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艳飞
摘要:ORCID是国际科学界为解决姓名歧义而创立的科研人员与贡献者唯一识别码。ORCID注册平台同时也是收集科研人员信息的开放性平台。专家信息是科技期刊构建同行评议专家数据库的基础。目前科技期刊同行评议专家数据的收集存在主观随意性。通过ORCID平台,科技期刊可以高效、全面的收集专家信息,为专家数据库的构建提供信息保障,将实现科技期刊同行评议专家库构建的规范化和数字化。
关键词:开放科研人员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同行评议;科技期刊
DOI:10.16315/j.stm.2016.03.017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志码:A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期刊数字化已经从采编平台、数字出版发展到移动出版、媒体融合。一方面,期刊数字化对传统期刊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冲击,越来越多的期刊开始制作和发布数字化期刊内容,有的期刊甚至全部数字化,不再出版纸质期刊。另一方面,由于科技期刊必须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核才能公开出版以及目前科学界对学术成果认证的纸质化,因此科技期刊目前尚未成为数字化期刊的冲击主体。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保证期刊发表论文的学术质量,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是确保学术质量的关键环节。同行评议专家库构建和管理是科技期刊编辑部需关注的重点工作。专家库的构建和管理离不开对专家信息的准确掌握,长期以来,科技期刊在专家信息收集和管理环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满足期刊同行评议工作的需要。在期刊数字化的背景下,科技期刊亟需一个能跨地域、跨学科的科研人员、学者和专家信息整合平台。这一现状在ORCID平台出现后有望得到彻底改变。
ORCID全称为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即开放科研人员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是汤森路透和自然出版集团等单位于2009年共同发起的项目,其意义等同于科学文献领域的DOI(数字对象标识符)。ORCID项目创立的初衷是避免科研人员和贡献者在学术论文投稿、基金申请提交、科研产出管理和传播等科研活动中姓名的混淆。
中国科研人员可直接登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中国科学家在线平台进行注册。中国科学家在线平台的运行,将方便中国科学家获取使用ORCID,推动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取得ORCID,获取其唯一的全球学术身份识别码,同时管理个人科研产出,促进中国的科学家与全球学术界接轨。OR-CID是科研人员的学术身份证,更是展示个人研究能力和成果的平台。
1科技期刊同行评议专家信息收集现状分析
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技期刊在办刊过程中一方面要顺应期刊数字化的发展和要求,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提高期刊数字化水平;另一方面,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必须要符合刊物的发展需要,不能在数字化建设的大趋势中盲目的进行数字化改革,忽略了期刊学术质量。学术论文是论文作者个人或者学术团队通过阅读文献、学习文献、实验操作、数据收集、模型建立、结果分析直至论文撰写的高强度脑力劳动的成果,作者把论文投稿到科技期刊编辑部,是对编辑工作的极大信任,科技期刊编辑部必须要把论文评价当成是一项严肃的学术活动科技期刊有责任对每一篇投稿都实事求是、认真高效的评议,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论文。科技期刊的同行评议工作必须有一支学术造诣高、责任心强、评议工作效率高的同行评议专家队伍才能保证同行评议质量,从而保证期刊学术水平。同行评议专家库的构建是我国科技期刊工作流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专家信息的收集与筛选是构建同行评议专家库的基础工作,只有收集到足够多的专家信息并从中筛选出专业、年龄、研究方向、研究层次等符合期刊要求的评议专家,优质高效的评议工作才能开展。因此,科技期刊收集的专家信息必须满足全面性、精确性、及时性。
