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雨洪资源分区及分区利用方向研究

2016-12-21 05:13:26张晓艳唐造造黄健东
广东水利水电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区雷州半岛雨洪

张晓艳,唐造造,黄健东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35)



广东省雨洪资源分区及分区利用方向研究

张晓艳,唐造造,黄健东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35)

在分析广东省地形地貌、水文以及河流水系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雨洪资源利用分区,并对各分区的雨洪资源利用方向进行了分析研究,可供广东省雨洪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雨洪资源;水系格局;分区;利用方向

1 概述

广东省地处我国大陆南部,土地面积为179 638 km2,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丰富,其北倚南岭,南濒南海,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地形变化复杂,山地、丘陵、台地、谷地、盆地、平原相互交错。广东省上述特征决定了其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给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难度,同时也给雨洪资源的开发利用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由于广东省东西跨度约843 km,南北跨度约386 km,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降雨特点、产汇流特征以及洪水特征等各不相同,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雨洪资源,有必要针对广东省不同区域的具体特征进行分区,对不同分区提出不同的雨洪资源利用方向和模式,以达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发利用雨洪资源的目的,使雨洪尽可能的资源化[1]。

2 雨洪资源分区考虑的因素

2.1 地势地貌及其分区

广东省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向腹部倾斜,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兼有,而以山地、丘陵面积较广。全省地形基本可分为4个区:粤东平行山地和粤东南沿海丘陵区、粤北山地区、珠江三角洲区以及粤西山地与沿海台地区,各区的特征见表1。

表1 广东省地形分区

2.2 降雨及其分区

广东省降雨的特点是雨季长、雨量多、强度大、范围广,时程和地区分布不均。广东省年降水量在1 300~2 500 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771 mm,除雷州半岛外,前汛期(4—6月)雨量占全年雨量的40%~50%,后汛期(7—10月)雨量占全年的35%~45%。雷州半岛前汛期雨量占全年的25%~30%,后汛期雨量占全年的55%~65%。受水汽来源和地形影响,全省降雨量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地区差异较大,根据我国降雨量地带分布的划分标准,年降雨量1 600 mm 以上地区为十分湿润带,800~1 600 mm之间的地区为湿润带[2],据此全省降雨量大致形成3个高值区和6个低值区,粤东沿海莲花山脉东南高区、粤西沿海高区、东北江中下游高区(此区多为山地丘陵,水汽受一系列山脉的阻挡抬升会形成多个降雨高区和次高区,高值区中心最大为龙门上坪站,年降雨量为2 602 mm,高值区外的其他区域均为低值区。广东省设计雨型又分为珠江三角洲暴雨高区和低区、粤东沿海暴雨高区、粤西沿海暴雨高区和低区、韩江暴雨低区、东北江暴雨低区、西江暴雨低区、雷州半岛暴雨低区等[3]。

雷州半岛均因地势低平,成为水汽通道,水汽难以停滞形成降雨,形成雷州半岛低值区。

2.3 水系格局特征

广东省境内河流众多,除珠江流域的河流水系外,还有韩江流域及粤东沿海、粤西沿海等诸小河流水系。广东省境内的珠江流域包括西江流域一小部分、北江流域和东江流域的绝大部分和整个珠江三角洲网河区,面积共计111 250 km2。具体水系划分及其特征见表2。

表2 广东省水系格局划分

3 雨洪资源分区

雨洪资源分区考虑地形地貌分区,水文特征(降雨分区)以及流域水系格局等因素,同时结合行政区划以便雨洪资源资料的获取和分析。由前文所述,雷州半岛三面环海,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使得降雨等水文特征与全省其他地区有差异,故雨洪资源分区时,雷州半岛单独作为一个区,全省其他地区共分为3个区,分别是山地丘陵区、沿海平原台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根据流域水系的不同,山地丘陵区又分为北江山地丘陵片区、西江山地丘陵片区和东韩江上游山地丘陵片区。沿海平原台地区分为潮汕平原片区、惠东汕尾滨海台地区、博惠台地片区、漠阳江沿海台地区、鉴江九州江沿海台地区。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分为:珠江三角洲网河片区、流溪河增江片区以及潭江流域片区。广东省雨洪资源详细分区见表3,分区图见图1。

