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关联要素互动关系研究

2016-12-20 13:36吴宗杰邱士雷董会忠
商业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VAR模型

吴宗杰++邱士雷++董会忠

文章编号:1001-148X(2016)08-0091-08

摘要: 基于VAR模型,本文选取1996-2013年样本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及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分析中国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科研人员投入和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化系数的动态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变量之间保持着高度的相关性,增加科研经费和人员投入对提高产品竞争力的贡献度分别为367%和34%;科研经费投入与科研人员投入相互促进,科研经费对科研人员投入的贡献度为2634%,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投入的贡献度为926%。因此,中国提升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在于提高科研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并注重人力与财力投入比例,进而提高知识、技术和资本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

关键词:高技术产品贸易;R&D;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617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3-28

作者简介:吴宗杰(1962-),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低碳经济;邱士雷(1991-),男,山东泰安人,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分析与规划;董会忠(1968-),男,山东烟台人,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能源系统分析与工业生态化。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37111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ZR2012GM020。

20世纪中叶以来,高技术产业的孕育和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深刻影响,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低端产业,向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高端产业转移。本文运用VAR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进行分析,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探析变量过去值和当期值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通过方差分解来衡量各要素的贡献度,旨在揭示影响高技术产品贸易关联要素的互动关系,以期为提高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促进产品出口提供决策参考。

一、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及竞争力

(一)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除2009年出现负增长外,其规模从2006年至2013年不断扩大,其进出口增长率也趋于平稳,但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且差距不断扩大,贸易顺差也不断拉大。2006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对外贸易额仅5 288亿美元,2013年达到12 185亿美元,是2006年对外贸易额的23倍(见表1)。从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占比最高。从贸易结构看,计算机与通信产品和电子产品分别排在第一、二位,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这两种产品的占比之和均超过70%,其它类别的产品所占比例较低,进出口商品结构严重失衡。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美国、欧盟和日本,进口市场主要在中国台湾、韩国、美国、日本和欧盟,进出口市场分布比较集中。从出口公司类型来看,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是该行业商品出口的主力军,占据着中国该行业商品出口市场的绝大部分,而中国独资(本土)企业占比较低,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市场分布的特点增加了贸易风险。

(二)高技术产品的竞争能力

贸易特化系数(TC指数,又称贸易竞争力优势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产品进、出口之间的差额与进出口总额之间的比例,其值介于-1~1之间。TC指数接近0,说明此类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TC指数接近-1,表明该行业偏重产品的进口,而产品的出口数量较少,产品竞争力弱;TC指数越接近1,说明该行业偏重产品的出口,而进口较少,产品的竞争力强。2006年以来,这一领域商品的TC指数均为正数(如图1所示),说明中国高技术产品具有一定竞争能力,但这一指数并不高,在01左右,最低达到006,而发达国家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优势指数则达到015,有的甚至达到了02,说明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1世纪以来,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迅速发展,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并由此进一步探究中国高技术产品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只从产品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方式等方面,利用简单的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无法揭示中国高技术产品竞争力的深层次原因。基于VAR模型,本文利用脉冲分析及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lnPGERD)、科研人员投入(lnPRD)和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化系数(TC)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以此来揭示三者之间深层次的相互作用关系。

四、结论

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R&D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R&D人员投入之间保持着高度的相关性,R&D经费和人员投入的增加能够促进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的提高。然而,R&D人员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在经费、研发器械、实验室等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员的大量增加短期内可能引起人均资源的减少,不利于研发。lnPRD对来自lnPGERD的冲击呈现强烈的正向响应,这说明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科研人员。产品的贸易竞争力、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科研人员数量的投入之间相互影响,要提高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加大科研经费与科研人员数量的投入,并且要更加注重人才资源开发,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在产品研发中的作用。一是可以设立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产业由生产制造向研究开发过渡。二是要重视产学研相结合,重视人才投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协调好这两者投入的比例关系;在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要注重科研经费和配套设施资源的投入,否则会引起资源浪费,从而对产品研发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赵玉林. 高技术产业经济学[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2-6.

[2]Patrizia Porrini. PorriniAlliance experience and value creation in high-tech and low-techacquisitions[J].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4(15): 75-80.

[3]Krugman. A model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world distribution of incom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9(87): 253-266.

[4]黄先海,付雪芳.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动态变化及其增进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 2004(1): 92-95.

[5]曾稚.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模式分析[J].世纪经济情况, 2006(5).

[6]葛迪. 影响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相关因素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7]孙莹,耿心怡. 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 2014(7): 27-34.

[8]黄中文. 中国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深析[J].科学管理研究, 2006(1).

[9]王江,李薇. 基于产业内贸易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 2006(23): 1-3.

[10]储昭昉.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 2011(11): 33-38.

[11]董会忠.低碳背景下中国钢铁工业能源经济计量关系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5:104-121.

[12] 董会忠,王志松,吴宗杰. 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的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3(23): 148-151.

猜你喜欢
VAR模型
余额宝收益率对余额宝规模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
中国电子货币影响货币超发问题的实证研究
O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基于VAR模型对经济增长和物流业发展的动态分析
基于VAR模型对经济增长和物流业发展的动态分析
通货膨胀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
内蒙古牛肉价格传导实证研究
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实证研究
我国快递业与经济水平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