专家信息精确才能筛选出学术造诣高,研究方向符合科技期刊发表论文学科范围的评议专家。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各个学科知识内容的快速更新,一方面,学科交叉型论文投稿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科技期刊对投稿论文的创新性、前沿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精确的小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获得高质量评审意见的关键工作。随着学科发展与融合的深入,各学科新的研究方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对评议专家的学术深度和广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科技期刊专家库的学科覆盖范围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期刊对同行评议专家研究方向细分程度不够精确,选取评议专家选取过程存在模糊性和盲目性,导致同行评议意见没有操作性甚至退审。科技期刊必须精确掌握专家研究方向信息才能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
科技期刊的同行评议专家选择必须适应这一情况的发展。因此,在精确收集信息的基础上,科技期刊必须全面收集专家信息,不仅仅局限于专家的学科专业、研究方向,还必须将专业进行数级细分,收集目标专家最近的在研项目,发表的学术成果,甚至人事变动等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每一位专家的评议方向做出精确判断,做到每篇投稿的精确送审。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同行评议专家信息收集手段主要有:编委推荐;网站查询,包括各高校网站、各种数据库、各类基金网站等;通过各种学术会议取得专家联系方式。
科技期刊的编委大部分都是各个研究方向的领军人物或是大专院校的学院领导,在学术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号召力。很多科技期刊利用的学术权威或者行政权威来收集专家信息,并纳入期刊的专家队伍。编委推荐可以帮助科技期刊快速地建立同行评议专家队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编委推荐的弊端便逐渐显现。由于编委推荐的往往是熟悉的专家学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术派别,影响同行评议的公平公正,也会影响平台专家管理工作。
我国各大的高校、研究机构都对本单位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网上公示,查询专家非常方便。但是高校或者研究结构的专家信息不以信息收集为出发点,所以存在信息发布不完整、信息发布滞后、信息发布错误甚至信息造假的情况。通过对一些高校或者科研院所网站关于专家信息公示网页的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网站的信息明显存在信息滞后的情况。通过对网页信息滞后时间的统计分析,信息滞后的平均时间为2.7年左右,这极大的增加了学者信息的不准确性,导致收集的信息无法使用。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因为学术会议的规模有限,通过学术会议收集专家信息很难满足科技期刊的需要。
通过上述方式,科技期刊往往被动地通过人际关系来获得专家信息,只能获得专家姓名、学历、职称、所属院系、大致研究方向等浅层次信息,缺乏同行评议工作需要的发表学术成果、主持参与的基金项目、期刊工作经历、所属学术团队等重要信息,不能保证收集到信息的全面性和精确性。通过上述方式收集专家信息还存在无法获得足够多的专家信息的问题。专家信息数量的不足,造成目前科技期刊专家库存在专家数量不足、专家学科覆盖不完整的问题,专家数量不足造成每个专家审稿任务繁重,审稿频率高,难免审稿质量和审稿效率低下。
审稿专家是科技期刊的可消耗资源,随着专家工作变动、年龄的增长、研究方向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逐渐退出期刊的评议工作。科技期刊必须及时的管理同行评议专家数据库,不断的收集新的专家信息,吸收新的专家参与到期刊的同行评议工作,才能保证评议工作的持续开展。
目前科技期刊专家库建设应用数字化的方式主要有采编平台中专家数据库的整合,数个相同或者相近学科的专家数据库的整合,但这些更多的是专家数据库建设的形式变化,并未真正解决困扰专家库建设的信息收集工作,急需一个学科广泛、人员集中、信息齐全的专门学者信息数据库供科技期刊选择专家使用。
2 ORCID是同行评议专家信息收集的完美平台
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如何解决科学家姓名的歧义问题已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目前,在学术论文投稿、基金申请提交、科研产出管理和传播等科研活动中对科研人员的识别,主流方式是通过“科研人员身份证”,来避免姓名的混淆。在“科研人员身份证”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包含针对研究者和学术人员的唯一标识符(ORCID),一套免费的、全球唯一的16位身份识别码,目前其会员包括120余家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社、基金组织以及科研机构。ORCID的学术意义同科学文献领域的数字对象标识符(DOI)是一样的,DOI为科技文献的身份证,一文一证;ORCID为科研人员的学术身份证,一人一证。ORCID(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会保留特定的ISNI识别码给学术研究者,并由独立机构管理。