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科普
今天,你科普了吗?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科学家设立了“机器人婴儿计划”,旨在通过类似有性繁殖的过程创造出更智能化、更先进的机器人。这个创意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他们已经证明其可行性。2月份,研究人员将一对机器人父母通过“交配”,诞生了首个“机器人婴儿”。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开发出“让机器人发生性关系并将DNA传递给后代”的方法。这样做可以让机器人进化,连续数代传承后,就可能产生更先进的机器人。
随着研究的继续,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机器人可能更适合被用于对人类存在风险的未知环境中,比如深海矿区甚至其他星球。当两个机器人碰面时,它们可以互相交流,自己选择适合的交配伴侣,通过WiFi发送自己的基因组。这种有性生殖机制可产生新的基因组,基因组代码被发送到3D打印机上,然后打印成新的机器人部件进行组装。
在一年半的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已经完成了整个生命周期测试。当机器人父母繁殖后代时,它们的功能随机组合,包括大脑(软件)以及硬件。参与研究的博士生杰奎琳·海内肯解释说:“随着技术发展,我们将开发出机器人神经网络。这些神经网络可指引它们的行为。”
自由大学的实验室中还有专为机器人婴儿建立的“出生诊所”和“育儿室”。出生后,这些小机器人需要经历学习过程。如果满足条件,小机器人就可长大成人,继续繁育下一代。研究人员称,这标志着“工业进化”新时代的开始,机器将可以自主操作,并进行繁殖。
(来源:新浪科技)
2016年5月24日下午,美国超级高铁公司Hyperloop One在真格基金的办公室举行了一场小型讲座,为我们描绘了“科幻小说”的细节。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和你说到这几个关键词:音速行驶、发车间隔10秒钟、全真空轨道。你一定觉得这是一个遥远的科幻小说。
Hyperloop(超级回路)是一项非常“疯狂”的超级高铁计划,最早由“硅谷钢铁侠”马斯克所设想,他们未来要实现高速的城际互通,速度比今日的高铁还要快得多,已接近于声速。
Hyperloop One公司CEO罗伯·洛伊德(Rob Lloyd)兴奋地介绍着他们的项目。两周前,这家公司才完成了超级高铁的首次露天测试,时速从0加速到60英里(合96公里)仅需1.1秒。露天测试完成后,管道内的运行测试也将在年底展开。对Hyperloop未来的憧憬,罗伯·洛伊德用了“exciting”来形容。
Hyperloop未来将实现类似地铁站台的模式,10秒的发车间隔只是终极梦想,2分钟才是他们的初步目标,也就是和北京地铁早高峰相同的水平,比城际高铁频繁得多。发车频次提高,也会让运力提升、票价降低。
不过,期待Hyperloop One技术来到中国的人们可能要失望了。罗伯表示公司还没有和政府方面接触的打算,来中国寻求投资与合作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
(文字:边策)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1日报道,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科学家们创造出新技术,可以让机器人通过WiFi网络进行“交配”,然后通过3D打印技术产生机器人后代。研究人员认为,这项技术可用于殖民火星。
塑胶跑道有毒的问题其实并不是最近才开始接二连三地爆发,在对过往的事件进行查询时发现,早在2003年就已经有相关报道开始关注毒跑道的问题,而当时塑胶跑道对于国内广大的中小学而言还是一种新事物,很多学校在招生简章上都会强调“拥有标准400米塑胶跑道”这样的硬件条件,可见它代表的是先进。
按理说,先进的事物应该毒害更小才对,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大多数塑胶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需要采用一类叫做二异氰酸酯的原材料。据市场调查,用于塑胶跑道的聚氨酯几乎都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比起前面所说的甲醛和苯来说,这种物质虽无名气,但对人体的危害却丝毫不容小视。
TDI也是一种VOC,吸入毒性明显,可以引发哮喘、胸闷等呼吸道症状及皮炎、皮疹等皮肤过敏症状,这与很多毒跑道受害学生的病症也是吻合的,并且也有报道称,田径运动员的职业性哮喘有20%是由TDI所引起。此外,TDI还有明确的致畸作用,因此早在塑胶跑道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业内专家就已经提示需要重视残余TDI的危害。
