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两重力量

2016-12-20 22:25刘姝含赵苗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9期

刘姝含?赵苗

摘要:《许三观卖血记》这部以血为线索的小说,是余华融合可见的描写力量和隐形力量,从血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力量进行切入,运用对话情节、重复叙述的语言力量思考关于人性本善和苦难中如何生存的一部作品。全书围绕许三观十二次卖血经历,传达给我们这样一条信念:面对磨难,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活下去,而且要乐观的活着,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的权利。

关键词:可见力量;隐形力量;苦难中的生存

《许三观卖血记》这部小说是余华在1995年完成的,这部以血为主线索的小说,全书围绕许三观十二次卖血经历,将许三观一家置于1948到1988年中国近四十年政治与经济发生巨变的历史大背景下,以一种“小民视角”来折射时代的巨变,反映人类生活和生存的问题。

一、小说中的一重力量——可见力量

(一)血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力量

一般意义来说,血即人身体里流动的循行于脉管中的血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在这部小说里,血一方面是象征自然属性的生命。小说中许三观的爷爷对他说:“你没有卖血,你还说身子骨结实?”……在这地方没有卖过血的男人都娶不到女人……”可见血是健康的象征,生命的持续,传宗接代的条件。二是象征血缘关系。血缘关系在传统概念中表明传宗接代的重要性,身体里流动着同样血液的亲人才是血缘关系的最终体现。小说中许三观的十二次卖血中有九次是为了他的儿子,这是血缘关系最直接的体现。

对于鲜血体现人的精神,历史上一直不乏形形色色的描述。充满“血性”的人,往往敢作敢为,充满责任感。“血性”的“血”,比血缘、生存的“血”,要更高一个层次,而许三观恰恰具备了这样一种血性精神。作为丈夫、父亲的许三观,除了三次卖血,其余九次卖血全部都是为了儿子为了家庭。艰难的文革时期,难捱的饥荒时期,他为了家人能吃上一顿好饭卖血,为了并非亲生的重病儿子一乐,他连续卖血,一次卖两大碗,差点死在路上。许三观这个生活在传统伦理背景下的平凡男人,用卖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血性精神的汉子骨子里的善良与坚强。

(二)对话情节和重复叙述展示的语言力量

小说中,大段的对话构成了小说的骨干部分,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也在对白中逐渐立体化。因为小说中出现的全是小城镇以及乡间的普通人,即民间的小人物,其中的大量对话都充满了日常性,体现出一种原始的民间性,具有鲜明的民间话语特色和强烈的民间意识,包含着丰富的内蕴。像许玉兰去找一乐的亲生父亲算账遭受了打击时骂的,何小勇,你这个挨千刀的,你这个王八蛋,就具有非常鲜明的民间话语特色。小说有形的对话情节,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余华曾表示《许三观卖血记》的叙述方式是受了德国作曲家巴赫的影响,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具体体现为整个叙述节奏的不断往返和重复,展示出一种令人着迷的音乐韵律性。全文中重复形式最多的就是:“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这句话带有一种强烈的仪式感,使得悲凉无奈的卖血事件充满了诙谐的意味。全文中重复情节最多的毋庸置疑就是许三观的十二次卖血行为。第一次是想证明自己身体好,他用这笔卖血钱结了婚,得到了爱情,娶到了老婆,成立了家庭;第二次是因为大儿子一乐打伤了方铁匠的儿子,没钱赔偿,许三观被迫卖了血;第三次许三观是为报答被自己占了便宜的林芬芳而卖血;第四次是闹饥荒时为了能让家人吃上一顿好饭;第五次是为了下乡的一乐;第六次是为了二乐的前途请二乐的队长吃饭;第七到第十一次是为了给重病的一乐筹钱治病;最后一次是过上了好日子的许三观想要实现自己“想吃一盘炒猪肝,想喝二两黄酒”的愿望去卖血,却遭到新血头侮辱,没有卖成,这一次许三观难免有一种总结人生的意味。这重复的十二次卖血可以说是许三观一生的苦难史,从健壮的青年时期直到老年的血再也卖不出去。许三观为了生活、为了家庭的每一次卖血,这样的重复行为体现了许三观抗争苦难的强烈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在苦难下最真实的表现。

不单单是为了“活着”,小说中的人都要走上卖血的循环路,这就是小说核心情节循环重复的所指。作者揭示的不仅是许三观这样一些人,更是20世纪代代相传不变的底层人生及其不变的“社会结构”,这些体现在小说情节的分布和语句叙述上的重复,包含着深刻的“重复性经验”,它与主人公的生活状况也是相吻合的。

二、小说中的二重力量——隐形力量

(一)人性中的思考——人性本善

《许三观卖血记》无疑是一部充满温度的作品,整部作品中彰显善的细节很多,文中处处闪现着人性中善的光辉。许三观为了一乐连续卖血,途中到了林浦准备卖血前的喝河水工作,因为知道自己要连续卖血,边冷的哆嗦边疯狂的喝着冰冷的河水,林浦乡亲们问他从哪里来,为什么要喝河里的冷水,提醒他冬天喝冷水会把自己的身体喝坏的,还请他去家里喝热水。在知道了许三观是为了他重病的儿子卖血才喝河水,这些乡亲们都怔住了,得知许三观需要盐的时候,好多人把用纸包着的盐送过来,还有的人送来了三壶热茶。

(二)苦难中的生存

卖血本就是一种苦难的象征,是消耗人血气精神的活动,就连许三观这样拥有健壮身体的汉子每一次卖完都得休息好几天,更别说其他人。其次是来自历史的自然灾难。在小说中,许三观一家经历了难熬的饥荒时期,被批斗的文革时期。面对自然灾害的饥饿考验,许三观创造方法带给儿子精神上的抚慰,如发明了“用嘴炒菜”和“精神抗饥法”,他愿意用卖血给家人换来一顿饱餐。还有对许玉兰来说最艰难的被批斗的文革时期,她因为年轻时和何小勇的事情被拉出来批斗,被侮辱成破鞋妓女,许三观本来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却在许玉兰最艰难的时候以惊人的宽容消解了对她的愤恨。当妻子受到巨大的人格侮辱时,许三观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保持一种理智,表面上也对许玉兰进行批斗,实则就像他给许玉兰送的饭一样,上边只是米饭,下边做了红烧肉,给了她巨大的精神安慰。他及时纠正儿子们对母亲的偏见,也不惜批斗自己做过的错事。在这些灾难面前,许三观带领全家人在苦难中顽强的生存,他用卖血消解苦难,承担着家庭的重担,也承受着来自伦理道德的压力,却最终实现了精神上的自我救赎。这种被迫的抗争之举,也正是中国民间底层老百姓面对苦难与厄运时普遍采取的应对方式。而许三观一家在苦难中的生存也影射了小说中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家庭,我们能看到人类站在苦难中微笑的缩影,它带给我们巨大的向上生活的力量。

小说中的人卖血是为了“活着”,以许三观为代表的这一类卖血人群甚至都只是简单地活下去。从许三观身上,我们能看到生命的坚韧质地,还有发自内心的生存的呐喊。面对磨难,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活下去,而且要乐观的活着,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的权利,更是小说传达给我们的信念。余华用可见的描写力量和隐形的潜在力量创造了一部人道的温情和生命本质感悟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

[3]洪治纲.余华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谢有顺.先峰就是自由[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