个别的研究者可以创建与要求拥有自己的ORCID识别码。2014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ORCID(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签署的合作协议,将保障中国科学家永久持有“国际学术身份证”——ORCID号,与多家战略伙伴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将有效助推ORCID号在科研工作各环节的应用。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中国科学家在线(iAu-thor)平台作为ORCID中国服务平台,将更加方便中国科学家获取使用ORCID号,同时管理个人科研产出。该平台的启动,将推动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取得ORCID号,获取其独特的全球学术身份,促进中国的科学家与全球学术界接轨。
ORCID虽然是作为解决科研人员和贡献人员的名字歧义而发起的,但是由于其系统的开放性以及与审稿系统以及其他数据库系统的开放链接,ORCID实际是一个集中的收集和管理身份信息的系统,这些信息不仅包括研究人员和贡献者的身份识别码,还包括他们的学术出版物以及各种其他类型的科学产出及关系。许多出版商和授权机构已经开始要求随稿提供ORCID,以便更好地将研究者与其研究活动关联起来。ORCID持有者可控制其记录内容以及可以查看相应信息的人员。ORCID的注册过程非常简单,中国科研人员登录“中国科学家在线”网站,填写姓名和邮箱信息,并通过邮箱验证即可完成注册,并获得唯一的ORCID。申请成功之后,可以通过邮箱或者ORCID和密码登录个人平台,完善个人信息,管理科研成果。由于ORCID与其他科研人员信息管理网站的开放链接,科研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其他网站将信息复制到ORCID平台。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网页、批量下载以及网络API接口的方式被访问或使用。ORCID与国际标准名称识别码(ISNI)联合辨析作者名字;与Scopus Author ID、Thomson ReutersResearcher ID合作输出作者出版信息;与Google Scholar、CrossRef、Kudos、Learned associations等合作最大化地展示研究者的学术成就、会议贡献等;研究院、基金管理部门、图书馆等通过ORCID整合信息,可以直接输出研究者的电子简历。一些大型的出版商也已经嵌入ORCID标识符进入同行评审工作流程,尤其是通过编辑管理系统,如AriesTM和ScholarOneTM,在同行评议阶段,它可以被用于验证预期评审者的背景和真实性,并可以确定可能的研究倾向的冲突。为选择最正确的评审专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STM和其他学术研究期刊来说,ORCID还是发现作者、查找审稿人的完整和准确的数据库。ORCID平台提供全球范围内可搜索的ORCID,其跨地域性的特点为科技期刊选择国外专家提供了便利。
一份完整的个人ORCID包括ORCID号码、中文姓名、拼音姓名、所属机构、工作履历、教育背景、学科和研究兴趣等基本信息。此外还包括个人的科研产出和产出分析。科研产出既可以按照年份搜索,也可以按照著作类型、语种、引文来源、来源刊物等分类搜索。产出分析包括科研产出柱状图和一个按照年份划分的包括每年发文总数,被引用次数的表格。此外还包括研究主题的内容。ORCID还可以通过扫描页面二维码实现在移动设备上展示。
科研人员通过ORCID平台注册、管理个人信息,是一个主动自愿的过程。为了展现个人的学术成果和科研能力,获得科研成果的优先确认,为了吸引更多的合作人员和组织,科研人员愿意尽可能详细的登记个人信息并公开,ORCID成为科研工作者全面展示自己科研成果与能力的平台,极大的拓展了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边界。随着ORCID的普及,其关注程度肯定会越来越高。截止到目前,共有33733位科研人员通过中国科学家在线注册平台获得了ORCID号。许多出版商和授权机构已经开始要求随稿提供ORCID,以便更好地将研究者与其研究活动关联起来。国内越来越多的期刊已经要求投稿者必须随稿注明作者的ORCID。比如《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从2015年开始作者介绍部分会出现ORCID信息,有的期刊仅要求标注通讯作者的ORCID,有的期刊要求标注所有作者的ORCID。中国科学家在线平台提供通过姓名、机构、学科和ORCID号查询科研人员的入口,从每个注册人员的个人ORCID网页,科技期刊科技方便、快捷、直观的了解其研究内容、研究关键词、学术成果等等详细信息,必将极大的方便科技期刊收集同行评议专家信息。
3结论
ORCID作为学者信息的集成平台,其应用意义绝不仅仅是为学者提供防止名字歧义的唯一身份标识码。在科技期刊国际化、简化科技期刊投稿流程、同行评议专家选择以及期刊评价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ORCID平台在构建同行评议专家库中的应用角度阐述了ORCID对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为科技期刊认识ORCID,促进ORCID的普及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