除了残余单体之外,聚氨酯塑胶跑道在施工时还需要使用胶水。所谓胶水,更专业的说法应为粘合剂,这是因为很多粘合剂并不像过去的浆糊那样以水作为分散剂,而是以甲苯为溶剂。甲苯可以称得上是最出名的一种VOC了,毒性虽然不大,但由于作为溶剂而言,它的挥发量却是相对较大,例如刚刷完油漆的房间,甲苯浓度有可能达到每立方米几十毫克,长期暴露在含有甲苯的环境下,也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但这些还都不是最坏的问题。跑道所使用的聚氨酯以及粘合剂也许并不是光稳定性很好的原料,这样的话,在强光的照射下就比较容易发生老化降解,由此产生的小分子种类会非常复杂,毒性也就更难估测。同时,强光也会带来高温,高温则会加剧挥发,两种效应会导致VOC大幅增加。上述北京实验二小的检测时间是在早上八点左右,如果是在当天下午两点左右检测,也许检测结果会更加惊人。
塑胶跑道的种种隐患,这么多年以来一直为业界所关注,但为什么还是问题不断?塑胶跑道推广了这么多年,我们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标准对VOC的问题进行控制。我国对于跑道铺设只有一个国家标准,即GB/T14833-2011,其中对于跑道的力学性能做出了详细规范,但对于跑道面有毒有害物的控制标准,仅有一个表格,涵盖内容着实不够周密。
去年江苏毒跑道事件之后,江苏省教育厅对事件的发生原因做出总结:“一是少数建设单位降低造价;二是一些招标文件中没有具体的技术指标;三是评标专家忽视技术要求,使不良企业中标;四是塑胶跑道施工质量市场监管不健全;五是教育部门缺乏专业管理技术人员。从调查结论中可看出,塑胶跑道的招评标、建设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几乎都存在问题。”
(来源:果壳网)
全世界每年有上百万人次借助试管婴儿这一辅助生殖技术解决不孕不育问题。但仍有一部分人,即便借助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治疗,仍不能解决不孕不育的问题。这些妇女的共同特点是卵子成熟障碍:始终无法获得成熟的卵子。这个临床表型背后的遗传学因素及机制,一直未知。
近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首次提出了“人类基因TUBB8的突变导致卵子减数分裂阻滞”的理论,他们发现部分卵子成熟障碍患者的孟德尔遗传特点,综合运用遗传学及功能基因组学方法,利用遗传病例、细胞、酵母、鼠及人卵,在国际上第一次发现该现象。
部分突变来自于患者父亲,部分突变为新发突变。这些突变会造成蛋白质体外折叠异常,干扰细胞微管网络的形成、影响酵母微管的动力学、破坏鼠及人卵子纺锤体的组装,从而引起卵子成熟失败。该研究系统解析了相关突变的致病机制并建立了突变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在女性不孕、卵子减数分裂、微管功能机制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这类病人的精确分子诊断、遗传咨询及分子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来源:中国青年报)
美国研究人员4月28日称,他们用一些化合物把皮肤细胞成功转化为心肌细胞与脑细胞,这一重要突破为将来利用化学药物修复和再生组织器官奠定基础。
由于成人心脏产生新细胞的能力极其有限,此前科学家曾尝试通过移植成人心肌细胞或干细胞来治疗受损心脏,但效果不理想,移植细胞很难存活,干细胞转化效率较低。
在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第一项研究中,研究员对89个已知会促使细胞重新编程的小分子进行筛选,找到9种化合物的组合可把人类皮肤细胞转化为心肌细胞。这大体分为两步,首先,让皮肤细胞进入一种类似多能干细胞的状态,多能干细胞在特定器官中可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其次,把这些细胞转化为心肌细胞。研究人员表示,在把这些改造细胞植入发生心肌梗塞的小鼠体内后,小鼠受损心脏部分愈合。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类似方法把小鼠皮肤细胞转化为神经干细胞,所用化合物组合也包括9种小分子药物,与第一项研究使用的9种化合物部分重叠。
在把所获得的神经干细胞植入小鼠体内后,这些神经干细胞可自发转化为3种基本的脑细胞类型: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这种神经干细胞还能自我复制,因此很适合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或脑损伤。
研究人员说,他们做了大量的体外细胞和动物体内的验证实验,这些研究成果代表着细胞治疗和体内器官再生领域“全新的突破”。
