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铭
文化散文二题
◎张 铭
七山映北斗,伊水绕东辽——从伊通看满族的历史和文化
打开悠久的关东文化历史长卷,可以看到满族是我国东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文化带有着浓重而深厚的地域色彩,是不可或缺的关东文化组成部分。满族文化作为吉林省地域文化的重要地标,近千百年来不绝如缕、连绵不断,仍然闪烁其独特的人文光芒。
——题记
伊通县域的幅面虽然不算大,但伊通却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此地是吉林省唯一的满族自治县,被称为满族的发祥地之一。它有着悠久的满族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古代满语音译称此地为一秃、伊敦、伊屯,后称之为伊通。伊通县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带,处于伊通河、东辽河的上游,西北部为连绵起伏的大黑山脉,中西部为开阔的地堑平原。极目远眺,平原上散布着16座拔地而起的孤山,其中有7座山形,状如北斗,故得名“七星山”。此地自古以来素有“七星宝地”和“七星落地”之称。
美丽富饶的伊通河从伊通县最南端的河源镇青顶山北麓流经县内,在西尖山和东尖山之间盘桓北上。经过长春地区、德惠市,在农安县靠山镇东注入饮马河,全长342.5公里,流域面积8440平方公里。由于多年来水文状况发生变化,伊通河现已失去了航运的作用。在满语里,“伊通”是“河水汹涌”的意思。据说伊通河在清代中期以前,河宽水深,可行三丈五尺大船,每船可装米60石,合15吨的货物。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汛期时尚能通航,往返于县城和长春之间。后来由于上游滥伐树木,毁林开荒,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洪峰增大,径流减少,河水变浑,河床淤塞。到了上世纪60年代,加之寿山水库和新立城水库的修筑,河水被截流,伊通河流量明显减少,昔日大河汹涌、日夜奔流的壮观场面已不复存在。然而古老的伊通河,就像甘甜的乳汁一样,滋养着这里世世代代的祖祖辈辈,滋养着岸边的水稻、玉米、大豆、高粱和山林鸟兽。据资料显示,伊通河孕育了7000年的流域文明,如今已有六七万岁了,人类在她身边生存繁衍也至少有一万个年轮了。伊通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满族先人们在这个山川秀丽的七星大地,在水草丰美的伊通河两岸,过着几千年渔猎农耕的生活,创造了满族文明。明代伊通县归海西女真叶赫部,清雍正六年(1728年),设二旗公署。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设伊通河分防巡检,隶属吉林府。随着人口增加,清光绪八年(1882年),设伊通州。至宣统三年(1911年),全州已达到31万人,当时成为吉林省所辖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州县。
伊通县满族博物馆
据史料记载,4000多年间,满族就生息、繁衍于白山黑水的广袤地域,曾有渤海、后金和清王朝三次的崛起。满族族源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肃慎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民族。在西周,肃慎是唯一与黄河中下游汉民族在一个时期生活的民族。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之国。”不咸山,即今长白山,是肃慎人的发祥之地。后由周时肃慎而为汉挹娄,由汉挹娄而为魏晋南北朝的勿吉,再由勿吉而为隋唐的靺鞨,宋元明时称为女真。在唐代,满族先民第一次崛起,唐靺鞨人大祚荣于公元668年建立受制于唐中央集权的渤海国,其境设5京、15府、62州、130县,占地5000里,人口300万。其管辖范围南至朝鲜德源,东至日本海,西抵今内蒙古境内,历15代王,立国229年。曾32次出使日本,100余次进贡长安,被誉为海东盛国。满族第二次崛起是在1115年正月(北宋政和五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在阿城建立大金国,史称金太祖,国都设在上京会宁府(今阿城附近)。金天辅六年(1122年),攻陷燕京(今北京市),天辅七年(1123年)八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返上京途中病逝,死后谥号为“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庙号太祖。大金立国166年,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被蒙古所灭。在二十四史中,历代对《金史》的评价很高,认为它超过了《宋史》和《辽史》。满族第三次崛起于努尔哈赤时期。努尔哈赤是建州女真首领,爱新觉罗后裔。努尔哈赤率兵征战,历时40年,于1616年建立后金,改元天命,史称清太祖,建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后统一叶赫、乌拉、辉发、哈达四部,得盛京而定王业,并创立黄、红、蓝、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的“八旗”制,以旗统人,具有行政、军事和生产三项职能。1620年,努尔哈赤以6万劲旅,破明军24万,动摇了明王朝在辽东的统治,后金长驱进入辽沈地区。1626年,努尔哈赤再次率13万大军攻打辽东宁远,被明军大炮击伤,后医治无效,死于离盛京40里的瑷鸡堡。努儿哈赤死后,由皇八子皇太极继汗位,改元天聪。1636年,改汗称帝,建元崇德,改国号为大清。
