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煦
越“冷”越“热”、“猫冬”季节生意忙,成了黑龙江省的冬季新常态,冰与雪,这个因时因地而生的自然景观,变成了带动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商贸等多个领域的“热产业”
在黑龙江双峰林场工作了30多年的林业工人樊义,靠着在当地经营一家家庭旅馆和饭店,年收入跃升至数十万元。
因坐拥雪量大、雪质好的自然条件,双峰林场被打造成了兼具浪漫与质朴的“中国雪乡”,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当地人的生活发生改变。“15间客房,再加上饭店,一年的纯收入能有40多万元。”樊义说。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目前已经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正面临转型,而旅游业则为林区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仅雪乡景区的兴起,就带动从业人员2600多人,带动相关旅游产值达5亿元。如何让得天独厚的“冷资源”产生更多的“热效应”,是黑龙江省这个冰雪大省一以贯之的发展思路。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冰雪旅游季”,黑龙江省接待游客2800余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390余亿元,两项同比增长均超过10%。
佳景·佳境 每年,当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畔迎来闻名于世的雾凇奇观时,就意味着“雾凇旅游季”的大幕已然开启,中国东北各地的冰雪旅游也随之进入佳境,一年一度的“冰雪吸金战役”悄然打响。
知名的冰雪大世界、雪乡、亚布力等景区被打造成为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将旅游产品“化散为整”之后,黑龙江省主体冰雪旅游形象更加突出,“冰雪之冠”冬季旅游形象深入人心。
晶莹洁白的冰雪,在哈尔滨就是白金。今年初举办的第32届冰雪节,哈尔滨共接待游客1648.3万人次,同比增长8.2%;收入24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
此外,黑龙江省还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的营销方式相结合,“大张旗鼓”地把黑龙江省的冰天雪地和绿水青山推向全国。
“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开始显现。”黑龙江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锡东光说,2015年,对黑龙江省第三产业贡献率超过70%,省会哈尔滨市的旅游收入占全市GDP比重达10%以上。
冰雪旅游热度“爆表”
黑龙江省冬季的冰雪旅游时间可持续近5个月。近两年,黑龙江省在冰雪之旅的特色线路选择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随着龙江冰雪旅游产品的提档升级和哈尔滨旅游文化时尚产业的深度融合,全国旅游业“大咖”一路向北,重新审视挖掘龙江之美,龙江冰雪正悄然改变着全国冬季旅游市场的格局。
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去年曾做过统计,滑雪爱好者大多来自南方,广东、广西约占46%,河南、四川约占16%,浙江、山东约占9%,省内约占15%,其他省市占14%。境外滑雪爱好者主要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业六要素。随着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娱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支撑力越来越大,而哈尔滨在这方面独具特色,游客只有在哈尔滨,才能聆听到犹太老会堂的经典音乐,才能欣赏到精彩的《哈秀·探索新世界》表演,才能在国际油画交易中心感受高品位的文化产品。
黑龙江省冬季冰雪游正逐步变得火热,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评价说,黑龙江省在全国旅游业发展格局中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夏季避暑游、冬季冰雪游、常年民族游、四季边境游等,对国内外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地域广袤、四季如画的黑龙江省在方兴未艾的自驾游、房车游等方面也有着先天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同时“冰雪之冠·黑龙江”品牌的打造、冰雪产品的开发也对东北旅游市场崛起、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具有示范意义。
