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游戏IP适合跨界“触电”

2016-12-21 08:23文|文
出版人 2016年2期
关键词:触电魔兽马里奥

文|文 予

从之前游戏改编电影的情况看,十个里面有九个是票房毒药,却难以挡住电影人的步伐,游戏背后的庞大粉丝群是让IP价值跨越次元发扬光大的主因。

让游戏粉们尖叫的2016年来了!

如果坊间传闻确凿可信,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游戏粉们将在电影大屏幕上看到自己喜爱的游戏跨越次元扎堆而来。《刺客信条》《愤怒的小鸟》《生化危机》……连跳票成瘾的《魔兽世界》都公布了正式宣传片,还有什么不能期待呢?

把游戏改编成电影容易费力不讨好,观众口味难调,粉丝们的口味更难调。想挣得游戏改编这桶金着实不易,但放开这块大蛋糕又不甘心,各路人马只好使出浑身解数拼实力、拼颜值、耍宝卖萌、与原作较劲,从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中闯出一条“钱”路。

实力派终现身

暴雪公司是游戏制作领域的实力派,但把自己的知名大作改编成电影却显得很慎重且波折重重,自打2006年开始宣布制作《魔兽世界》电影的十年来,每次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让粉丝满怀期待又抱憾而归,只因这片实在是个难啃的骨头。

游戏和电影有巨大的区别,可以用“马里奥之父”宫本茂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来点明:“我一直认为,作为用户可以互动的游戏和作为用户被动接受的电影,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他大概被1993年老外拍的《马里奥兄弟》给伤着了,留下成片的心理阴影,本来是日本人做出的可爱风格横版闯关游戏,主角是白人,但白人把它拍出来愣是有了违和感。这份违和感大概也因为《马里奥兄弟》不是最适合改编成电影的游戏IP:宫本茂一门心思把重点都放在关卡设置、游戏可玩性、操作性和延展性上,让玩家的探索充满乐趣,故事情节却少得可怜——水管工英雄救美(穷矮挫逆袭白富美)。

仅此一点,暴雪的《魔兽世界》在改编成电影方面便有先天优势,因为它本身就是个故事背景严谨宏大的角色扮演游戏,具备完整而系统的世界观。在此世界观之下,每个种族有自己的历史,种族之间交流和冲突不断,能书写出一部恢宏的战争史。现成的剧本摆在面前,而且还不只一本!不过剧本太厚也不是好事,电影毕竟不能当电视剧来拍,所以编剧压力山大。

在这磨磨唧唧的十年里,导演从山姆·雷米换成了邓肯·琼斯。各种谣言满天飞,其中之一就是雷米要自己创作剧本,但暴雪不干,后来二者一拍两散,雷米以自己很忙、要接手另外一部电影为由放弃。而琼斯倒是跃跃欲试毛遂自荐,不为别的,只因他本人是个纯游戏宅男。白天拍电影,晚上打游戏,还是魔兽的铁杆粉,大号是部落战士,对放弃暴雪原剧本这件事当然无法容忍,那拍出来还能叫《魔兽世界》?他对游戏改编电影有很清晰的想法:“你若认为每一个粉丝都等于一张电影票就错了。但不按照游戏拍,粉丝肯定不干,完全按照游戏拍,那你还不如去玩一遍游戏呢!”要想把握好这个分寸实在不是件容易事。而且琼斯本人是部落战士,剧情是否会偏重部落?联盟玩家表示搬着板凳、拿着武器等着看戏。

虽然不是所有粉丝都会走进电影院捧场,但不可否认这部电影依然非常值得期待。导演邀请了《星球大战》的特效公司工业光魔参与特效制作,他们最擅长的就是精美逼真和水准一流的大场面,剧情将犹如《指环王》那般带有史诗般的魔幻背景。为了吸引中国观众,还邀请吴彦祖扮演古尔丹,谁想看帅哥怎么扮丑,可以去满足一下自己的恶趣味。

颜值撑起五颗星

《刺客信条》还没上映,豆瓣电影里有些粉丝已经迫不及待地给它打了五颗星,理由是:迈克尔·法斯宾德。导演真会挑演员,一张脸可以撑起一部剧,就算不是游戏粉,也能吸引演员粉,观众基础无形地扩大许多。

别以为玩游戏就不看脸,《魔兽世界》那种纯热血、汉子向的游戏另当别论。不少玩家对角色扮演游戏里主角的要求并不比电影主角低。由于“代入感”这个玩意的存在,脸长得怎么样就更重要,玩家会认为这是虚拟世界的自己,没有颜值是万万不行的,有气质但不帅也不完美,必须脸好看、气质佳。

为了让游戏里的脸好看,美术和技术人员都在拼命。最初的游戏画面是像素点,谁也别说谁不好看。随着计算机智能水平提高,渲染器能力逐年强大,画面逐渐从二维进化到三维,纸片人变成和真人接近的立体人,从皮肤到毛发,细致程度已经达到相片级别,以帅哥美女为卖点的游戏出现,虚拟偶像终于确立。

1999年日本游戏《最终幻想8》给游戏界带来的震撼是无以伦比的,美型的男女主角犹如真人演员般演绎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若拍成真人电影恐怕都难以达到如此良好的效果,所以当年也产生了一场虚拟角色是否会替代真人演员的大讨论。