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10月13日,清太宗皇太极下令改女真为满洲。自此以后,“满洲”一词作为满族的族称问世,又称“满洲族”。“满洲”一词的传说有多种说法,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皇太极于公元1634年听了一位叫穆克什克的降者讲述《三仙女故事》有关满洲起源的传说。这个故事说远古时有三个仙女,长女恩古伦,次女正古伦,三女佛库伦,她们有一天到长白山布库里山下的布尔湖沐浴,浴毕登岸,有一神鹊,衔朱果,置佛库伦衣上。三女佛库伦穿衣时将朱果放入口中,吞下怀孕,生子布库里雍顺,顺水流至长白山东南鳌朵里的地方,布库在那里平定暴乱,定国安民,建国号为满洲,即爱新觉罗氏的始祖。在《清太祖实录》中曾有记载:“布库里雍顺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里俄朵里城,国号曰满洲,是满洲之始也。”二是认为“满洲”一词源自佛教,根据《满洲源流考》里记载:“满洲”来源于佛号中的译名“曼殊”“满珠”之意。这两种说法意为满洲起源的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满洲是渤海国时期地名“建州”的音译异写,与建州相比较,满洲二字都带有水字旁,由于中国古代王朝有五行五德轮替的说法,明朝为火德,皇太极选这两个水字旁伪字,取“以水克火、以清代明”之意。
满族剪纸
满族自古以来是一个从渔猎走向农耕的民族。千百年来,满族文化以它特有的文化能量,汲取了汉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至今对我们的社会生活还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从服饰看满族文化,“旗袍”故名思义,是旗人的袍子。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发明了保暖性较好的袍子作为日常的服饰。在明朝中期的时候,满族吸收了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特点,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亦称之为旗袍。清朝建立后,旗装在全国推广通行,很快与汉族传统服装相融合。到民国时期,又加入了现代西方时装的成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丽典雅的现代旗袍。从饮食看满族文化,我们现在吃的“火锅”“粘豆包”“饺子”“豆饭水饭”“饽饽窝头”以及“猪肉饨粉条”“白肉血肠”“小鸡饨蘑菇”等美食佳肴,都是满族留下的饮食文化。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在秋冬之际腌酸菜过冬。据说用这种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豆腐,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从节日看满族文化,满族的节日和汉族的节日多有相同。常过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过年时,都要杀猪,大年三十吃饺子。农历腊月初八,用黏高粱、小豆等八样粮食煮成“腊八粥”等。最有特色的是正月十六当晚“走百病”,这一活动被定为满族的妇女节。满族人还非常重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另外,满族的文字、语言、萨满等文化和习俗,都是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的,满族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萨满文化
毛泽东说过:“满族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满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创造、善于融合的民族,满族历史和满族文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如今社会由于种种原因,满族文化已濒于衰微,大众对满族文化几近漠然,只有少数专家学者对之研究。所以,挖掘、保护和抢救满族文化已迫在眉捷,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
千里马的启示与思考
让我们先回望一下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这篇《马说》作于唐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此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韩愈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才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叹。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是一匹哀哀独鸣、笑傲江湖、不被人识、更遇不到伯乐的非常悲催的甚至是非常壮烈的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主要说明了内因和外因、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千里马是内因,是主观。现在作为千里马的内因条件和主观条件都具备和成熟了,而作为识别千里马的外因和客观条件并不具备,或者并没有成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千里马怎么办呢?怎么才能通过自身内因的转化和努力而使外因条件趋于成熟,形成内外因互动互利、相得益彰呢?