表3 广东省雨洪资源分区

图1 广东省雨洪资源分区

4 雨洪资源分区利用方向

4.1 山地丘陵区雨洪利用方向

山地丘陵区雨洪资源利用的重点是抓好水库的雨洪资源利用,同时针对部分地区的生产、生活缺水问题,因地制宜研究解决雨水蓄集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控制山坡地的开发,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山洪风险。

4.2 沿海平原台地区雨洪利用方向

沿海平原台地区雨洪资源利用方向重点是抓好大中型水库的雨洪资源利用,通过科学分析与预报,逐步采用动态汛限水位等,提高洪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充分发挥水闸的调度功能,结合潮汐特性,适时挡水、引水和排水,改善城镇水景观和水环境。

4.3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雨洪利用方向

该区雨洪资源的利用方向除了抓好水库的雨洪资源利用模式外,要充分发挥水闸、水闸群的联合调度功能,在部分水质污染严重的地区,利用汛期丰富的雨水和洪水资源,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水闸(群)调度洪水、雨水,以改善本区河道与河涌的生态环境。同时开展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模式研究,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缓解城市供水和排涝压力,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

4.4 雷州半岛区雨洪利用方向

相对其他区而言,雷州半岛的含水层具备良好的富水性和补给性,地下水资源丰富,该区的雨洪资源利用方向除了抓好水库的雨洪资源利用,同时结合雷州半岛地区的地貌、地质条件,建设地下储水空间,研究地下水回灌补给的有效方法,实现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5 结语

1) 本文考虑广东省的地形地貌,水文特征以及流域水系格局等因素,同时结合行政区划等,将全省雨洪资源的利用划分为四个区,分别为山地丘陵区、沿海平原台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和雷州半岛区,并提出了各个区雨洪利用的主旨方向,为后续开展雨洪资源利用专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2)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广东省雨洪利用分区,一定程度上为广东省的雨洪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对于该分区的研究尚属探索性研究阶段,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可不断完善修正。

[1] 黄健东,刘树锋.广东省雨洪资源利用技术及激励政策研究报告[R].广州: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

[2]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水利厅.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R].广州: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水利厅,2009.

[3] 广东省水文总站.广东省水文图集[R].广州:广东省水文总站,1991.

(本文责任编辑 王瑞兰)

Regional Division and Its Utilization Direction of Rain&Flood Resourc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ZHANG Xiaoyan,TANG Zaozao,HUANG Jiandong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Hydrodynamics,Guangzhou 510635,China)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topography, hydrology and river system of Guangdong Province, rain& flood resources utilization zon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have been proposed, and utilization direction for each partition of rain flood resource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rain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rainwater and flood resources; river system pattern; regional division; utilization direction

2016-08-16;

2016-09-14

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子课题(编号:2009-26)。

张晓艳(1982),女,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及河流海岸工程数值模拟研究工作。

TV213.9

A

1008-0112(2016)010-0001-03

猜你喜欢
高区雷州半岛雨洪
雷州半岛崩岗区不同植被重建模式下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
桉树科技(2022年2期)2022-07-11 09:32:40
超高空单边偏心桁架连廊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2021年9期)2021-12-22 06:38:36
清代雷州半岛糖贸易及其规范化——以新发现的雷州花桥碑刻为例
广州文博(2020年0期)2020-06-09 05:14:34
Gender disparities in weight loss surgery
数字
重庆跳石河雨洪关系和临界雨量预警指标分析
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区域雨洪模拟研究
雷州半岛石狗文化旅游资源创新开发探析
雷州半岛水与火造就的中国遗世独立
威海高区教师家访启动“8664”工程
下一代英才(2015年2期)2015-05-30 22: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