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的分量和难度齐头并进,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作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微作文”,导入了时下流行的“微”文化,如微课、微信、微博、微电影、微时尚等等,“微作文”为我们的写作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主张以小作文、小活动、小探究的形式,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大展身手中获得全新的写作体验。在如下的教学探索中,我结合自身的英语教学经验,分享了自己在“微作文”中的几点尝试与体会。
一、插入“微话题”,引发情感共鸣
“微作文”最特立独行的地方就在于这个“微”字,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实现作文的“微、小、精致”,首先就得从话题的选择与切入着手,从教学的第一步,就帮助学生圈定一个人人都有话可说的小范围。在我的写作课堂中,我就非常关注“微话题”的选择与设计,积极从学生最活跃的生活中,探寻他们感兴趣的小话题,如时尚话题、生活趣事、人物趣闻、小新闻、网络热点、校园轶事等等。通过这些学生感同身受或者主动关注的“微话题”,创设教学情境,植入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各抒己见地“说”中为下笔有神地“写”做好语调准备。
教学译林版初中英语7下《Unit 2 Neighbours》这单元的“Reading”部分后,我鼓励学生回家后,以“微采访”的形式,采访一个你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邻居,可以录制采访小视频、也可以以问卷形式采访,还可以将你和邻居的合影带到课堂,用于分享。在这个“微作文”中,我首先扣紧我们的单元话题,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在采访邻居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真实的写作素材,让他们的小作文有内容、有情感。如此接地气的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实践与探究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在接到任务后,就迫不及待地以小视频形式,在班级微信群中分享了他的采访过程。通过这样的话题引入,帮助学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解决了他们“邻居那么多,不知道写谁”“不知道写什么”的起笔困惑。
二、以“微”中见大,强化技能指导
在“微作文”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有这样的误解:所谓的“微作文”指的是作文篇幅的小、写作活动的少,如此一来,教师应该尽量“放手”,只管让学生去写就是了。其实不然,“微作文”在坚持小作文的基础上,还提倡“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而这个“少教”也并不意味着“不教”,而是以“微”见大,在小活动中,提高技能训练的指向性与有效性,以专题训练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技能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在教学8上《Unit 1 Friends》这单元的“Reading”部分时,我就有意识地渗透写作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描述并介绍朋友的写作技能。在完成“B1”这个探究任务后,我要求学生根据“Name——Looks(hair, eyes, mouth, nose, slim, fat, high, and so on)——Personality(kindly, interesting, generous, helpful, a good sense of humour, and so on)”这条主线,开展组间活动,介绍并分享自己在班级里的好朋友,并以5~6个句子写下来,形成“微作文”。在分享过程中,我则以“Guess”的形式,随机抽取作品,让大家猜一猜他的好朋友是谁。在这条思维主线的帮助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并且掌握了介绍一个人的写作技巧。
三、巧设“微”平台,触发个性体验
在“微作文”的教学实践中,作为教者的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完善教学的“配套设备”。在开展“微作文”的活动中,我们要积极创设以活动相配合的展示性平台,在“微作文”的基础上,开展“微”平台,将“微”进行到底,让学生有实践、有成果、有展示,在更具开放性的教学氛围中,体验写作的乐趣,并收获成长,有效促进自身写作水平的发展。
在我的“微作文”活动中,我会尝试将探究与展示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任务,任务形式可以是个人的小作文,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成果,创设小组汇报、“微播报”“我们一起改”、微作文茶话会、信纸作文等等。如在教学7上《Unit 4 My day》这堂课的拓展实践中,我设计了以“微日记”为主题的微作文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首先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探究,选择一天你最想分享的日子,并说一说这一天有什么不一样,都发生了些什么。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则鼓励他们跟着语篇及老师的小日记,进行模仿练习。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借助“微日记”这个平台,说起了悄悄话,课堂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在真情流露的氛围中,写作文变得没有那么令人讨厌了。
总之,“写”是语言输出的重要途径,它杂糅了语言的表达与应用,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应用。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将写作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从内容上丰富教学,从形式上激活教学,消除学生对“写”的心理防备,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走进写作,喜欢上写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竹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