下面,我再举一个千里马的例子,可窥一斑。
说有一匹年轻的千里马,确实是英骏无比,且日行千里。它踽踽独行于山水之间,在等待着伯乐来发现它。商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一个商人驮运货物呢?士兵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一个普通士兵效力呢?猎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去当猎人的苦力呢?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匹马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机会。一天,钦差大臣奉命来民间寻找千里马。千里马找到钦差大臣,说:“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里马啊!”钦差大臣问:“那你熟悉我们国家的路线吗?”马摇了摇头。钦差大臣又问:“那你上过战场、有作战经验吗?”马又摇了摇头。钦差大臣说:“那我要你有什么用呢?”马说:“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钦差大臣让它跑一段路看看。马用力地向前跑去,但只跑了几步,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你老了,不行!”钦差大臣说完,转身离去。这个马说和韩愈的马说,其文相悖,而其意相融。说明了外因条件和客观因素对于内因和主观转化的能动作用非常重要。你是千里马,而不到社会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磨练自己,锻造自己,培养自己,整天自以千里马为是,骄傲自满,目中无人,且洋洋得意,沾沾自喜,即使你就是千里马,还有何用?总觉得自己大才小用,且怀才不遇,没有伯乐来识,没有名主来赏,其实,这样的所谓千里马是华而不实,更是可怜和可悲的。聪明的千里马要学会审时度势,创造机遇,抢抓机遇,实现自身与天地大道的圆融通畅。应时时把自己内心归零,放下架子,低下自己高傲的头,脚踏实地,从一匹小马驹开始做起,把自己投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相信今天你所努力做的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其实都是在为你的未来积累能量;今天你所经历的每一次不开心、或被人拒绝、或被人不理解,其实也都是为未来更好的自己打基础!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当你成为一匹千里马的时候,只要努力,只要坚持,总会遇到伯乐的。从小马驹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砥砺前行,不要等到老了跑不动了再来后悔!
汉代的贾谊是高才之人,“才高八斗”自不必说,可谓是一匹千里马也。古代读书人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孟子亦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说。故而,读书人都以天下为家,贾谊亦不例外,此可谓贾谊之大志也。但是贾谊生不逢时,汉文帝不识贾谊之才,他颇似韩愈《马说》里那一匹千里马,故李商隐有“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说法,以此来为贾谊慨叹。
而睿智豁达的苏轼在《贾谊论》中则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实不足”,不懂韬光养晦,不能适用其才。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提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这说明你就是一匹才貌双全、威振天下的千里马,但你应具有伯乐得识你的能力和本领啊!我想这也正是王安石的从政经验之谈。君子怀德很重要,但君子更应该会善假于物。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的眼光更为深笃,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很多启迪。刘禹锡在《学阮公体》中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即贾谊式千里马人才的痼疾。文中说此类所谓“千马里”高才之人,往往多愁善感,情绪多变,遇有顺境时,就激情满怀,意气风发;而遇到逆境时,则心怀愤懑,一愁莫展,且自感怀才不遇,有的更有甚者,义气用事,自暴自弃。我想这样的千里马是要不得的,只能是于事无补、于己无益的。
所以,通过千里马的启示与思考,我们得出结论,当你不是千里马时,要努力成为千里马。当你是千里马时,还要得到伯乐的赏识。此过程备受艰辛,备受磨难,同时也备受瞩目。这个过程也许就是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人生使然。
正如苏轼在《贾谊论》中所云:“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责任编辑 徐文)
张铭,笔名铭越,现供职于吉林省省直某机关,曾在省级报刊杂志社工作近二十年,历任编辑、记者、副编审。撰写各类散文、杂文、随笔、书画评论等100余万字,发表近千篇原创图文作品。近年来,致力于诗书画和文史哲的实践与研究,创办伊水书屋论坛,打造独特的伊水书屋文化风景线,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