此时回头看那场讨论,觉得是杞人忧天。观众毕竟还是喜欢看有血有肉的真人演员,导演还是倾向于省时省力的真人电影,而不是耗费大量资金和功夫捏几个逼真到极致的虚拟角色,做一部成本极高的纯电脑动画电影。有时候,导演如果具备一双慧眼,寻找与游戏角色从外貌到气质都很贴合的演员,那他就成功了一半,比如《古墓丽影》电影版里的安吉丽娜·朱莉,活脱脱是真人劳拉,观众们完全不在意剧情是什么样,看她就够啊!当然也有反面例子,日本游戏《clannad》的真人电视剧,剧情还原度虽然不错,但各大角色足以让观众噩梦连连、粉丝自戳双目。

言归正传,《刺客信条》选对演员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看演员的表现和剧情能否让粉丝们满意了。

耍宝卖萌卡通风

《愤怒的小鸟》和任天堂的诸多游戏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同一种风格:可爱的画风、萌萌的角色造型、轻松的游戏体验和几乎能够忽略的剧情,并不是最适合改编成电影的游戏类型。但鉴于《魔兽世界》和《刺客信条》都存在剧本改编左右为难的困局,这种剧情很少的游戏反而给予编剧最大的创作自由,只要角色主要性格不变、剧情主线不变,其他随意。观众还挺乐意探究一下这些角色背后的小八卦,比如萌鸟和猪头们因为几颗蛋引发的恩恩怨怨。

近些年,耍宝卖萌的动画电影很受欢迎,《卑鄙的我》《功夫熊猫》《冰河世纪》《马达加斯加》的票房收入都不错,角色性格表现甚至超过剧情的刻画,热热闹闹一锅烩是常见模式。动画只是孩子的专利,这种传统观念已经被打破,更多成年人成为动画消费群体,所以《愤怒的小鸟》根据游戏特点,选择主攻这一块实属明智。动画和游戏不分家,在其他动画电影全面开拓相关游戏的时候,Ronio公司虽然程序反过来了,也算是顺潮流而动。

这股潮流还推动着旗下有不少IP价值颇高的游戏、但迟迟不想电影化的任天堂和宫本茂重新考虑公司策略。多年来,有不少人来找他们商讨,将游戏改编为电影或者将新的电影和相关游戏同步上市,他们都很犹豫,如今终于认识到,游戏可以和电影更好地结合。如何结合?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通过1993年的《马里奥兄弟》真人电影来看,粉丝们大概更乐意见到动画电影吧!最大限度保持原作的味道。另外,迪斯尼制作的《无敌破坏王》曾经考虑购买马里奥的形象使用权,让他出现在这部动画中,可惜未实现。不过迪斯尼有意在该电影第二代请马里奥客串,届时,游戏历史上最经典的人物会与动画制作领域的巨头公司牵手,看点多多。

与原作较劲到底

《生化危机》被改编成电影的历史较为久远,而且动画和真人皆有。但是对于粉丝来说,《生化危机》真人电影非常不羁,添加很多自创剧情,看起来简直是扯淡。有趣的是,这次又是日本造游戏,美国拍电影。日本的真人电影似乎和游戏属性不合,他们最为发达的动漫产业更乐意拉游戏入伙。

有人总结,日本拍恐怖片以气氛恐怖取胜,而美国的恐怖片以画面恐怖为主。《寂静岭》那种游戏才最能代表日本式恐怖,而《生化危机》向来都以恶心的生化怪物、鲜血四溅来刺激玩家感官,尤其是这几年画面质量提升之后,恐怖感提高好几个档次,连主角的死法都千奇百怪,还细致地展示给玩家看,正好是美国人的菜。电影版《生化危机》很好地继承了“血腥”,至于剧情……你还能期待那些很可能没玩过游戏的制作人去认认真真打一遍游戏么?

只有游戏的核心玩家才会在乎原作,电影人只在乎IP价值和市场,并不是所有游戏都像《魔兽世界》那么好命,碰到一个玩家当导演,而且在电影真正上映之前,谁也保不准作为玩家的导演为了照顾非游戏玩家的观众而改编剧本。所以就不要纠结和原著有什么不同,看看帅哥美女一路杀丧尸、斗异形就可以了。

话说回来,虽然《生化危机》一直跟原作较劲,但是第五代里李冰冰所饰演的美籍华人艾达·王让中国玩家眼前一亮,形象还原度极高,与《古墓丽影》的安吉丽娜·朱莉版劳拉有一拼,不少粉丝为了看她到处找片源。很可惜,这么血腥的电影不可能被引进中国,否则绝对会有艾达·王的粉丝和李冰冰的粉丝同时买票入场,即使那些粉丝依然会吐槽剧情实在毁原作。

要是真想看剧情与原作贴合度高的游戏电影,可以考虑日本制作的游戏衍生动画,比如《生化危机:诅咒》《生化危机:恶化》,剧情包粉丝满意,就是非粉丝估计看不懂,只能看帅哥美女打怪。如同当年的《最终幻想:圣子降临》一样,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除了以上几个游戏,已有改编计划的还有《神秘海域》《幽灵行动》《最后生还者》《合金装备》,甚至包括《我的世界》和《俄罗斯方块》这种看起来完全跟电影搭不上边的游戏!从之前游戏改编电影的情况看,十个里面有九个是票房毒药,却难以挡住电影人的步伐,游戏背后的庞大粉丝群果然是让IP价值跨越次元发扬光大的主因,至于能不能见效,票房见!

猜你喜欢
触电魔兽马里奥
“Forever Young”
马里奥闯世界
超贱小幺鸡
超贱的小幺鸡
电影《魔兽》背后的炸裂特效
魔兽世界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