未来病人也许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修复和再生自己的组织器官,比如心脏衰竭或帕金森病患者服药后,其心脏或脑受损部分可利用现有的组织细胞再生,这一过程与蝾螈或蜥蜴断肢再生很相似。
(来源:新华社)
凶猛的狼潜入村庄攻击羊群,被勇敢的狗驱逐。这样的情节在不少动画片或文学故事里都出现过。千百年来,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作为“忠诚守护者”的狗与“贪婪掠夺者”狼之间似乎天生就是一对死对头。然而,随着生物学的问世,人们惊奇地发现这对死对头居然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根据林奈设立的自然生物分类标准,灰狼属于食肉目犬科犬属的动物,而家犬(狭义上的狗)又是灰狼种群中的一个亚种。过去,科学家曾通过基因研究法确认狼是家犬的祖先,但对于“究竟是哪个亚种的狼成为了家犬的祖先”一直存在争议:一种假设认为家犬起源于欧洲和西亚的狼群;另一种假设则认为东亚狼是家犬的祖先。
随着DNA技术的发展,相关人员通过研究不同地区家犬体内的线粒体DNA,发现东亚地区家犬的基因变异要多于其他地区的家犬,因此从生物遗传学上确认世界上目前存在的400余种家犬都起源于东亚地区,即它们都是“东亚狼”的后代。
研究还确认这些东亚狼最早是在大约1.5万年前开始被当地人驯养,后来逐渐扩散到整个旧大陆(亚非欧和大洋洲地区),在大约1.2万年前,通过当时还存在的白令陆桥进入北美,最后到达南美。
对于“充满野性的狼是如何变成对人类言听计从的狗”这个问题,一些研究人员也结合当时的考古发现给出了推测,认为大约在1.5万年前,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原始人类生活区域的扩张,狼群的领地逐渐缩小,猎物也越来越少。一些狼在饥饿的驱使下,冒险来到人类生活区附近,尝试找一些食物充饥,并幸运地得到了人类投喂的食物。从此,这些狼开始越来越频繁的靠近人类生活区,与人类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人类发现这些狼没有攻击性,反而还主动亲近自己后,也开始尝试利用它们的嗅觉来协助狩猎。
狼为了得到食物而接近人类,人类为了寻找猎物而利用狼,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代代延续下来,并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来源:蝌蚪五线谱)
瘦人为什么胖不了,这个问题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我们首先来给瘦人分个类:第一类是由于身体机能问题导致的瘦;第二类由遗传因素引起;第三类则是受情绪影响。
一旦发现自己体重过轻,首先应该排除疾病的可能性,因为甲亢、糖尿病、肾病、肿瘤等都是可能导致消瘦的。排除了疾病因素造成的影响后,下面的一些小贴士可以帮你适当调节体重。
由于遗传因素等的影响,一些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或者是机体热量的消耗远远高于正常人,摄入少或是消耗快,无论如何都是难以胖起来的。肠胃功能健全才能有好的吸收和消化,少食多餐、均衡饮食对于消化功能低下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一餐吃得太多往往不仅不能有效吸收,反而会造成肠胃负担。而对于基础代谢率高的人来说,在饮食上应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一些含脂肪、碳水化合物较丰富的食物也有助于皮下脂肪的储存。
特殊情况下,一些精神因素能导致肾上腺素的过多分泌,从而导致脂肪被迅速分解,导致人在短时间内消瘦。所以,愉快的精神状态对于人体的正常的代谢功能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放松、缓解精神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增肥人群必要的法宝。
那怎么样增重呢?吃、睡只长了脂肪没有长肌肉是不健康的。一般是进行大量力量练习来刺激肌肉,同时吃高碳水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来促进肌肉生长。这个过程中由于热量是过量的,所以也会长一些脂肪。体脂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开始大量的跑步、游泳等有氧练习,同时限制热量摄入来减少脂肪,在这个过程中热量是不足的,肌肉也会减少一些。反复循环几次后慢慢提升自己的肌肉量,同时把体脂率保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上,就是健身爱好者所谓的“增肌—减脂循环”了。
(来源:果壳网)