却昭示了一位小康家庭的母亲对于安稳生活的单纯追求。家庭既很宽裕,又何必读书?她并不想有什么更高的追求,在一个纷乱的时代,她太害怕失去。然而“我真怕”三字,背后的宾语未说出来,却一语成谶。怕的什么?怕的,正是失去儿子,失去现在温馨的家庭与生活。
“我们这种人”,母亲并非鄙薄自己,只是她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已很庆幸,她享受现在的安稳,她害怕改变,而知识多了,必然改变对世事的看法,在政治纷乱的年代,未必是好事。
北伐是巨变,是轰轰烈烈、翻天覆地的,而在作者笔下,却轻描淡写,几句话就异常平静地交代了。但与下文菜园母子命运的剧烈转变作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看似平静的过渡,却隐藏着惊涛骇浪。
表现了一个母亲殷切盼望儿子的心理。
惊喜与埋怨,看似矛盾,却相统一。“埋怨”表现的,却正是惊喜,十分真实可感地表现出了母亲当时的心理。
多么温馨的画面,也难怪母亲会做一场幻梦。然而此刻的氛围愈温馨,则愈对照出接下来转折的残酷。
“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这样异常的紧急,给人不祥的预感。
这样天崩地裂的消息,在前面却全无征兆,即便此刻的描写,依然以平静的笔触,看不到悲痛、看不到激昂、看不到震惊,简直是于无声处响惊雷,直震得读者后退连连,精神恍惚,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从文先生的功力,非同一般。
到此刻,作者才让人明白了原委,同时充满了愤怒与同情。“仿佛因想到要白菜吃,才把老的留下来”,透出的,是浓浓的讽刺。仿佛开恩,仿佛有怜爱之心,而事实却未尝不是为了口腹之欲。老的不能死,全因需要她种菜。反映了当局的虚伪。
城中富人附庸风雅,强占民宅,却丝毫不在意这玉家花园少主人被杀的悲惨事实,毫不在意女主人的悲凉心情。写出的,全是冷漠。
戛然而止,玉太太的生命是这样,全篇小说也是这样。看似意犹未尽,却又干脆利落;看似出人意表,可细细想想,却又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