从“最早迎接太阳”的抚远到“神州北极”漠河,从林区大小兴安岭到现代化大农业的垦区,从驰骋于“白山”间的鄂伦春族到渔猎于“黑水”上的赫哲族,“冰雪旋风”所到之处,都可见梦幻般的冰情雪韵。到处都是四面八方前来旅游观光的人群,冰雪旅游引发了强大的蝴蝶效应。
“有时候,我们在推介中需要做的恰恰是减法。”齐齐哈尔市旅游局副局长李传柱说,冬天一到,北方人喜欢到南方寻“温情”,而南方人则乐于去北方找“刺激”,一南一北的气温差异,本身就形成了差异化的体验,也使得三亚市和黑龙江省成为中国冬季旅游的两大热门之地。在产品设计时,旅游局的工作人员总是想让线路丰富到极致,项目越多越好,但实际上,游客的要求往往很简单,能到雪地里打个滚,尝尝齐齐哈尔烤肉,就很满足了。在推介的过程中,大家意识到,需要站在游客的角度去做精炼的产品和推介。
近几年来,“去哈尔滨看冰灯,到雪乡赏雪,上‘北极村找冷”,成了很多中外游客的新时尚。来自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大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初至今,黑龙江省日均新增漫游手机用户20多万人,高峰时新增30多万人,平均逗留时间5天。精品线路景区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增幅平均达到30%以上。
“黑龙江的冬天就是冰雪旅游的春天。”黑龙江省旅游局局长锡东光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巧弹琵琶”,全力推进冰雪游、生态游、观光游和边境游的有机结合,旅游业特别是冰雪旅游已成为拉动黑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今年6月底,全球领先的旅游平台猫途鹰揭晓2016年“旅行者之选”全球最佳主题公园和水上乐园榜单,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荣膺中国最受欢迎的主题乐园。在中国榜单中,香港迪士尼乐园、香港海洋公园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位列三甲。
“该榜单是基于过去12个月内,猫途鹰网站上全球千万名旅行者对世界各地的主题公园和水上乐园的评分、点评内容和数量综合计算得出的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景区的受欢迎程度。”哈尔滨市旅游局负责人说。
近几年,哈尔滨利用各种资源,集中打造推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冰灯艺术博览会、伏尔加庄园等一批权重冰雪旅游产品,并借助各种营销平台,精准营销,强势策划精品旅游线路,有效地提升了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知名度。
“我们还以冰雪产品为核心,将城市建筑、文化产品融入其中,确定了冰雪观光游、欧陆风情游、滑雪度假游、时尚养生游、历史文化游等主题游,组合连线成二日游、三日游、五日游线路,直接连入全省以哈尔滨为核心的‘哈尔滨—亚布力—雪乡—镜泊湖、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北极村—加格达奇、哈尔滨—铁力—伊春、哈尔滨—黑河五条主线,让哈尔滨冰雪产品释放出乘数效应。”哈尔滨市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说。
冰雪为媒,哈尔滨朋友圈越来越大。每年冰雪节,哈尔滨都广泛邀请国内外客商和友好城市代表,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力度,不断扩大冰雪节品牌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今年冰雪节邀请的嘉宾中包括各国大使、驻华领事、友好城(州)的市长和州长、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企业负责人,包含了政界、企业界、新闻界等多个层面,充分彰显了冰雪节作为国际重要冰雪盛事的规模和层次,将哈尔滨冰雪节的盛况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
“经过数十载发展,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挪威滑雪节并称为世界四大冰雪节。国家旅游局对外推介的全国35个王牌旅游产品中,哈尔滨冰雪节名列前茅。”哈尔滨市旅游局负责人说。
瑞雪纷飞银世界。近47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被皑皑白雪覆盖,一眼望去,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推动冰雪经济转型升级,构建冰雪旅游精品品牌体系,推动黑龙江冰雪经济“老树开新花”。
黑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大力支持。省长陆昊要求从品牌打造、产品体系、资源合作、营销策略几方面进行全新包装和升级,构建冰雪旅游精品品牌体系,推动黑龙江冰雪经济“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今年1月份以来,哈尔滨市日均入省游客15万多人,单日最高达30万人。
