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水井巷,在这个季节里感受一种浓浓的乡土诗意,水井巷有着古老的气息和那一处诱人的“水眼头”的传说。它曾经如同那金银滩草原一样有过与蓝天共一色,和月光与白云齐飞的辽阔,有过风吹绿草遍地花的壮美,也有过原始生态森林般的迷人景色。
闻名遐迩的水井巷,过去并不叫这个名字,旧西宁城内都是土巷,条条街巷都是有水沟,所以这一带俗称阳沟。每日艳阳高照、流水潺潺。有着悠远、空旷、清秀和灵气,景色旖旎诱人。那种“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意境中,似乎可以看见远远的土巷里走来的那个牵马的断肠人,正走过夕阳的深处。
据说,正是这里的风水宝地,有人便在城垣南端处找到了可以开凿一洞并引水入城的好地方,因此,当地人就称为此处为“水眼头”。旧西宁城的西南角地势最高,在修筑西宁城时,就在这里留下了一个进水口,水洞为砖砌拱形,城外是一处长满茂密松树的高埂,地名“八仙树儿”。近树的城墙上铺满了碧绿的苔藓,风景如画。传说很久以前,八仙云游到此,见风景清幽,便饮酒作乐,行前各插一根筷子,便长成了八棵大树,八仙树的地名也就留了下来。后来,通过“水眼头”从南山寺山脚下,那清清的一渠水就流进了城内,沿着街道上的阳沟流经了大街小巷,供人们在城内灌溉菜园、林木以及消防、建筑、清洗衣物等等。
鲁迅曾说:“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水眼头这地方被人们认为是块风水宝地的水的来源处,人们从这里每天用肩挑、用毛驴驮。既是生活用水,也是浇菜地的好水、神水,久而久之,人们将这“水眼头”处踏出了一条路,当地的民众就在这里开通了一条自南向北的街道,街道两旁建起了简易的店铺,摆摊设点。成为今日西宁城市的发祥地,上世纪五十年代“水眼头”这一条被人们踩出来的巷道和周围这一带因为承载了几百年历史的商业、文化等风貌而被正式命名为“水井巷”。虽说如今的水井巷早已没有当年的神奇,没有了水眼头的流水潺潺,门口的那口井也只是象征性地成为水眼头的标志,但是,水井巷就成为西宁市内那犹如新发现的一位女大十八变的美人一样,穿上了靓丽的衣服,敞开大海般的胸怀迎接着四面八方和五洲宾朋的到来。
那时候,水井巷这一带只有少数富甲商人在这一地带购地营屋,沿街间或出现了一些馍饼店、水烟作坊、榨油房、杂货铺等。那时候,水井巷的南端据说是一片荒地,人烟稀少,旧西宁的骡马市场就设在这里,可以想象,旧时的水井巷虽然是“天苍苍、野茫茫”的一片荒凉景色。而这一片荒凉之地,却依然有过“闻道田歌四起,清声雅韵悠扬。此是农家乐趣,外人莫笑轻狂”的浪漫和欢笑、纯朴和敦厚。
光阴荏苒,时光如流水,如今的水井巷这一带那些参差不齐的低矮的民房早已消失在人们的眼中。周边的学校、机关、住宅区、生产企业和国营蔬菜商店、国营粮店一一崛起,一个混合型的街市蔓延开来。在时代的发展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一眨眼的时光,便由一片草地夹杂着些许菜畦的荒凉之地变成了一条人流不息、格局相对合理的商业街。走近人流如织的水井巷,你眼前便会有一种小小的震撼,令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小巷的中间是人性化设计的座椅,供游客休息谈天。里面商贩们的吆喝声、不同口音的游客与商贩的讨价还价声、店铺里传来的悠扬的音乐声,还有那位孤独的老银匠也似乎用卓越的手艺,镶嵌着圆月的光临。吃一碗老字号里的老太太亲手做的酸奶,便会让人卸下重重的乡愁;听一曲久违的乡曲,那种浮躁和淡淡的忧伤像流水一样从身上滑下。水井巷,这个从“水眼头”处走出来的土巷道走出了西宁、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金发碧眼的老外常常在这里从容地购物,甚至,他们对这条百年老巷并不陌生,很容易就能找到卖栗子、卖各种藏饰品的小店,而且不用商贩说明,他们就会掏出相应的钱,这一切都是那么和谐。
水井巷内的“烤羊肉串”已经是闻名全国,“麻辣烫”也已经烫进了人们的心窝。独具青海风味的酿皮、手抓羊肉、抓面等让人垂涎欲滴。民族风情的藏饰品、琳琅满目的土特产让人应接不暇,我们从中可以感悟到这里独特的魅力,在令人快意和和谐之中看看这条百年来的土巷道所带来的这种娇媚可人的诗情画意。这就如同从梦一样的年代走来一袭清浅的、陌生又熟悉的韵致。穿行在其中,展现了几多神秘、几多风情、几多浪漫,无论你在不在意,置身于这里,这里的一切便是属于你了,这多少让人感觉到属于了一种温暖缓缓流淌在心间、花朵一样静静地绽放。浮躁的精神和灵魂在这种氛围中归于欢快。尽管没有那些尽显风流和溢彩流光可以使水井巷名扬天下,在美轮美奂的华彩中走向世界,但是,水井巷有过自己的丰情欢歌、有过其中的喜怒哀乐、有过自己的富足与小康、有过自己的朝气与活力。也许,相对于大都市的繁华,水井巷还有着自己的不足。可是,水井巷正是青春焕发时,那里不仅有着我们老一辈人留下来的水眼头,更涌动着一种海的风韵、绿的诗意,也更有着大海般宽阔的胸怀,接纳四方游人。
如今,我们从落后、贫穷的寂寥中觉醒,水井巷多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已经积聚了人气、沉淀了深厚的商业底蕴。这里已不再是“天苍苍、野茫茫”、被人们视为是畏途的蛮荒之地,而是西宁市老商业街的金名片,水井巷终于可以在高旋律、快节奏中展现出卓然于世的风采,这条百年历史的小巷会更加充满朝气和活力!
【作者简介】文竹,原名戈强英,女,青海省化隆县人,企业会计。2009年开始在《西藏文学》《青海湖》《青海日报》《雪莲》《紫金色广场》发表散文、诗歌、小说、评论等作品。原青海广播电视台《日子》栏目撰稿人,著有散文集《沉淀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