“1室1厅1厨,30平方米温馨家庭房每晚238元……”每年冰雪旅游季节,哈尔滨市各大酒店面临“一房难求”的紧张局面,以独立的环境和家庭氛围为优势的“日租公寓”开始走俏。
哈尔滨中央大街上,随处可见手拎着大列巴和成兜的红肠满载而归的游客。5元一支的马迭尔冰棍,仅在中央大街马迭尔冰棍销售点,平均每天销售收入就能达到近20万元。
在松花江上从事狗拉爬犁的农民张向阳说,他每年都要领着自家的狗来这里赚钱。驯鹿雪橇、马拉箱车、狗拉爬犁等娱乐项目特别受游客喜爱。狗拉爬犁一次能坐两个人,每人收费50元,一圈就是100元。虽然平时与周末、节假日的客流不等,但平均每天能拉20圈左右,扣除成本后每个爬犁月收入近3万元。
冰与雪,这个因时因地而生的自然景观,在如今的黑龙江省,已形成了一个带动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商贸等多个领域的“热产业”。过去在黑龙江,“春种、夏管、秋收、冬闲”是很多百姓的生活写照,如今,火爆的冰雪旅游产业把大家带上了一条致富快速路。越“冷”越“热”、“猫冬”季节生意忙,成了黑龙江的冬季新常态。
抱团取暖将成制胜法宝
2015年8月,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与乐视体育达成战略协议,双方将在户外运动旅游、冬季项目推广等领域展开合作。其中,“互联网+”模式将为冰雪体育产业打造新的推广平台。
黑龙江省体育局产业办副主任张强介绍,黑龙江省已组建体育产业集团,先后成立了体育滑雪培训公司、体育冰雪旅游公司,以及集团母公司——黑龙江冰雪体育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还与新西兰滑雪指导员联盟联合在亚布力成立了中国第一所国际滑雪学校,并联手英国DJI投资控股集团成立龙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网上电子商务、体育大数据研发及应用,利用海外技术力量和金融资本发展体育科技产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与黑龙江代表团的代表们一起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时,肯定了黑龙江的发展思路,指出“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目前,黑龙江冰雪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粮食、石油之外的又一张黑龙江“名片”。
去年11月,《黑龙江省“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对外公布,作为全国第一个省域“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黑龙江省揭开了全国各地政府“旅游+互联网”行动出台的序幕,也为国内其他地区发展“旅游+互联网”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冰雪经济数据红火的背后也有困惑。滑雪胜地亚布力曾是我国滑雪产业的“领军者”。近年来,吉林长白山等地的滑雪场异军突起,让这个昔日国内滑雪界“老大”的地位受到挑战。
业内人士分析,东北的冰雪旅游,没有项目的“眼红”,纷纷上项目,有了项目的面临同质化竞争。
哈尔滨冰灯游园会的承办方哈尔滨冰博中心副主任付杰说,现在国内其他地区也搞起了冰雕雪景,冰灯游园会这一“老字号”面临着新秀发起的严峻挑战。
眼下既是产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产品提档升级的机遇期。哈尔滨市社科院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晶认为,东北冰雪产业应该“抱团取暖”抵御“经济之寒”,加强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增强产品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深度挖掘冰雪文化内涵也是冰雪旅游向纵深发展的方向之一。”王晶说,冰雪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塑造应摆脱当前文化符号的“简单嫁接”,注重冰雪产业相关文创产品开发,打造文创产业链,进一步拉动冰雪经济增长。
目前,黑龙江省拥有近百家滑雪场,以哈尔滨为中心,呈扇面状辐射。业内人士分析称,“国内冰雪产业发展已进入抱团取暖阶段,借助‘互联网+这个大数据平台,整合冰雪资源,引导游客充分利用、分配资源,最终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应条件的雪场,这必将成为冰雪消费的趋势。”
黑龙江冰雪产业在“互联网+”模式的背景下,合则多赢,随着抱团取暖时代的来临,黑龙江冰雪产业升温在即。
还有专家分析认为,作为中国滑雪产业基础好、开展年份早的省份,黑龙江的滑雪产业在2022年冬奥会之前会率先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导入以及抱团取暖时代的到来,黑龙江省的冰天雪地正在成为一座座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